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如题所述

中国改革开放后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就,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猛增到246619亿元,30年间增加了67倍。2007年中国每天创造的GDP为675亿元,1978年的GDP现在只用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按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1:8.1917计算,中国GDP总量约折合为22248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5.6%,排在世界第四位。如按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PPP)转换系数1.8 水平计算,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GDP现价182321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01289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排在全球第2位。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快速升值,中国以美元衡量的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加。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数据表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 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WERCCN)和首都流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BCEIC)主任季铸教授主持编制的《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ITIRI2007),从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支付风险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全球100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状况,中国综合风险指数0.8341,从第38位上升到第36位。排在埃及之前,秘鲁之后。政治风险指数0.8513,排在第42位。经济风险指数0.8064,排在第51位。政策风险指数0.7902,排在第76位。支付风险指数0.8937,排在第23位。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充实,经济总体安全。然而,宏观经济管理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1978-2007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4%,中国同期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2.8倍,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3.2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稳健。1978-1995年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都比较显著。此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和周期性明显减弱,表明中国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宏观经济调控日渐成熟。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这其中有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因素。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那时的中国相当贫困,人们吃粮、吃肉还要凭粮票、肉票。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5.8%,下降了37.7%。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43%,下降了36.4%。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在这30年里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电脑、网络、电话、手机、音乐、电影、旅游、奥运,如此等等,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23
首先,是综合国力增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群众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精神建设,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精神上得到了享受,满足了精神需求。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29
首先,是综合国力增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群众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精神建设,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精神上得到了享受,满足了精神需求。
第3个回答  2007-10-07
这次国庆节,我来到老家葛店,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得知自从国家发《建设新农村》的条案以来,村里坚决执行国家的安排。几年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交通越运输条件,从而使村里的经济大力发展。如:以前一下雨就走不了车的泥土路现在已修成了水泥路;以前的平房也改建成了四五层楼;家家户户都有安了电话。而且交通便利后,城市与农村的物资交换也方便了,农村向城市出口农作物,城市向农村出口高科技产品,使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买入大量机械化产品,使生产量大大的增加,再也不像以前用锄头去刨土了。现大的农村以经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
回到城市,我又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如:以前的交通总是堵塞,而现在地铁,立交桥都建了起来,交通越来越便利,再也不愁堵车了;现在两地这间相互联系也方便了,不仅有了电话,还有了互联网,不但能对话还能看到对方,还能用它传送各种资料文件;最重要的是两地的来往更容易了,在早些时候,人类还没有“交通工具”这个名词,那时人们主要靠步行来相互走访、联系,所以那时候的科技、政治、经济都不发达。毕境较远的两地无法很好的沟通,人们不能相互交流。而现在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应运而生,两座城市之间的来往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了。现在还有运载火箭,在太空中遨游也不在话下,更何况到地球的边边角角
第4个回答  2018-10-28
首先,是综合国力增强,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群众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精神建设,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精神上得到了享受,满足了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