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一个日军士兵武器的标准配置

如题所述

二战时期日军步兵配备的是有坂式步枪,即38大盖。38大盖的名字来源于该型步枪的大型防尘盖,有坂式步枪才是它的本名。该型步枪的全长1274MM,是二战各主要参战国的制式步枪中最长的。这恐怕还得从日本人的刺刀情结上解释,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接受的是武士道精神的教育,因此对于刺刀杀人也是有所训练,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军队的军刺长度都没有日本军队的长……此外还有有坂99式步枪和有坂式步枪的各种变形枪,如缩短长度后的有坂式马枪、TEAR伞兵步枪,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日本人不使用冲锋枪的原因,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因为日本军部上层人士的一句话:“百发一中的冲锋枪不如一发一中的步枪。”这句话让冲锋枪再也难以普及到日本军队中去。这也让日本军队在需要近距离作战的热带丛林和太平洋地区吃足了盟军自动武器的苦头。
此外,日军一些生化部队,尤其在关东军中还使用春田式防毒面具。这也算是当时军队的制式装备。当然这已经算是特种作战装备了~~~
火炮方面,日军的火炮口径实际上都很小,只是由于中国军队缺乏重型武器,所以才会觉得日军的火力凶猛。和西方国家军队相比,日军的轻型火炮根本就不算是炮;日军的中型火炮放到欧洲只能算是轻型火炮;而日军的重炮按照欧洲军队的标准至多只能算是中型火炮。而日军的装甲部队和意大利一样,车体设计不良,组装工艺落后,导致整车装甲强度极差,根本无法抵御盟军火炮的攻击。
此外,日军步兵的反坦克武器也相当匮乏,在缺少装甲部队的中国,日军的这一问题并未体现出来,然而当日军在太平洋的岛屿上面对美军的格兰特式中型坦克时,这一问题便暴露无遗,几乎所有的日军步兵所携带的迫击炮、掷弹筒、手雷都奈何不了格兰特的焊接车体,只好采用自杀攻击的方式来进行反坦克作战。
太平洋战争后期,守岛日军也装备过一部分的百式冲锋枪,这种冲锋枪类似于英国斯坦恩冲锋枪,采用横置弹匣设计,只不过弹匣本身带一些弯曲。但是由于耗弹量高,补给不易,加上本身产量稀少,以及日军的固有思想,因此在日军中并未得到多少好评。关东军对这种冲锋枪的评价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他们是被苏军的波波沙冲锋枪打的千疮百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4
各个时期日军步兵中队的基本武器配置是不同的。 一、火炮一般只配属到大队一级,一个大队配属一个55人的步兵炮小队,2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 重机枪也只配属到大队一级,每个大队配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 一个步兵中队的基本武器配置为: 9挺轻机枪; 9具掷弹筒; 110支以上的步枪。 二、日军步兵中队的编成: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中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第2个回答  2011-10-20
各个时期日军步兵中队的基本武器配置是不同的。

一、火炮一般只配属到大队一级,一个大队配属一个55人的步兵炮小队,2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

重机枪也只配属到大队一级,每个大队配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连部和3个机枪排,1个弹药排),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

一个步兵中队的基本武器配置为:

9挺轻机枪;

9具掷弹筒;

110支以上的步枪。
第3个回答  2011-10-20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
士兵:6.5毫米38年式友板步枪,30年式刺刀,11年式轻机枪(仿丹麦制,中国习惯就它歪把子)28式重机枪,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30年式钢盔等。至于防毒面具等就不列举了!

  将校:94式手枪,望远镜,军刀,地图囊,将校水壶。
第4个回答  2011-10-22
6.5毫米38年式友板步枪,30年式刺刀,11年式轻机枪(仿丹麦制,中国习惯就它歪把子)28式重机枪,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30年式钢盔等。至于防毒面具等就不列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