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的定性定量分析

如题所述

一、如何进行定性诊断?
对心理问题进行定性诊断就是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
1、一般习惯性定性诊断程序:
首先,判断是否患有精神病
若是,再进一步判断是什么精神病。精神病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应及时转介专科医院治疗或由精神病医生来处理,切不可耽误治疗。
其次,若排除精神病,则考虑是否有可能是神经症
神经症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其诊断和咨询是心理咨询员的基本能力。
第三,若不是神经症,则考虑是否是生理心理障碍
第四,若不是生理心理障碍,则考虑是否是人格障碍
第五,若不是人格障碍,则要考虑是否是其他的心理疾病,通常是一般性的心理问题。
第六,若是由于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则关键是治疗身体疾病,一旦疾病得到控制,心理障碍也就随之得到缓解或改变。
2、经典定性诊断程序:
1)利用典型行为进行定性诊断
2)依据求医行为进行定性诊断
3)从自知程度来进行定性诊断
二、如何进行定量诊断?
答:对心理问题进行定量诊断就是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量化。
1、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定量诊断
2、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定量诊断
3、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定量诊断
4、采用16PF量表进行定量诊断
5、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定量诊断
6、运用MMPI进行定量诊断
7、运用韦氏智力测验进行定量诊断
三、如何进行疑难案例诊断?
答:有些类型的心理问题要在短时间内确诊是很困难,因此,在进行诊断时有必要进行疑难案例的诊断。
1、确定案例在诊断上的疑点和难点
2、补充检查取证,在新材料的支持下对原有诊断进行修正和补充。
3、若仍不能确定,则可以请有关专家进行会诊。
四、观察法的步骤?
答:观察法是用途相当广泛,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确定观察要点
2、确定观察中的记录指标
3、确定观察中的先后顺序
4、预估观察重点
5、考虑观察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6、实施观察
7、补充观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