元旦有什么习俗或传统?

如题所述

1、拜年

大年初一,作为表达新春祝福最直接的形式,拜年是中国人欢度春节的重要习俗,有着重要的道德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人们互致问候的心情不变,拜年方式却在不断变化:从登门拜年、书信、明信片寄送问候,到电话、短信表达情意,如今又兴起了微信等“微拜年”,“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事业有成”“身体安康”等祝福弥漫在线上线下。

有人感叹,说没有了走街串巷的面对面拜年,少了电话里祝福的真诚表达,足不出户、一键发送的短信、QQ、微信拜年“消解了拜年的味道”“距离传统民俗越来越远了”。

其实仔细揣摩,人们“反感”的不是形式的变化本身,而更多在乎的是“对方送来的祝福是不是给自己私人订制的”“短信微信的内容是不是有诚意的”。

2014年央视春晚上,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唱出了群发短信拜年遭遇的尴尬,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说到底,就是群发短信拜年让人感到“没有诚意”“缺乏对自己的重视和尊重”。

所以说,并非是拜年形式变化本身隔阂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是如何利用好这种形式,表达真心实意的感情。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之前为每一个亲朋好友送上了专属祝福,或是个性化地设计了一个多媒体拜年短片,得到的回馈依然是温暖的。

甚至因为许多朋友间相隔万里,微信的文字、语音、视频等嘘寒问暖、互道祝福更为彼此接受,也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人感觉回到了彼此一起的时候”。

年俗作为一种文化,也是在传承中不断变化的。大可不必诟病现代科技对拜年形式的改变“葬送”了传统拜年的味道,因为,有条件的一样可以走街串巷辞旧迎新,而在短信、微信拜年的时候不妨多一些用心,也就自然能拉近感情。

送别逝去的岁月,憧憬未来的生活,应该说,无论拜年的方式如何变迁,只要有真心在,情谊就在,年味儿就在。

2、春联

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大概最能显示春节的文化含义了。从前的春联,首先要有一笔拿得出手的好字,还要有些文墨功底,即便自己不会写,只要走到集市、街头,或者望望四周邻居,总有代笔的,不仅代写,还代出构思,尽管雷同的不在少数,但多少还和自己家的境况沾点边。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而对联,雅称“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表达出汉语的独特意蕴。春联与其他对联不同的是,内容都要包含些辞旧迎新、祝福来年之意。

当然,30多年前,春联的时代气息也很浓郁,从一副副春联中可以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走向和政治气候,各个年代组成的春联,就是一卷鲜活的政治生活史。

春联也是过年中始终不曾衰落的年货。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春联都没有缺席。不过,近些年的春联多是电脑制作,大量批发,网上订购,街摊或店内零售,文化内蕴渐渐不支。临近春节,还没等你想到贴春联呢,物业服务已经将批发的春联贴到了楼道门口、电梯门口。

每次打开家门,不管自己家是个什么境况,一副新春联已经为你换去了旧的。省事虽说省事,服务尽管到家,但千篇一律是这些春联的特点。

现在的春联还有多少是自己下笔,没有统计,但构思已经无需费力,网上一点击,各种应时应景的春联模式扑面而来,内容随意取舍。

其实,在网络、微信日益发达的今天,春联是否需要贴出来都已经不再重要了,作为一种节日祝福,很多人向你传递的春联,只要在电脑和手机上过目即可,一下子收到几十副,谁还有工夫再去写在纸上。

春节年年过,周而复始,春联的内容好像也已经黔驴技穷,鸡年不能不“金鸡报晓”,马年肯定要“马到成功”,羊年多半会“三阳开泰”,猴年自然是“猴舞金棒”。不讲十二生肖的,无非就是福寿、财源、吉祥、平安,再加万事兴、喜临门、富贵家而已。

如今,回过头来看春联,最需要的是文化功底,书写的功夫、构思的技巧、知识的积累,缺一不可,少了这些,春联就近似于标语,贴与不贴,都无所谓了。

扩展资料:

按字面意思解释,“元”谓之“首”,“旦”谓之“日”,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所以,“元旦”又称为“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正月初一”。

它的起源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尧舜时期,尧帝勤政爱民,在老去以后,把地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舜,舜又禅让帝位给治水立下大功的禹。他们都做了很多好事,十分受人民爱戴。

为了纪念他们,大家就把尧死后,舜祭祀天地和尧的那天,当做一年的开始之日,称作“元旦”或“元正”,成为古代元旦的由来。

传说固然有趣,但实际元旦的来历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比如做农活,就需要一些准确的时间节点。而一年的开始,又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人类发明了历法。

古人发现了日夜交替、月缺月圆和四季轮回的自然现象,最终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参照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月”,谷物成熟周期代表了寒来暑往,叫“年”,也就是太阳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精确计算上述周期经历了很长时间,历法几经变化,“元旦”的时间也跟着变。夏朝使用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又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不再折腾,当时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叫做元旦,自此,一直沿袭至清朝末年。

民俗学专家陈连山表示,民国初年,当时的政府修改历法,想把整个公历作为时间体系,把所有的传统节日均移至公历时间,于是公历1月1日被定名为“元旦”,传统的元旦则更名为“春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党报盘点春节传统习俗:我们如今的春节这么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趣说“元旦”:春节、阳历年傻傻分不清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7

在古代人们颇为重视食物,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完成庄稼收割的古代人,便会以丰盛的食物庆祝并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到了宋代之际,人们会在元旦之时燃放鞭炮、逛年会以及吃团圆饭,在古籍中你还会发现古人还会在元旦之时吃面条。

1、北方的元旦习俗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2、南方的元旦习俗

较之于北方元旦习俗之 “俗”,南方元旦的习俗则偏向于“雅”。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 “春饭”。春饭是 “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扩展资料:

古代创造“元旦”一词,含义很美、奇巧精妙。《尚书》中所称的“月正元日”即为“数之始”,就是“元”。另外的“气之始,善之长”也叫“元”。据载,“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之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史料记载,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中国历代“元旦”的时间并不一致,如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改为十月初一。到了汉武帝时期,重新使用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这以后,除个别朝代外,其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在古代,各地民众在元旦这一天有饮屠苏酒、吃麦芽糖、尝五辛盘(菜)、放爆竹、迎旺火、祭先祖、供吉物、玩游戏等诸多风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元旦”之日溯“元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9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3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
饺子:前身是“馄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我国对元旦节不如新年重视,所以一般中国元旦节的习俗就是张贴“欢度元旦”。
庆祝元旦的三大方式
方式一:中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一般是和周末连休,一共放假三天。
方式二:会组织集体文艺晚会,如元旦联欢会等。以前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
方式三:对于新一代的年轻人来说,元旦这天并没有什么的传统,只是单纯意味着迎来了一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