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如题所述

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

①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②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客观条件。

④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

扩展资料:


毛泽东主席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1
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是由城市转向农村。1927年,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严重影响,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2个回答  2011-10-21
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多数,所以中国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是农民问题,所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第3个回答  2011-10-21
原来是照搬苏联解放的例子,从城市开始然后再向农村进军。但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人口和收入都来自于农业,所以把重心转向到农村。实施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计划!
第4个回答  2011-10-21
农村包围城市,城市敌人势力太强,而农村革命基础较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