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感情起伏大的叙事散文。 我学播音专业的,自备稿件用。

如题所述

冥曲轻弹音不绝

——悼念我的父亲

题记:那天,我踏着厚厚的积雪,到你的坟前来看你,我的足迹,印在洁白的雪地上,像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邮戳――于是,我就把那纯洁的雪和思念的梦一起寄给你,父亲,你收到了吗?

明天就是父亲去世十周年的忌日了,永别十年,父亲,你还好吗?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就知道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天不停地咳嗽,母亲说,那是你爸在打郝鹏举的战斗中受伤所致。年前我在上海,父亲的战友、曾任过某区的区委书记陈伯伯也身我讲述了当时的战斗情况。后来,受伤后复原回家,当过小乡乡长的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右派,又受尽了折磨。我们家在农村也受尽了白眼,年年都是“超支户”,年年分不到粮食,我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但也有过要饭上学的经历,说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父亲的性格很温厚随和,很少与人争执什么的,自己的事也很少对家人讲,所以,直到父亲去世的前几年,我去找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才得以有说法,每月补助几十元钱。这倒没什么,我想主要是为他恢复了名誉。而在农村久了的父亲,对这些名誉、世态等早已对这些看淡了、无所谓了。我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劳动力,而父亲的身体又相当弱,生产队为了照顾他,就派他看场什么的,挣点工分。那时,我就经常陪伴他住场屋、睡地瓜窖(城里人可能不知场屋、地瓜窖为何物,但像我们苏北穷村僻壤的地方都知道的)。就从那时起我每晚都能听到父亲给我讲起自己如果半夜穿过敌人层层封锁的铁道,送信到前线的战斗经历,还有牛郎和织女、恨心不足蛇吞象等童话故事。也就从那时我感受到父亲那种平和的心境和随遇而安、处事淡泊的心态。

由于父亲的身体不好,咳嗽的比较厉害,所以家里虽然很穷,也不得不买一些“百喘朋”之类的治咳嗽的药。这种药十分便宜,一瓶一百粒也就二角钱,而且这种药直到父亲去世时还在吃,因为别的药虽好,但吃不起。吊针更是不轻易地打,打一次要一块多钱,有时实在病重没法才打一次,就这样,父亲也要心疼好几天,说是不应该打,要留下钱来好给我上学。我小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一定要好好上学,以后挣到钱好给父亲打吊针。那时我就知道,只要能打上吊针,父亲的病就会好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时的我特别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是前几名,父亲常以此为自豪。当我考上大学时,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父亲更是喜极而泣。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有为我流泪两次。一次是在我十一岁时,邻居比我大十几岁的人同我开玩笑,那人向后拧着我的膀子,我故意大声哭叫,父亲一听,连忙跑出来,一向敦厚的他同人家大吵了一架。我当时因为没受什么伤。是故意的,但架已经吵了,也只好使劲叫疼,父亲抱着我眼泪不停地流。还有就是在我考上大学时。当时我可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呀。还好,那时我们上大学不用自己拿钱,但就是那样,在我走时,父亲还是东挪西凑,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掉,硬是给我准备了179元生活费。真的,这些事现在听起来好像是天方夜谈,但却是我当时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我上大学期间,为了能保证每月给我寄15元零花钱,父亲的药也很少吃了,强忍着病痛。他对母亲说,只要一想到我,他的病就好多了,就不用吃药了。可有时为了少买2角钱药,经常是咳出血来。母亲也理解父亲,但家里没有钱,只好把正在上初中的弟弟和妹妹拉下来,以供我一个人上好学,为此,父亲和母亲两人经常在夜里抱头痛哭。父亲一直到临终前都在念叨着说是对不起孩子,让孩子受苦了。

后来我工作了,发工资的第一个月,我什么也没买,到药店买了一大堆的药送给了父亲。当时父亲怔怔地看着我,说你怎么能乱花钱,攒起来将来好找对象呀。但此时眼里早已闪着晶莹的泪花,边说着边转过头去揉着眼,说是有东西进眼里了……

我老家的前面是个池塘,父亲找到村里将那块地方要来,并将上级补发给他的那点钱存起来,说是要留着给我盖房子结婚用。我明确表示不要,我说我已工作了,单位会给我房子的。但他还是和家人一起,起早贪黑将那儿垫起来。病稍轻一点就来填土,有一次累得气喘不上来,又咳嗽不止,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去,脸色发紫,身体直发软。家里人吓死了,后来母亲再也不让他动铁锨了。

我调到城里上班后,单位分了两间平房给我,我回家对父亲说要接他们到城里住,也成城里人。父亲的眼光直发亮,但他还是说不去,说是自己身体不好,到城里连累你对象也不好找。其实他是多么想去呀,多么盼望我有一天真的能将他们接到城里住呀。背后他曾对母亲说,真的能到城里住一天,就是马上死也值得。而当时的我竟没有坚持,这也成了我一生中永久的痛。

1994年,60多岁的父亲,再也经不起病痛的折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了,先后患上了肺气肿、胸膜炎、胸积水等多种病。由于那时我的工作十分忙,一个月难得来家一次,而来家后又是匆匆而去,连陪父亲说话的时间也没有,直到现在,父亲那期待同我交流的眼神,时刻刺痛我的心。那天,我还在上海出差,接到了家里的紧急电话。大姐哭着对我说,你快点回来,爸爸不行了,老是叫你的名字。我当时一听,连忙向家跑。我到家时,父亲已被从床上挪到铺着草的地上。父亲听说我回来了,向我伸了伸手。我一看,那哪是手呀,那是人的细细的骨节包着一层皮而已,同死人的手骨已无两样,我看到这,“哇”地哭出了声:“爸爸……你怎么这样了呀,爸爸……”。

“孩子你回来了,我还怕……怕见不到你了……呜呜……”爸爸也哽咽起来,“孩子,你……你不该回来呀,不能……不能耽误上班呀。”

此时我扑在爸爸的身上,泪水怎么也止不住,一家人及我的两个叔叔都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父亲悠悠地说:“孩子,看样爸爸不能……不能陪你在城里住了……”

我听了,心里顿时特别难受,是啊,当时父亲说怕自己是累赘,会影响我找对象,其实我当时也不是没有这种顾虑的,所以也就没有太坚持,可这是父亲一生唯一的一点期盼呀,而今,这竟成了我一生永久的遗憾、永久的痛了。

我连忙说:“不,爸爸,等你好点我们全家都搬走,不,现在就搬,好吗?”父亲无力地摇了摇头。

到晚上十一点钟,父亲精神一下子好起来,并说想吃面条,叫妈妈给他做碗面吃,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回光反照。当时大家都说是给我回来冲喜冲好了。我也很高兴,陪父亲在那儿聊天,说了单位的一些事,说了在外出差的一些见闻。父亲听了也很高兴。听说我是正在外出差赶回来的,他心里很难受,说自己怎么还不死的呀,让孩子也好早点去上班。

我说:“爸你瞎说些什么呀,你好了我才能安心地上班呀。好了,你别说了,好好休息一下,啊?”

说完我也就在父亲旁边的床上躺了下来。

几分钟时间,只听父亲在那儿突然急促地喊了一声:“孩子他妈,快!我不行了。”

我连忙跳下床,母亲也连忙大哭了一声将父亲抱在怀里,我看到父亲头缓缓低了下去,身体也慢慢地僵硬。而在这一刻,我终于知道,我敬爱的父亲将永远离我而去了,带着那份眷恋,带着那份对亲人的爱,带着那一份永久的遗憾,永远地走了。从今后,那个爱我疼我关心我,为我哭,为我笑,为我自豪的父亲永远没有了。

“爸……”,这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竟成了父子间人鬼两界的最后悲鸣,爱好唢呐的父亲,只有在冥冥中遥听着世人给他的梵音了。从此后,冥曲轻弹,谁人能解对逝者的无限思念之情呀。

明天就是父亲十周年的忌日了,我又将再次来到那衰草坟冢旁,为父亲吹上他亲自教我的那曲凄凉的唢呐,也许能听懂的只有他那颗一直牵挂儿子的眷眷之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2
上小学二年级的一天,宋楚芬对我说∶〝你要是敢把梅子大院里那个老太婆的拐杖折断,我就送你一个洋娃娃。〞

宋楚芬是班上最有钱的小孩,她的房间 对于大多数小女孩来说,都是一个梦。梅子大院是离学校并不太远 的一个独门院子,里面有棵苍翠鲜活的梅子树以及吝啬得出名的老太太。

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因为即便这事情不由我来办,还有很多同学会经受不住她开出的一个又一个条件的诱惑。宋楚芬之所以先来找我,是因为她早就看出我是最需要一个洋娃娃的人。

其实,我真正需要的,除了洋娃娃,还有宋楚芬的友情。

下午放学后,我们依旧一大队人经过梅子大院,而那吝啬婆婆也照旧拄着拐杖站在门口,仿佛等待这什么。身后院子里的梅子树伸出头来,已经挂上果子了。

这个吝啬的婆婆,从来不许别人动那梅子树,宋楚芬就因为跑到她家想摘果子被撵了出来。实际上她也并不是弱不禁风需要拄着拐杖,只不过那是她死去的丈夫的遗物。

我们一行人走得近了,她冲我们笑了笑。我看见身边的宋楚芬也笑了,不过是很冷的笑,像九月的霜,宋楚芬说∶"去。"我闭着眼睛,呀呀叫着张牙舞爪地跑过去。吝啬婆婆伸出双臂,像怕我摔倒一般。我顺势抢过她的拐杖,跑回宋楚芬身边。宋楚芬这才露出真正的高兴劲,拍着小手欢快地叫着。其他人也跟着起哄,他们都在说∶"快折了,快折了....."

在伙伴们兴奋的叫声中,我折断了拐杖。眼角的余光让我看见吝啬婆婆的眼里分明闪出了什么,但我这时高举拐杖像英雄一样欢呼。宋楚芬从书包里把洋娃娃拿出来对我说∶"李玲,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紧紧地抱着洋娃娃。生怕失去这里的所有。

他们在河边玩了很久,才纷纷散去。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几近干涸的河道上。我知道,不会太久就会有个人来寻我。

父母离异后,我失去了几乎所有小女孩该得到的。所以,我放学后根本不是直接回家,而是和同学们在一起,直到最后一个伙伴散去。由于是中途转学来的,所以没有人知道我家住在哪里。我紧紧的抓着洋娃娃,宋楚芬的友情是我现在最不能失去的东西。

果然,身后响起一个温暖柔和的声音∶"玲玲,和奶奶回去吧。"

我回过头来。奶奶,也就是吝啬婆婆站在我身后。她没有打我,也没有责备我,只是收回我当宝剑耍了半天的两截拐杖,然后轻轻问我∶"玲玲,要不要奶奶背你回去?"

我着实是玩累了,静静地点头,然后将头放在奶奶的两块肩胛骨之间,安然睡去。

2

我并不恨奶奶,因为她是在我父母离异后唯一肯收留我的人。但我又实在说不出对她的感激和爱意。在八年前,她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只存在于照片和信件中。母亲谈起她时,也会说∶"你奶奶一点也不喜欢你,你小时候她都没什么照顾你,嫌你是个女孩呢。"

有宋楚芬、梅子大院和小河的这座城,并不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生在有机场的大城市,像母亲说的那样,我出生后是由外婆照顾的。后来爸爸说,奶奶并不是嫌我是女孩,而是要在家里照顾更重要的东西,那棵梅子树。

不过我喜欢奶奶背我。除了能闻到她头发上清馨的树叶与肥皂香味外,我还能看到她手臂上的刺青。刺青并不细致,好像是用钢笔画上去的,点了六个蓝色的墨团,还写了一个"梅"字。奶奶皮肤很白,也很松弛了,衬着刺青有些发乌,但这并不妨碍它对我有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只有趴在奶奶背上,我才能近距离的观察它,早熟的我给它编出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折断拐杖的第二天,宋楚芬下课后偷偷过来对我说∶"我昨天看到那吝啬婆婆背你了,她是你奶奶还是你外婆?"我大惊失色,生怕她后悔而收回洋娃娃,更怕失去她这个朋友。没想到她将声音压得更低地对我说∶"我不会告诉别人的,这是我们的秘密哦。"

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了。从那以后,我作为宋楚芬最好的朋友,几乎每天都和她在一起。我给她带奶奶做的千层糕,给她补习功课。上中学以后,我帮她给她喜欢的男孩递字条,陪她做家务。我就像影子一样,在阳光下永远配合着她。

从别人的嘴巴里,我知道了奶奶的故事--她那刺青还有梅树的故事。

奶奶是从山东逃荒到这里的,手背上的"梅"字和那些小团团,就是家人怕她走丢而刺下的印记。奶奶和家人在那兵荒马乱中走散了,她一个人来到这座小城。那时小城还是一个村子,奶奶晕倒在一户人家门口,那家人用树上结下的梅子救了奶奶的命。奶奶嫁给了他家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

多少年过去了,奶奶和梅子树都老了。她视这棵树为救命恩人,不许别人碰它分毫,连我也不例外。

奶奶还是会每天拄着修好的爷爷的拐杖在门口等我,我也从不直接回家。这一点直到我中考前才改变。由于整个城市只有一所高中,升学压力特别大,所以我每天都会早早回家,在灯光下刻苦攻读。宋楚芬玩的更疯了,因为她父亲早已跟那所学校的校长打过招呼,她上高中水到渠成。

3

我尽心尽力没日没夜地复习,连老师来家访时都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女孩。"实际上,我只想和宋楚芬在一个学校。

纵使这样,我还是落榜了。很多人为我惋惜,因为我只差两分。成绩单是直接寄到家里来的。那天我顺着河道走了很久。没有考上高中对很多孩子来说,是比死还难受的事情。

我就像当年被爸爸妈妈抛弃了一样,直到奶奶寻找我的声音顺着河道飘过来。奶奶说∶"玲玲,回家去啊。"她好像言语很匮乏,除了〝吃饭〞和〝回家〞就没有别的词语。

事实上,几天后当我出现在父母各自组成的新家庭里时,我仿佛变成了他们新伴侣和新子女眼中的敌人,而我只是个用旧的洋娃娃。

我对他们说,我的成绩虽然没过正式分数线,但过了调剂线,只要有两万块钱就能安稳地上高中。两万块钱啊,我明显感到他们的呼吸变得沉重。然后他们亲切地告诉我,现在很困难,拿不出钱来。他们甚至不让我住在他们家里,将我塞进了旅馆就匆匆离去。

我只有狼狈地回到那座小城,没有与任何人告别。父母的城市不属于我,我开始怀念奶奶院子中的梅字树,上面的果子都熟了。

4

我在小城的那条通向奶奶家的熟悉的街道上绕了三圈。那棵标志性的梅子树仿佛凭空消失了一样。失去了梅子树,每座小院看上去都那么相同。绕到第四圈,我突然听见宋楚芬的声音∶"李玲,你在找什么?"

她是我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因为不能跟她上同一所高中,让我感到生命中失去了最重要的意义。但我还是转过头去跟她说∶〝宋楚芬,我落榜了。〞宋楚芬笑起来还是那么可爱,她说∶〝我知道啊,我知道啊。不过你不是上了调剂线吗?〞

我摇摇头∶〝调剂线要拿两万块钱呐,我拿不出来。〞

宋楚芬笑得更欢了∶〝你拿不出来不要紧啊,我们家拿得出来啊。我爸爸已经给你把钱出了,你到时候可以和我一起去念书。〞

我霎时间感动得要哭,可她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全身冰凉。她嘟起小嘴说∶〝说起来你奶奶还挺奇怪的呢。我爸爸说要多给你们些钱,你奶奶死活不要,只要我们家好好对待那棵树。不过我看那破树也不值两万,要不是看这一大片地方只有你家的梅树能养活,我爸又迷信听风水先生说院子了要有棵梅树....李玲,你要好好谢谢我爸爸。〞

我声音有些打颤∶〝我奶奶把家里的树卖了?换我上学?〞我脑海中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翻来覆去想了无数遍,不能思考别的问题。

我没有理会身后宋楚芬的叫声,缓步走回奶奶家。院子里原来是梅子树的地方,现在只是一个大坑。奶奶坐在大坑边上,一点点地找着什么。她身边放着的一块白布上,稀稀疏疏有几根树断掉的根须。

她听见我进来,欢喜地说∶〝玲玲你回来了。你爸爸妈妈来电话,说是要两万块钱....玲玲,你可以上高中了。〞

我将头靠在她背上,眼泪顺着她的背流下来。她好像也哭了。

5

那棵梅树被移栽到宋楚芬家里后,就慢慢枯萎了,奶奶的身体也一天坏一天。

我上高中后,与宋楚芬形同陌路。我不知道应该感激她还是憎恨她,只是偶然经过她家,会数一数梅树上枯黄的叶子、干死的枝干又多了多少。

终于有一天,仿佛大厦将倾,奶奶先是病了,接着便去世了。爸爸来了,而妈妈没有来。我用白布给奶奶擦拭身体,她手臂上的〝梅〞字和那些小团团都看不太清楚了。

想到奶奶每次背我从河岸边走回来,看着这刺青,我都能安然睡着。原来奶奶的后背,才是全世界最安全可靠的地方啊!

我觉得挺好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1-11-01
试试看《阮玲玉独白》,我也学过一段时间的播音,觉得那个真的还不错。
不过,这个东西,最好还是依据自身的条件与适合的方向来决定。毕竟,文章本身没有好与不好的多大差距,能够驾驭好,演绎好的,才是好文章!
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音色与最为擅长的、最能驾驭好的来选择。
提个建议!加油!
第3个回答  2011-10-19
朱自清的《背影》最好啦
第4个回答  2011-10-19
那最好写人间大爱,道德模范之类的,有生活悲惨经历的,等等
可以参考报纸上的感人事迹,比如新闻联播里的,方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