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冬至这一天日照时间最短,这一天是不是最冷的一天

如题所述

不是。“三九”时节气温最低。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最冷:

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

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

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当然,并非全国如此,年年如此,具体因地区、因年岁而异)。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扩展资料

冬至:

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其中一个特定节令,斗指子为冬至,亦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时(冬至点),冬至标示着寒冷的冬天来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冬至

百度百科-三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1
第2个回答  2011-11-21
不是的,冬至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纬线离北半球最远的时候。由于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再传给近地表的大气,这中间的过程产生一个时间差,使得最冷月在冬至后的一段时间,同样最热月也在夏至日后的一段时间。
第3个回答  2013-05-18
不一定,冷热要有个积累过程的~~~就像中午十二点太阳高度最高,但是下午一两点温度才能升到最高一样。
不过这一天在北半球算是冬季拉~~南半球算是夏季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冬至日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
这是因为,当太阳直射点移至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温度开始一点点降低,北半球的降温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冬至日,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地球的温度还在以那个下降的趋势降低着(好像有惯性一样,这种惯性跟热能的传递有关)……冬至日后直射点北移到了一定程度,北半球的气温才会慢慢回升,同理 太阳直射北回归的时候也不是最热 还有中午两点最热而不是十二点也是这个道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