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干货丨楷书、真书、正书的区别

如题所述


在书法的浩瀚世界中,"楷书"无疑是学习者的第一站,它的严谨与规范深入人心。然而,"真书"与"正书"这两个术语,有时会令人误以为它们是楷书的同义词,但实际上,它们各自承载着书法历史的深深烙印。


追溯历史,"真书"这个名词的诞生早于"楷书"。早在钟繇革新楷书之前,隶书便被尊称为"真书",这一术语一直沿用到唐代,如同《曹全碑》和《钟繇《还示表》》所展现的书法风貌,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


钟繇《还示表》</

而"楷书"的诞生则晚于"真书",首次出现在羊欣的《采古来能书人名》中,韦诞的"善楷书"更凸显了这一字体的重要性。启功先生认为,楷书作为独立的书法名词,是在晋代以后才逐渐确立的。


楷书与真书的交汇与演变</

尽管名称相近,"真书"与楷书在概念上并非完全一致。"楷书"在北宋之后,其定义逐渐与"真书"趋同,到了明代,"真书"的称呼逐渐被"楷书"所取代,如同赵孟頫的《三门记》所示。


赵孟頫《三门记》</

相比之下,"正书"的出现时间稍晚,源自南北朝王僧虔的自诩"正书第一"。在现代书法的广义理解中,"正书"的概念更为宽泛,它涵盖了与"行草"相对的正体书,包括篆书、隶书和楷书在内的传统书体。


正书的多元化内涵</

综上所述,楷书、真书和正书,这三个看似相似的术语,其实各有其独特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内涵。学习书法,理解这些差异,如同打开了一扇扇历史的窗户,让我们更深入地领略书法艺术的丰富多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