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读好一本名著小说

读书心得

  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的“名著导读”如雨后春笋;而无论家长还是学生,购买热情却不高。对此,有关方面莫衷一是,但所有观点都没有绕开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时下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的名著导读很多。据记者了解,这类导读读物不下30种,且目前仍有新的版本不断推出。品种不少,但读者购买热情却不高。

  名著导读本出版热热闹闹有一定的政策背景。国家教育部为推进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新的中学教学大纲中增加了对中学课外阅读的要求:规定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必须达到100万字,并对在校初、高中生分别开列了10本和20本推荐书目。

  于是,各家出版社瞄准这一商机,在大量推出各种版本的名著的同时,各种“名著导读”也如雨后春笋,一批又一批地涌向市场。据专家分析,目前市场上的名著导读本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可分为这样几类:原著+点评,原著缩写+阅读指导,原著背景资料+精彩段落,还有就是纯介绍性的,包括原著故事梗概、作者介绍等。

  市场销售却并不乐观。在上海书城,一些带孩子来买书的家长明确表示,不会给孩子买这一类“导读”书。他们认为,读原著,就是要慢慢地读,读懂读透名著中的精彩篇章、句子和用词,领悟名著的精髓,让孩子在读名著过程中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一些中学生也表示对“名著导读”没兴趣。他们认为,自己已完全有能力读懂原著,没必要按别人的思维框架去阅读,这就好像在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劲。

  在教育界则有两种不同意见。一些中学教师认为,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功课多,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仔细地品读名著,导读本能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把握名著的精髓。

  而另一些教师则认为,读名著,每个人的理解和领悟不尽相同。导读本的一家之言不仅使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产生依赖性,而且束缚了他们的想像力和理解力。同时,它还会助长学生对学习的急功近利,满足于通过导读本了解的那点儿故事、人物、摘引,而对读名著缺乏耐心和兴趣。

  专家们认为,导读本的目的不是取代原著,而是应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名著。优秀的导读本本身也应该是一本给人愉悦,使人受益的读物,而不是简单地对名著作加减法,更不能受经济利益驱使而粗制滥造,贻误子孙后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16
反复推敲,是外国的最好看原著,翻译过来的味道就淡了
第2个回答  2014-05-16
读书万卷,其义自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