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 老人的简历

其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外貌特征,生活习惯,感人事迹。

《青山不老》中老人是代喜增,具体质料如下:

代喜增(1899年~2005年,享年106岁),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镇大架山村村民。为了实现山清水秀的愿望,60年来,他用镐刨锹挖的方法,义务栽树百万余棵,绿化荒山40多公顷,2005年获由《老年日报》评选出的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提名奖。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当代作家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马永顺是一位坚持把命运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1941年进南岔林业局做劳工。1948年,九死一生的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由旧日的“臭苦力”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第一代林业工人。

马永顺,1914年出生,劳动模范。1937年到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那时还是日本鬼子统治时期,他受 马永顺(中)
尽了日本监工的折磨。东北解放后,他成为铁力林业局的林业工人。从原来的劳工,变成林业工人,身份的转变,让他欢欣鼓舞。马永顺是一位坚持把命运与大山紧紧连在一起的闻名遐迩的植树模范。1941年进南岔林业局做劳工。1948年,九死一生的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由旧日的“臭苦力”成为新中国的主人、第一代林业工人。1948年冬季,他手工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个人的伐木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业伐木之最。马永顺后来又致力于义务植树,带领全家人义务植树5万余棵,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1999年,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心脏病突发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去世,享年87岁。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06
姓名(代喜增),性别(男),年龄(81岁),住址(青山),外貌特征(瘦小),生活习惯(老人每天早晨抓吧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感人事件(坚持种树,15年老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第3个回答  2011-11-02
老人啊~~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刚教完。。六年级的。。。
《青山不老》取材于全国劳模马永顺的真实事迹。
老人叫代喜增。。。目前已死 是劳动模范。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第4个回答  2011-11-07
姓名(代喜增),性别(男),年龄(81岁),住址(青山),外貌特征(瘦小),生活习惯(老人每天早晨抓吧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感人事件(坚持种树,15年老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