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朋友多年不见后需要重新认识的古诗词还是论语里的句子

如题所述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附图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论语》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5
《论语.宪问》记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这应当是老朋友的相见场景。首先看原壤的表现,知道孔子要来自己家里,没有出门迎接或者站在门前恭候,而是大大咧咧地坐在家里,没有一点礼节。再来看孔子,也是不讲任何礼节,开口就数落原壤,从小到大、再从大到老一气贬损,还用手杖敲原壤的小腿。这说明两人的关系很熟、很近,不需要什么客套,也没有什么顾忌。孔子能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地说原壤,是因为他们从就认识,据说是“总角之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发小,而且他们一生都在交往,关系的一直很好。孔子这样说原壤不是在大骂,而是在笑骂,很大程度是在开玩笑,至少是半开玩笑半认真。这件事充分反映了孔子常人的一面。
第2个回答  2019-02-22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 ·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
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第3个回答  2019-02-25
1.朋友之间,要紧的是相知,相知者彼此都有了解之谓也。

(梁漱溟) 2.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欧阳修) 3.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4.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5.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杜甫) 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7.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8.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9.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10.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11.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12.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蒙古族) 13.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14.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第4个回答  2019-05-0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