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是在哪一年?

如题所述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吴,完成统一。

所以严格来说,是先有西晋,再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达成统一的。

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 ,即位为帝,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魏元帝即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而司马炎作为晋朝开国皇帝,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扩展资料: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

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朝(中国历史朝代)百度百科-司马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0

公元280年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扩展资料

三国(three kingdom)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3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惟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不但不懂得治国治军的策略,还专横残暴,惟我独尊。他曾经下令迁都武昌,可武昌物产不多,要从扬州那里运粮运物,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后来只好又迂回了建业(今南京)。他贪图享乐,乱杀大臣,弄得军民、君臣关系十分紧张。这样,吴国被晋朝灭亡就是迟早的事情了。
晋武帝司马炎便着手准备灭掉吴国。晋泰始五年(269),晋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为晋灭吴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公元279年,西晋的人们都认为灭吴的时机成熟了。司马炎下令伐吴,他发兵20多万,分几路进攻东吴的国都建业。镇南大将军杜预打中路,向江陵进兵;安东将军王浑打东路,向横江(今安徽)进军;还有一路水军,由益州刺史王溶(jun)率领,沿着大江,顺流向东进攻。
过了年,打中路的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只有王溶的水军,到了秭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
王溶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战船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晋成宁元年(280)三月,8万士兵,长达百里船队进入石头城,吴帝孙皓见大势已去,无力挽回败局,就带领残兵败将向王溶投降。晋武帝灭掉了东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100年左右的分裂局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