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是谁?

有没有不见的人的私人资料?赏100金

  胡乔木(1912-1992)
  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著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
  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遗体于10月4日火化。按照生前遗愿,10月26日将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1995年12月,胡乔木生前1.4万件档案资料和4万余册图书,由其子女分别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当代中国研究所和江苏盐城市。
  1997年6月1日,胡乔木塑像在江苏盐城图书馆揭幕。

  妻子:原名李桂英(1918—1994.12.10),改名“谷羽”。安徽天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七·七”事变后赴延安。1938年8月调西安青联办事处做青年统战工作。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兼党支部书记。 1960年任中科院新技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任中科院副秘书长,1982年任中科院顾问。1994年12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长女:原名胜利,改名“木英”。
  长子:原名幸福,改名“石英”
  次子:原名和平,改名“海泳”。
  胡乔木的另一面请参见:
  http://www.gmw.cn/content/2007-01/10/content_509240.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8
胡乔木(1912-1992)
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著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
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遗体于10月4日火化。按照生前遗愿,10月26日将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1995年12月,胡乔木生前1.4万件档案资料和4万余册图书,由其子女分别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当代中国研究所和江苏盐城市。
1997年6月1日,胡乔木塑像在江苏盐城图书馆揭幕。

妻子:原名李桂英(1918—1994.12.10),改名“谷羽”。安徽天长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七·七”事变后赴延安。1938年8月调西安青联办事处做青年统战工作。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兼党支部书记。 1960年任中科院新技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任中科院副
秘书长,1982年任中科院顾问。1994年12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长女:原名胜利,改名“木英”。
长子:原名幸福,改名“石英”
次子:原名和平,改名“海泳”。

参考资料:http://www.guoxue.com/nowpeople/xz000/hqm/huqiaomu.htm

第2个回答  2007-08-16
胡乔木(1912-1992)
本名胡鼎新,“乔木”是笔名。江苏盐城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北平西郊区委书记,共青团北平市委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的抗日爱国运动。193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中共江苏省临时工委委员。
1937年后,任安吴青训班副主任,中共中央青委委员,中国青年联合会办事处宣传部部长。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1945年参与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后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建国后,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著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胡乔木文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诗集《人比月亮更美丽》。
1992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遗体于10月4日火化。按照生前遗愿,10月26日将骨灰撒在延安地区。
1994年,《回忆胡乔木》、《胡乔木文集》出版发行。
1995年12月,胡乔木生前1.4万件档案资料和4万余册图书,由其子女分别捐赠给中央档案馆、当代中国研究所和江苏盐城市。
1997年6月1日,胡乔木塑像在江苏盐城图书馆揭幕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

--------------------------------------------------------------------------------

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宣传教育战线上的重要领导人。他对哲学、社
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许多学科,有高深的造诣和独创的见解,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家。
一、中共党史研究。胡乔木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莫过于对中共党史这一中国特
有的全新的学科的开创和拓展。由毛泽东决定,《人民日报》一九五一年“七一”前
夕发表了胡乔木写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该文第一次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
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完整地、系统地简要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文章发表以后,当即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思想
的教科书,被公认为中共党史的奠基之作,对党史教育和党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粉碎“四人帮”后,为拨乱反正、继往开来,中央决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作为决
议起草组的负责人,胡乔木殚精竭虑,呕心沥血,集中集体讨论的意见,科学地解决
了评价“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的历史与确立毛泽东历史地位、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种
种问题。胡乔木在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所作的《〈历史决议〉要注意写的两个问题》、
《〈历史决议〉中对“文化大革命”的几个论断》、《关于〈历史决议〉的几点说明》
等三十多次谈话、讲话,他起草和修改的决议文本,对建国以来三十多年特别是“文
化大革命”的历史,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作了历史的具体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

二、新闻学研究。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新闻工作是胡乔木投入精力最多的领
域。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胡乔木成为杰出的政论家,卓越的新闻学家,新中国新闻事
业的奠基人。关于办报方针,胡乔木多次强调,“报纸是党的工具,是帮助党推动工
作前进的”。报纸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报纸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
策,要报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形势、成就和问题。关于评论,胡乔木指出:“评论
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主要声音”,“党所以要办报纸,就是因为要对各种事情发
表党的意见,发表评论”。
关于新闻、通讯,胡乔木早就提出要善于把每天发生着的丰富的和有教育意义的
新的东西写成新闻和通讯来供给报纸。我们最需要努力发展的,是好的新闻和通讯。
报纸的生命主要寄托在大大小小的新闻和通讯上面。关于文风,胡乔木曾明确提出
“废除党八股,建立新文风”、“打破一切固定格式”、“建立新鲜活泼生动有趣的
文风”的要求。
三、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适应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生
活的需要,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文字改革工作。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
胡乔木受毛泽东委派,为发起人之一。一九五三年十月又任中共中央文字问题委员会
主任。一九五四年十月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承担文字改革三项任务;简化汉字,
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胡乔木是制定《汉字简化方案》(一九
五六年国务院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一九五八年全国人大批准)的主要参与者,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一九五六年)也是他负责起草的。对这三个法规
性的文件,他都在重要会议上或作专题报告,或作详细说明。他的学术思想和观点,
在制定这些重要文件的过程中得到阐述和论证,也被这些文件所吸收。
四、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的研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解决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在胡乔木的社会
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经
中共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修改、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发表的《人民日报》编
辑部文章。胡乔木是文章的起草人。
该文是《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续篇,针对国际共产主义队伍思想严重
混乱,回答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胡乔木最有影响的哲学著作是《关于人
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此文在学术上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区别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
主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前者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后者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论述了人类社会和人们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新出发
点,并由此找到了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现实的革命的道路,从而对解放人的
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答案。

--------------------------------------------------------------------------------
第3个回答  2007-08-16
胡乔木,江苏省盐城县人,一九一二年生,一九三○年在北平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五年在上海转为中共党员。在北平工作期间,任北平团市委委员、宣传部长,曾参加领导北平学生和工人在九一八事件以后的抗日爱国运动。在上海工作期间,曾参加左翼文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和地下党的领导工作,是党在上海抗日救亡工作中的重要领导者之一。曾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和中共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一九三七年到延安,任中央青委委员。一九四一年起任毛泽东同志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为中央起草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其他一些文件,撰写了一些评论。一九四八年和一九四九年先后任新华总社社长和新闻总署署长,一九五○年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一九五四年起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一九五六年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参加起草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五六年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和其他一些文件。参加编辑《毛泽东选集》。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和其他一些评论。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七年和一九六○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赴苏联的代表团,积极参加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斗争。一九七七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毛泽东同志著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共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
第4个回答  2007-08-16
历任新华社社长(1949年10月1日至10月19日),新闻总署署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参与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5年后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1977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顾问、名誉院长,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78年补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82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重要文件。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曾任中共中央党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是第一、

参考资料:http://www.guoxue.com/nowpeople/xz000/hqm/huqiaomu.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