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么哪些食物比较合适啊?

如题所述

 1、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贴秋膘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2、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3、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0
立秋适合吃的第一个菜就是秋葵,秋葵嫩荚还含有硒、钙、铁、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好处,小孩老人也喜欢吃。
海燕鱼,营养丰富,含有钙、锌、蛋白质等,可油炸,放点儿芝麻,很香;可凉拌,放点儿蒜苔段和红辣椒;可炖萝卜。
椰枣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的果实,肉软烂,味极甜,熟透后为半透明的黄褐色。性甘,温,无毒,功效是补中益气,止咳润肺,化痰平喘。 预防气管炎咳嗽,咽喉干痛,咯痰不松。非常适合当零食吃,但是不要吃的太多。
第2个回答  2014-04-28
立秋当天在我国没有特定习惯。 立秋以后有讲究。从养生角度详细的回答。立秋当天吃肉、西瓜等习俗尽管很普遍,但不像头伏饺子二伏面那么确定和统一。今年8月7日,当黄经达到135度时,便进入立秋节气。立秋的本意是表示秋天开始,草木和各种作物开始结子。其实,立秋吃红烧肉意思是在立秋这天要多吃点红烧肉、酱肉之类的食品以补补夏季炎热时体能的消耗。但是从医学上或从人体健康来讲是不太好的,还应该吃一些清淡一点的食物. 立秋,从此我们将逐渐进入天高气爽、五谷飘香的季节。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老人可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秋天果实大多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车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秋天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热能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所以,除了应当掌握好饮食起居的调养以外,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容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复合维生素B1一2片和维生素C50毫克。这样,不仅对机体健康大有益处,而且对防止秋季机体退行性变化也有作用。 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侯,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可以常食。
第3个回答  2020-07-23
立秋适合吃的bai第一个菜就是秋葵,秋du葵嫩荚还含有zhi硒、钙、铁、磷、钾等多种微dao量元素,对身体有好处,小孩老人也喜欢吃。
海燕鱼,营养丰富,含有钙、锌、蛋白质等,可油炸,放点儿芝麻,很香;可凉拌,放点儿蒜苔段和红辣椒;可炖萝卜。
椰枣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的果实,肉软烂,味极甜,熟透后为半透明的黄褐色。性甘,温,无毒,功效是补中益气,止咳润肺,化痰平喘。 预防气管炎咳嗽,咽喉干痛,咯痰不松。非常适合当零食吃,但是不要吃的太多。
第4个回答  2014-04-28
立秋多吃一些补肾的东西,例如黑豆,黄豆,花生类的豆类
麻烦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