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冶金企业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如题所述

 1、管理措施
  作业前,作业单位应针对作业内容及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含应急措施)。作业方案中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现场安全监护人员及其职责。对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含应急措施)需进行审查和审批。
  作业负责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内容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作业人员和作业监护人必须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等。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前、作业中,作业负责人和监护人应进行检查、确认并签字,落实相应安全措施。在受限空间实施作业时,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受限空间有关的试车、试压或试验。
  另外,同一项目未施工完,但中断施工30分钟及以上,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进入。

  2、技术措施
  作业前,必须对受限空间实施隔断(隔离)、置换通风、检测监测化验等措施,将受限空间与其联结管道或其它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如堵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而所用盲板压力等级应和系统压力相匹配。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取样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代表性,特别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蒸汽、氧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如氧含量19.5%一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受限空间内温度应适宜作业人员进行作业。
  作业过程中应对受限空间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良好。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合理安排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适时轮换作业或休息。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少每1小时检测分析一次有害气体、氧气含量;如检测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检测频率;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进入有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等气体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同时,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仪,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应放置在作业人员能看见和听到报警的合理位置,禁止放在工作服口袋内。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作业人员可佩戴长管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佩戴长管面具时,应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处,并有专人监护。
  进入有坍塌危险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预先清除有坍塌危险的物品或采取预防措施(如设置保护棚、应急通道与提升工具);进入有淹溺危险韵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设置防水挡墙(门)、紧急通道与提升工具,穿戴潜水服。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禁止与作业无关的人员和物品工具进入受限空间。此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小于24V的安全行灯,金属设备内或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行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性能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装置。若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机具。
  进入受限空间使用电器,必须确保绝缘良好并配置相
  应的漏电保护;动火作业要严格按照公司动火管理规定办理有关许可手续;同时伴有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止坠落的安全措施(包括在行走表面、工作平台、脚手架、梯子上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措施)。

  3.安全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外部监护人与内部作业人员必须设置可靠的信号联系(如配置对讲机、彩灯、’电铃等,并保持有效联系),并给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系(挂)安全拉绳等,以便及时施救。作业监护人必须始终掌握内部作业情况及作业人员的情况,并防止其他人员进入。作业人员未离开受限空间,安全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监护人员不得同时干与监护无关的活,必须与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时刻保持有效联系。

  4.应急管理
  包括作业单位在作业前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或措施),配置相应的应急器材(包括消防器材),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培训、演练;每次作业前应对所有应急器材进行检查确认;当出现人员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器具进入受限空间施救,并有专人在外部负责联络,严禁不具备条件的盲目施救。
  作业完工后,经作业人员、监护人与作业负责人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部,确认无人员和工具及杂物后,方可封闭离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