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是繁体字吗?

如题所述

一、

是繁体字。

是鉴字的繁体字。

鉴,大型盛水器。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

二、基本字义

1. 镜子。

2. 照:光可~人。

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往知来。

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引以为~。

5. 用在书信开头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台~

三、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2. 同本义 [basin]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

鉴谓之镜。——《广雅》

借明于鉴以炤之。——《淮南子·主术》

我心匪鉴。——《诗·邶风·柏舟》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庄子》

春始治鉴。——《周礼》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

3. 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

4. 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ancient bronze mirror]。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

5. 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槛外诸鉴。——[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6. 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

7. 编年史的一种名称。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

〈动〉

1. 明察,审查 [scrutinize]

溪极则不鉴。——《吕氏春秋·适音》

不能鉴听。——唐·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言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

3. 照看 [reflect]。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

4.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

5. 借鉴,鉴戒

哀之而不鉴之。——唐·杜牧《阿房宫赋》

四、常用词组

1. 鉴别 jiàn bié

审察辨别

有比较才能鉴别。

2. 鉴定 jiàn dìng

(1) 鉴别审定事物的真伪、优劣。

他无法鉴定艺术特性

(2) 对人的优缺点的评定

两大缺点和两大优点就是鉴定这位已故法官的工作成绩

3. 鉴戒 jiàn jiè

可以对照引为教训

引为鉴戒

4. 鉴谅 jiàn liàng

体察实情,给以谅解

接待不周,务乞鉴谅

5. 鉴貌辨色 jiàn mào biàn sè

同“见貌辨色”

适来鉴貌辨色,观君与凡俗不同。君子怀抱可知,更亦不须分雪。——《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6. 鉴赏 jiàn shǎng

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7. 鉴往知来 jiàn wǎngzhī lái

观察往昔,可预知将来

8. 鉴于 jiàn yú

(1) 关于;考虑到

鉴于他在那里任职

(2) 由于,按照,根据

鉴于时事的发展,他的论点似乎颇能为人接受

9. 鉴原 jiàn yuán

体察实情而原谅

礼仪不周,务乞怨预以鉴原

10. 鉴宝 jiàn bǎo

鉴赏和鉴定宝物或文物

六、出处

(1)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

鉴谓之镜。--《广雅》

借明于鉴以炤之。--《淮南子·主术》

我心匪鉴。--《诗·邶风·柏舟》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庄子》

春始治鉴。--《周礼》

今通”鉴”。《说文》金部:“鉴,大盆也。”大型盛水器。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鉴的作用有三: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可见与后来的冰箱功用是一样的。最著名的要数曾侯乙冰褴。三即沐浴洗澡用。

(2)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

(3)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

(4)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槛外诸鉴。--[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5)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

(6)编年史的一种名称。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

文字记载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

鉴图片2

鉴图片2

“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 “鉴谓之镜”——《广雅》

“借明于鉴以炤之”——《淮南子·主术》“我心匪鉴”——《诗·邶风·柏舟》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庄子》

“春始治鉴”——《周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鉴”不是繁体字,它的繁体字形式为“鉴”。

拼音:[jiàn]

解释:

(1) 镜子。

(2) 照:光可~人。

(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

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

(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

繁体字的基本信息: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19
是“鉴”的繁体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