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分为哪几类?

如题所述

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 以形象表物,多为名词 独体为文
指事 视而可见,察而见意 上、下 以形象表意,多为形容词、动词
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 合二文以上成字,以表字义。 合体为字
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 合二文以上成字,一表义,一表音,中国文字以此类最多。
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 一义多字,为增字法 文字之藩衍或借用
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 一字多义,为增义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17
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 以形象表物,多为名词 独体为文
指事 视而可见,察而见意 上、下 以形象表意,多为形容词、动词
会意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 合二文以上成字,以表字义。 合体为字
形声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 合二文以上成字,一表义,一表音,中国文字以此类最多。
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 一义多字,为增字法 文字之藩衍或借用
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 一字多义,为增义法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战国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商) (周) (秦) (汉)(魏晋)草书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画。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它的笔画比较粗壮,大小也比较匀称。

战国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中国被划分为七个诸侯国。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第2个回答  2019-03-24
1、并列结构。
左右并列结构,如:银、枝、灯
(2)左中右并列结构,如:鸿、淋、衔。
2、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如:朵、泉、灾
;上中下结构,如:煎、塞。
3、包围结构
全包围结构,如:困、囱、团
;上三包围结构,如:闲、闰、阅。
左三包围结构,如:匡、臣、匠;下三包围结构,如:函。
上左包围结构,如:厢、床、庄
;上右包围结构,如:氮、句、可。
下左包围结构,如:逵、毯、勉;下右包围结构,如:斗、头。
4、框架结构,如:坐、乘、巫。
代人把左右结构的合体字的左方称为"偏",右方称为"旁",如今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如"语"字,由"言"和"吾"两个偏旁组成。
扩展资料
汉字特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地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