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如题所述

《草原》可分为四部分,小标题分别是: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依依惜别。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主人欢迎远客。第三段(第4自然段):讲进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况。第五段(第5自然段):讲主客话别。

《草原》这篇文章描述了老舍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字里行间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千里草原风光,马背上迎客、酒宴、道别的动人场景。

他盛赞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展示了蒙古同胞的淳朴和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老舍先生有意将对立与排斥的描写融合在一起,使语言简练而深刻,平实而富有哲理,把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47年9月12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休息时写了这本书。他在那里租了一间平房,作为安静的地方写作和创作戏剧文学。1961年10月1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老舍讲述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在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友谊的蒙古人对汉族人民,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边境地区的爱和赞美的民族友谊。

影响:

这项工作已经被选为四年级的语文书第一卷北京师范大学版,第一卷的第一课人类教育版六年级的语文书,第二卷五年级的语文书河北教学版和六年级的语文书第一卷江苏教学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3
三个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生动再现了草原由静寂变得热闹的情形;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课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娓道来,情景交融、生动感人。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从“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进而产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感受,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进而产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受,并且想“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得具体可感。如,把绿色小丘比作只用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骏马大牛也“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