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尿床如何治疗

如题所述

       在小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自己是无法控制排便、排尿的,所以都需要穿着纸尿裤。而在孩子长大一些之后,便可以训练孩子控制排便、排尿了。通常在宝宝三岁的时候,就不会再尿床了。那么,小孩尿床怎么样治疗呢?如果孩子已经5岁了,依然有尿床的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这时候应该及时的为孩子进行治疗。不过治疗并不提倡使用药物,而是应该先从膀胱训练、就寝前水分控制开始,药物治疗需要放在第二位。在为孩子治疗尿床期间,生活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在白天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否则孩子感觉憋尿的时候就无法醒来。如果是晚上9点睡觉的话,在孩子入睡两小时之后,就需要将孩子叫醒去排尿。尿床的孩子一般都存在睡眠唤醒机制障碍,因此夜间一定要提醒孩子排尿。家长们还要从孩子的饮食入手,尽量别让孩子吃太过油腻的食物,也不宜给孩子吃冷冻食品。给宝宝准备的晚餐,要避免流体食物,比如稀饭、面汤等,而且晚上让孩子少喝水、饮料等,在饭菜里面少放一些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2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并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病,认为孩子是玩累了,喝水多了或者干活脆认为孩子懒,没有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并且由于长期照料患儿疲惫不堪而责备和打骂患者,实际上尿床主要是由于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不健全以及对有关神经支配不灵而引起的。
孩子3岁以前尿床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改善。对膀胱充盈的觉醒反应是一个随着年龄渐渐发育成熟的生理过程,一般来说,此过程的发育在幼儿2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至少近5岁时接近完善。
3岁以前该觉醒反应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当此生理过程建立并发育成熟后,膀胱充盈刺激可引起脑电波的改变,使深睡眠状态转入浅睡眠状态,不继续的刺激终致觉醒。因此,正常儿童即使在睡眠中也不会发生尿床 。
遗尿症患儿,此种发育迟缓或发生障碍。患儿在膀胱充盈时,不能把膀胱充盈的刺激这一信号像正常人一样传递给大脑皮质,致使膀胱充盈到一定限度后逼尿肌产生收缩,而患儿仍不觉醒,出现尿床。
1、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让小儿喝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
2、睡前别让小儿太兴奋:每天让小儿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3、白天别让小儿太疲劳: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能睡个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也不容易被父母唤醒。
4、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治疗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里容易发生尿床的时间,并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唤醒小儿起床排尿,使唤醒的铃声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夜里小儿能够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唤醒小儿起来撒尿一定要让其醒透,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净,否则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条件反射。
5、训练宝宝的膀胱功能:督促小儿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训练小儿适当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小儿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然后再把尿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6、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每天下午4点后让小儿少喝水,晚饭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7、小儿尿床,多些宽容:尿床后会使小儿害羞,畏缩,自卑。如果父母不顾及小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小儿更加紧张,委屈和忧郁,经常处于诚惶诚恐中,会导致症状加重。父母应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心理,能与医生积极配合。专家指出,对待尿床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8、努力找出尿床的因素:从治疗第一天起设置生活日程表,当小儿尿床时,努力找出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用日历每天记录,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或晚餐液体摄入量太多等,以控制小儿尿床的因素。
第2个回答  2018-11-22
小孩尿床是遗尿症,遗尿症的发生与孩子身体有直接关系,有的与小时候使用尿不湿时间过长,孩子排便习惯没养成有关系,也有的与孩子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差,身体各脏腑功能发育慢有关系,还有的与隐性脊柱裂,膀胱中枢神经感知尿意功能差,大脑分泌抗利尿激素水平差,遗传因素等等有关系,作为治疗遗尿症24年的主治医生,我建议最好是带孩子到遗尿症专科门诊看看,查明病因,针对性治疗一下,相信都是可以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