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如题所述

昨天刷视频的时候,看到张雪峰老师的一个节目片段,讨论普通大学生是否应该考研,引发了不少的讨论。
进入招聘行业后,是非常无奈的,去开拓北京、上海的高校渠道,因为客户看重这些呀,名企的校园线下招聘,除了特殊的专业外,绝大部分仅仅会落地在211类高校,更有甚之只去985类高校。


科普下,985高校为98年提出的建设30所世界名校,目前全国总共有39所;211高校是我国面向21世纪建立的100所重点高校,目前总共有116所;其中所有的985大学都是211类高校,而以上全部116所学校,则是我们一般称为的“名校”。
而全国的大学数量有多少所呢,算上三本民办、专科类高校,一共是2945所,2017年毕业生795万人,其中名校毕业生的占比,约5%左右。每年九十月份,清华北大进校招聘的场次,不低于500场,全部都是名企。

接下来,我所说的普通大学生,一方面所读的学校普通,另一方面家庭也普通,如果有家庭背景的,那也就算不得普通大学生。
作为普通高校的学生,学校每年有多少场招聘会,有哪些企业来,我相信大家心知肚明,这就是择业时的差距。讨论为何企业偏爱名校毕业生,我觉得已无太大的意义,几乎所有的名企都会告诉你,我们一视同仁,对待名校和普通高校学生都一样。但用脚投票的结果,则是他们的招聘会,只去了那些名校,最后招的人,也是清一色的名校。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现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是好?


第一,创业
创业成为很多普通高校学生的选择,但我一直不太鼓励,一方面是跟风创业,不过是对就业压力的一种逃避。另外则是当下,已经又回归了精英创业的时代,同样一个idea,普通高校的学生,和名校背景的学生,去找投资人,你觉得哪一个会被投?
针对创业,我不喜欢谈运气,而喜欢概率这个词,但这个成功的概率,明显是不适合大多数人的。

第二,考研
我非常认同张雪峰老师的观点,考研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最为稳妥的一个选择,因为这是一个可视的上升通道。有人说本科生,毕业后最好的成长是工作,通过工作的历练,来提升自己。这句话没说错,但是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得有机会获得一份好的、有成长性的工作呀。考研一方面是能力的提升,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则是获得一块敲门砖。北上广深,任何一家出名的公司,在一些不错的岗位招聘里,写的无疑都是;研究生学历优先。很多时候,优先二字,都是委婉的告诉求职者,没这个标准,就别投递了。名校的毕业生尚且如此,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去考研,之间的差距显然易见。




如何让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提升,或许才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除了考研、除了创业,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是如何将自己的能力展示于人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10
大学生其实出路也蛮多的呀
如果指单方面的找工作的话,你首先要清楚,现在满地都是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
所以一定不要眼高手低的找工作哦
如果还想继续深造再找工作的呀,我觉得这样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但是不知道你自己想找哪方面的工作呢?其实去找工作之前还是再去培训一下还是比较好哟
我觉得你要是去做网络营销的话,还是不错的哈,
不知道你有兴趣不咯?
第2个回答  2012-01-01
这些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有些觉得上了大学,高不成低不就的,挑三拣四。到头来什么都学不会,还不如放下身段,运用所学或者去主动学习~~这个社会啊,能改变我们原来的摸样,同样的,我们也可以改变它的摸样,让它跟着我们的脚步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9-27
下面这网友是来卖书的吗?看再多的理论和别人的经验是可以少走弯路,但你不去做不去用那又有什么意义。边行动边学当然才是王道。
第4个回答  2012-01-01
打好基础,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