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题能让自己思维灵活起来么?

如题所述

数字的学习,在很多人眼中就是计算,认为学会了1+1=2,就算学会了1和2,但事实上,这也只是记住了数字的概念和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用数字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锻炼,那怎么锻炼孩子的对数字的灵活运用呢?数萌在线整理了一些数学思维题,分享给大家,切记一点,孩子能否得出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与孩子沟通,锻炼孩子的思考过程。
一、原来有多少?
A原本有一些光盘,他把光盘中的一半和一张唱片的一半送给了B,又把剩下光盘的一半和一张唱片的一半给了C,现在他还剩一张唱片,问他原来有几张光盘?
这道题看似复杂,实际上极具迷惑性,如果从掰开光盘的角度出发,就会误入歧途,事实上,送人光盘,也不可能把光盘掰成两半。
因此孩子首先要清楚一点,其中的一半加上半张光盘,是一个整数,也就是说总数是一个奇数,最后一次送人,他还剩下一张,也就是说送之前是1.5×2=3张,同理可以推测出,原本有七张光盘。
同样道理的一道数学题:明明去逛超市,花一半的钱,买了一个书包,出门给了乞丐一元钱;然后吃饭又花了剩下的钱的一半,给了服务员两元的小费,在回家的路上,又用余钱的一半买了一本书,又花三元买了一瓶饮料,现在他还剩下1元钱,假设他没有把整元的钱兑换成零钱,问他原本有多少钱?
二、你获取到正确的信息了吗?
如果一座楼的高是30米与楼高的一半的和,它该有多高?
这道题并不难,依然强调,注重孩子的解题思路,在沟通中确定孩子的思考方式是否正确,数萌在线看到不少孩子得出的答案是45,是数感差,审题不清楚,把高是30米当成楼高去计算,却忽略了楼高不能既是30米,又是45米。
正确答案是60米,因为楼的高是30米+楼高的一半,从而确定楼高的一半是30米。
三、余数问题
某小学一年级在排练队列,2个人一排余一个人,3个人一排也余1个人,4个人一排还是余1个人,最终5个人一排,不再有人是单独余出来,问总共有几个人?
解答这类题,孩子首先要知道公倍数的概念,2、3、4的最小公倍数是12,余数是1,可以推测总人数应该是13、25、37、49、61、73、85、97、109、121、133、145…,又因为能被5整除,因此可以确定是25、85、145等数字,但结合实际判断,小学生队列排练,一般是在二十-五十人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答案是25。
四、两条腿和四条腿
某公园有一群长颈鹿和鸵鸟混在一起,可以看到有30只眼睛,44条腿,问总共有几只长颈鹿,几只鸵鸟。
对于成人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要列一个方程即可,但我们这里为的是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因此禁止孩子用列方程的方式解答,而是从已知条件中推测。
首先30只眼睛,可以确定有15个动物,假设长颈鹿抬起两条腿,还剩下30条腿,长颈鹿抬起了14条腿,因此可以确定长颈鹿有7头,鸵鸟有8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06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个新人.
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
(1) 推陈出新训练法
当看到、听到或者接触到一件事情、一种事物时,应当尽可能赋予它们的新的性质,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往往能收到推陈出新的结果.
(2) 聚合抽象训练法
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个训练方法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觉上发现十分突出的特点;其次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形成若干分析群,进而抽象出本质特征;再次,要对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最后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理性成果.
(3) 循序渐进训练法
这个训练 法对学生的思维很有裨益,能增强领导者的分析思维能力和预见能力,能够保证领导者事先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
(4) 生疑提问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对事物或过去一直被人认为是正确的东西或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敢于并且善于或提出新观点和新建议,并能运用各种证据,证明新结论的正确性.这也标志着一个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训练方法是:首先,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其次,每当遇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自身运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
(5) 集思广益训练法
此训练法是一个组织起来的团体中,借助思维大家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法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形成,还具有潜在的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的作用.因为,当一些富个性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由于各人的起点、观察问题角度不同,研究方式、分析问题的水平的不同,产生种种不同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比较、对照、切磋,这之间就会有意无意地学习到对方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改进.
第2个回答  2016-12-06
能啊,我做数学有一种成就感。。
第3个回答  2016-12-06
准确来说,应该是更具有逻辑性和哲理性。至于灵活性应该是那些脑筋急转弯的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