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都面临哪些压力?

如题所述

第一、就业压力

中国社会调查所进bai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很明显,就业已经是每个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考虑的事情了。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而社会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大。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

第二、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因就业压力而造成的新的学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把自己变成全能型人才,这就需要学习很多功课,去拿到各种证书 来应对就业。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往往顾此失彼,结果是学什么都不专。大学教材更新的滞后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负担。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学校规定的早已经不实用的课程,一方面要寻找将来能用上的课程去学习,还有各种硬性的考级科目,使学生应对无暇。因为就业压力还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硕士博士课程,为了考研,很多学生是在毕业前一两年就开始准备了,各种考研培训班到处都是,大学生既要付出时间还要付出金钱。再有,因为大学扩大招生,现在的许多大学生远不如以前的大学生的基础课程扎实过硬了,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材却还是那么高深,基础差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如同听天书一般,让捧着旧教材教书的老师颇感无奈。

第三、经济压力

对生活感觉有压力的主要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许多偏远山区农村的家庭往往因为供一个孩子上学而负债累累,这样的孩子上学时,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如何生存,如何筹集学费。所有的课余时间也都用在了打工挣钱上去了。虽然助学贷款能解决一些问题,可还贷的压力又成了新的生活压力,刚出校门的学生能找到工作养活了自己就不错了,哪里还有剩余的钱去还贷款还外债呢?因教育致贫的家庭又成了现在社会扶贫的对象。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各种开销也逐渐上涨,谈恋爱,上网吧,过生日,租房子,交际应酬……这些费用的增加让很多学生非常发愁,和家人要?已经张不开嘴了。节衣缩食?毕竟有限,何况衣要体面,饭局得应对,也省不下来。自己去挣?财源不广,偶尔有些外快,也是应对一时而已。

第四、自理压力

现在的孩子高考之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应对各种事件,都是很陌生的课程。许多学生因为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造成很多心理压力,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变得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无法正常学习。面对挫折和新的环境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去适应,也造成了这些新的心理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2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可以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压力来源:

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学习新知识、完成作业和考试等学业任务的压力。他们需要应对学科要求的挑战,保持较高的学术成绩。

2. 就业压力:大学生常常面临着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他们需要在大学期间积累实习经验、拓展人脉以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好准备。

3. 经济压力:在经济独立方面,大学生可能需要面对学费、生活费等经济负担,这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

4. 社交压力:在大学里,与同学、室友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大学生可能感到社交压力。他们需要面对拓展社交圈子、建立新关系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挑战。

5. 精神压力:大学生可能承受着心理和情绪上的压力。远离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网络,学业和生活的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产生影响。

6. 时间压力:大学生常常需要在学业、兼职、社团活动等之间平衡时间,遵循紧张的学术和社交日程表,这可能导致时间压力和管理困难。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压力来源和应对方式可能不同,为大学生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应对压力,并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3-10
1;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的最大压力不是来自物质的而是精神上的。很多学生步入大学,面对着自由的放松的学习模式,自制力差的同学很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自己的目标,而虚度光阴。 他们沉迷游戏、玩弄感情、互相攀比消费……这类的同学毕业后缺乏竞争力,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在社会上到处碰壁后,想回炉深造,由于他们荒废了四年的光阴,想深造也并非易事。

刚入学时候,目标明确的特别有主见的学生不多。也许过了一段迷茫期,一部分同学会幡然醒悟,找到了目标并且为之奋斗。这类的学生要么一路绿灯考研读博,要么个人创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大学生能保持清醒,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那么,所有的压力斗将迎刃而解,正所谓:越努力越幸运。

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挫折对个体造成的负面情绪及内心感受,因而在遭受挫折之后,首先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从挫折而导致的诸如愤怒、沮丧、抑郁、焦虑、委屈、无奈等情绪状态中调整出来。挫折和失败是人生中之必然,然而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它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它或是你完美人生的点缀,或是你人生中永远的伤痛;或是你成功的垫脚石,或是你前进的绊脚石,这完全取决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即对挫折的认识和应对方式。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挫折对于人生的意义,读出对面的美丽,我们要能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的同时,学会看到挫折背后所蕴含的积极意义。
3;心理学家认为,经受过挫折和失败的人,能够勇敢的迎接挑战。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常经历挫折的人,经过多年的磨炼,会具备一种在逆境中生存的强大能力。无论出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会像茅草屋遇到暴风雨时那样容易被摧垮;在灾难像飓风一样袭来时,也能够巍然屹立、毫不动摇。 面对挫折。
4;面对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与其闪避、畏惧、排斥,不如迎面而上。面对不可拒绝的挫折,唯一可取的态度是从容面对,如果进而能够快乐地掌控挫折带来的烦恼,那么,一次“创伤”就会变为一颗宝贵的“珍珠”。“珍珠”是从愈合了的创伤之中升华出来的东西,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抚平伤痕,而且可以使我们珍视经验,减少错误。
第3个回答  2023-03-10
拐进图书馆后侧的校道,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小黄(化名)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几乎每周,他都会准时来这里报道,接受心理咨询辅导。

近日,一份来自华师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问卷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心理压力在可控范围,不到三成的学生承受着相对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调查问卷看,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来源多种多样,课业、社团、感情、家庭、社交、就业⋯⋯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大一也为就业发愁

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存在显著的差别。对于新生,“人际交往”压力是最大的;大二的课程、考试逐渐增多,课业压力较大;到了大三,“经济”压力让更多学生烦恼;而面临毕业的大四,在就业、深造等个人发展的问题上,显得压力重重。

“大四是人生节点,前三年的压力与焦虑,尚可说未来仍有许多可能与努力的空间,但大四濒临‘尘埃落定’,我们都想要个好结果,所以压力会明显很多。”刚拍完毕业照的学生小欧说。她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一次求职是面试一家央企,平台和待遇都算不错。进入最终轮面试后,她发现其他两位竞争者都是硕士,而她是唯一一个本科生。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似乎也对两位硕士有些偏向。

“我们作为求职者,真正感到压力的是,你身上所有的‘条件’,都会被拿来做比较和筛选,这种参考显然带有刻板印象,要破局必须拿出更多的实力。”小欧说。

来自广大的小梁说,上了大学之后,压力明显比高中时候要大了很多。高中时,大家的目标都是很明确的——高考,然后读大学。“上了大学,我们有很多选择,但不管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没有人知道哪个是完全正确的。”小梁表示,即使在大学选了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无人担保这个专业一定会有前途。

高考两天,小梁都在考点蹲点,跟考场外的家长聊天,把手中的宣传单张派发出去。就读机械类专业的小梁,尽管只是大一,但已经在接触一些实践项目。上周他加入了一个教育项目,通过大学生为高考考生提供大学学科专业的情况介绍和指导。“我做这个项目,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小梁说,“如果能力强的人都找不到工作的话,那谁还能找到工作呢?”
第4个回答  2023-03-10
不要把一个人的能力想得那么差,面对生活的压力,是每个人都必须去做的事情,大学生也没有面对多大的压力,毕竟都经过高考了速度大蒜还能有什么其他的更大的压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