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层级

如题所述

      人们的思维方式划分为6个级别。

      由于每个人赋予的意义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理解也不一样,理解不一样,解决方法当然就会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理解我们可以分为六个层次,而这个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如果你用低维度的视角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感觉他无法解决,但是当你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也许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甚至连问题本身也消失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每个人所处的理解层次把人分成六种不同的层级。

  理解层次越高的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是所谓厉害的人。

    思维方式第六级:环境,别名“怨妇”。典型思考模式都是你们的错。

    什么是环境?就是除你之外的一切都算是环境。你身边的人,你的领导、同事,你的公司、你的竞争对手,市场环境等等。

      处在这个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他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环境的不好而产生的问题。比如工作不顺利是因为领导是个蠢蛋;房子太贵买不起都是因为那些黑心炒房团,没有一个富爸爸。

    而他寻找这些解决方法的路径也会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

      比如这家公司不好,那我就换家公司,找了个男朋友,又是一个渣男,那就再换一个。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种负能量的人。你应该也劝她们不要抱怨,她们也似乎知道抱怨不好,但为什么还是停不下来呢?那是因为在她们眼里除了看到环境之外,再也无法看到其他的。因此她们除了抱怨能想的最好的办法,也就只能是换个更好的环境。

    思维方式第五级:行为,别名“行动派”。典型思考模式,我还不够努力,不能改变环境。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想要解决问题那你就行开始行动。

    为什么还没有成功?----就是因为还不够努力!是不是听着非常鸡汤?有点像成功学?这个理解层次是人们眼中的行动派、实干家。

    他们从不对环境妥协。相信只要持续努力,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他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因为我的努力还不够!”。

    而产生的问题,比如收入太低,因为我还不够努力;创业失败了是因为我还不够努力;要解决问题就会从行动这个层面去寻找解决办法。

    比如都一年没有涨工资,今晚开始多加一个小时的班。女朋友最近为什么对我变得冷淡呢,我要多发些消息去关心她。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努力了,所有问题就都能被解决呢?越努力的人获得的成就就会越大?

    200年前,人们的平均工作时间量是16个小时,5000年前人们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也许比你更加勤奋,可产生的价值却不足现代社会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

    努力的确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远远不是充分条件。为什么那多人不喜欢鸡汤,反对成功学,就是因为他们只告诉你要努力,却没有给你方法。

    问题的解决一定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进入下一个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第四级:能力,别名“战术家”。典型思考模式:方法总比问题多。

    农业时代的人比你更努力,但生产力不足现在的万分之一,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他们不会使用机器,也不会使用互联网来提高工作效率、协作效率。

    机器和互联网是什么?看似是工具,本质是扩展了你的能力。

    5000年前你想要告诉一个人一件事,你得策马奔腾三天三夜,而现在,通过互联网不需要一秒种,互联网扩展了你的沟通能力。

    什么是能力?你能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

    理解层次处在能力层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是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所以他们也会在能力这个层次里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和男朋友关系处理不好,一定是我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我要去学习和改善亲密关系的沟通技巧。

    以前我是做业务的,现在刚成为部门经理团队,业绩下滑一定是我的管理能力有问题,我得去报个MBA。

    这类人有非常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能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他们明白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定有人曾经遇到过,并且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是我还不知道。

    我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更成熟的经验和方法,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你能走到这个层次,既有行为层的勤奋努力,又有能力层的方法套路,一般就能成为公司的中高层了。

    普通的问题已经难不倒你,你总能找到办法来解决他们。

    当然这里所说的每提高一个层级,并不是说有了方法就不需要努力了,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个思考层次,不然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切记这一点很重要。

    能力这个理解层次,是我们一时能想到的最高层次了。

    再往上走,就要进入到我们的潜意识区域,内容会变得比较模糊,之前你可能很少接触这些层面,所以可能会比较难理解。

    什么问题是你有能力也解决不了的呢?那就是你选错了问题。什么意思呢?

    你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你得先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举个例子,比如你是某品牌代理线下的老板,线下门店生意不好,导致现状的原因看上去很多,哪个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团队管理的问题,营销方式的问题还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是应该打折清库存减少损失准备关门还是战略转型坚持到底。

    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人生的不同走向。一旦选错了问题那你优秀的能力和行动力只会让你越走越远。

    那如何提高做选择题的能力,我们就需要进入下一个层次---思维方式第三级-----选择,别名“战略家”。典型思考模式“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如果说能力是做解答题的能力,选择就做选择题的能力。

    什么可以做,不可以做,什么更重要,什么可以忽略,你相信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从大了说可以说是世界观,从小了说就是一个概念价值观,你认为A和B哪个更重要。

    人生的不同是因为一次次选择的不同,那我们依靠什么来做选择呢?

    就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内心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概念都会有一定的价值,衡量的东西不同,价值就会有高低。

    每个人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最终,我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排序----这个就是你的价值观。

    因此,当出现选择的时候,选择我们认为更有价值的一项,比如你遭遇抢劫,别人问你要钱还是要命,通常你会选择要命,因为你的价值观是命大于钱。

    但是,当你目前有一个小时空闲时间,那你打算是用来看书,还是刷朋友圈还是睡觉,每个人的选择就不一样了。因为每个人对这三者的价值衡量是不同的。

    为什么有的人有选择困难症?那是因为他们内在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缺少某些概念,或者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清楚,没有价值衡量的标准。

    因此他们也就无法知道哪个更有价值,就不知道应如何做选择了。选择层是做人做事的原则,这个就像公司的规章制度,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规则。

    那这些规则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自于信念和价值观。

    比如我的一条行为准则,是做时间的朋友。那这个规则是怎么来的?就是来自于我的一个信念。因为我相信复利效应,我只做有积累的事,能彼此增益的事,然后耐心等待复利的出现。

    比如很多人都有一条行为准则。我答应你的,我一定会做到。背后其实是源于两条价值观:说到做到等于诚信,而诚信大于一切。

    规则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你更高效的做出选择,不用每次都思考讨论,相互权衡比较。因此,能力层是让你把事情做对,而选择层是帮你选择做对的事情。

    出在选择层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首先会思考哪个是最重要的问题,除了我看到的这些问题,还有什么更重要的问题是我没有看到的?

    而处在能力层的人,可能会胡子眉毛一把抓。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像摊大饼一样,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看似有无穷的方法来应对,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永远也解决不完。

    细心的你看到这里,可能会心生疑问,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是因为几个选项都有客观的价值标准,可有时候两个选择看似都是对的,或者带有比较大的主观性。

    那怎么办?比如你是经销商。你是否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我一定要当老板吗?还是回去打工,以我的能力至少也能年薪百万,还没有风险。

    要解决这个主观问题,就需要再往上走一个层次。

    思维方式第二级------身份,别名“觉醒者”。典型思考模式:因为我是谁,所以我会怎么样。

    身份层是一个很高的层次,一般人很少能清楚的回答以下这个问题-----“你是谁,你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

    为什么身份层级别这么高?因为不同的身份层次就意味着拥有不同的选择。他决定了你当下的每一次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方向。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运动鞋设计师,还是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赚很多钱,或者想开创一个新的运动品牌,成为新品牌的创始人?

    你把自己定义成不同的身份,选择就会完全不同。

    比如你想成为一名运动鞋设计师,你可能选择去打工,而你想成为一个新品牌的创始人,你可能会选择去创业。

    你之所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除了对某些概念不清楚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成为谁,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无法做出选择,你无法做出选择,就什么也得不到。

    通常身份定义清楚,答案也就出来了。

    请注意,身份和角色是不同的。

    角色是被动的,是别人给你的。

    身份是主动的,是你自己想成为的。

    你可能有很多角色,但是你只有一个自己想成为的身份。

    每个角色或身份都对应着一套帮助他能够更好的成为这个身份的选择体系,就是想让你突破角色的束缚,获得一个更主动的人生。

    找到自己的身份层次,因为你身上的角色太多,会阻碍你看见自己真实的身份,当你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后,你就应该围绕他配套相应的选择,再构建你的能力圈,并做出相应的计划与行动。

    你就会成为第一流的人才,你能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设计出另人尖叫的产品,成为上市公司的领军人物。

    而在他们之上,还存在一类在----他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屈指可数,他们创造着奇迹,他们改变了世界,他们引领着时代,他们可以为了理想放弃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再往上走一层来观摩一下,最顶级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思维方式顶级:精神使命,别名“领袖伟人”。典型思考模式: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理解层次的最高层次----精神。

    是什么意思?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人生使命。

    你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你能为别人,为社会为整个人类带来什么?这个世界会因为你而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层次,所有的思考都围绕着两个字“利他”!

    我如何选择能够让更多的人获益,如何才能够推动时代的进步。如果能达到这些,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来交换,包括我的生命。

      当然,这里还需要重申一下,理解层次的逐级上升不能脱离低层次而单独存在高层次,不然就是空中楼阁,变得不切实际。

    这里的精神就会变成一种情怀,精神层次一定要有身份层次的支撑。

    换句话说,如果你在身份层次想不清楚自己要成为谁,可以试着来到精神层,想想你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可以不用那么大,哪怕只是在某一方面能帮助到为数不多的人,也许这个就能成为你的人生使命,然后再去思考,什么样的身份能够帮助你完成这个使命,你就能够想清楚身份层次的问题了。

    一旦踏入精神这个层次,我已经不知道能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类伟大的人物。唯有崇拜与敬仰。他们的名字就如同人类上空的繁星点点,照耀着人类!

    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意安于现状。

    你可以赞美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

    他们发明,他们想像,他们治愈,他们探索、他们创造、他们启迪,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你也有机会成为改变世界的人,登上这片神圣的星空,引领着我们前进。

    如何才能成为顶级人才,以上对人才的分类,只是为了让你更容易理解,思维方式这个概念而做的极端化划分。

    现实情况中,每个人其实六个层级都会涉及,只是会主要集中在某些层次中思考,而忽略其他层次,甚至根本不知道某些层级的存在。

    那我们应该如何从低层次不断晋升到高层次,甚至是顶级层次呢?

    一级级往上打怪升级吗?当然不是,不过关于升级的具体办法,已经超过这个问题的范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