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

很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简称“朝鲜”(North Korea)。是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是朝鲜劳动党。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朝韩非军事区分隔,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接壤,西临渤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东临日本海。首都平壤。

朝鲜社会主义政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8年9月9日建立,领土面积122762平方公里,人口2515.5万(2015年)。朝鲜民族/韩民族为单一民族,通用朝鲜语。在军事上,强调以先军思想为指导强化国力。朝鲜现有约120万名军人,是全球武装部队第五多的国家。

朝鲜1958年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75年5月,成为“七十七国集团”正式成员国,同年8月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起加入了联合国。2000年7月,加入东盟地区论坛(ARF)。与163个国家(含欧盟)建立了外交关系。

朝鲜是由首任领导人金日成所提出的主体思想主导国家政策,由朝鲜劳动党一党执政。其政治经济体系则由先军政治所主导,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朝鲜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张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2017年11月2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朝鲜再次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

自然环境

编辑

区域位置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相邻。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3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8] 

地形地貌

平壤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朝鲜称之为“大同系”。平壤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7米。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面积950平方公里;顺安平原,面积为190平方公里。境内山峰(实为丘陵)主要有牡丹峰,高95米;烽火山,高196米;大城山之将帅峰,高270米;龙岳山,高292米。平壤市位于大同江下游,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大同江、普通江、南江、合掌江及上元江。岛屿有豆老岛,羊角岛。

气候特征

朝鲜属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2°C,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有结冰期。

行政区划

编辑

朝鲜地图

主词条:朝鲜行政区划

朝鲜划分为3个直辖市(即特别市)和9个道,分别为平壤市、开城市、罗先市和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两江道、咸镜南道、咸镜北道、江原道、黄海南道、黄海北道。朝鲜于1991年底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后改称罗先经济贸易区),

地域

道/直辖市

首府

面积

人口

平安(关西)地方

平壤特别市

平壤

1600平方公里

2700000人

平安北道

新义州市

12191平方公里

2410000人

平安南道

平城市

12330平方公里

3597557人

慈江道

江界市

16613平方公里

1147946人

新义州特别行政区

新义州市

132平方公里

349500人

咸镜(关南)地方

咸镜北道

清津市

咸镜南道

咸兴市

两江道

惠山市

14000平方公里

630000人

罗先直辖市

罗先市

黄海(海西)地方

黄海北道

沙里院市

黄海南道

海州市

开城特级市

开城特级市

开城工业地区

开城特级市

江原(岭西/岭东)地方

江原道 (北)

元山市

10600平方公里

1477582人

金刚山观光地区

金刚郡

国家象征

编辑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由蓝,红,蓝,三个长方形组成。蓝红之间由白条隔开。在红色宽条中的靠旗杆一侧有一白色圆地,内有一红色五角星。红色宽条象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的精神,白色象征朝鲜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蓝窄条象征团结、和平,红五角星象征革命传统。

国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徽

心图案是一座雄伟的大坝和一座发电站。连绵起伏的淡蓝色群山环抱着宁静的湖泊,蓝白色的湖水由水闸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大坝下耸立着高压输电塔架。正上方红色五角星金光四射,迸发出力量的焰火。国徽上的水电站代表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两侧由红色饰带束起的金色稻穗则代表农业和农民,山峦和湖泊象征朝鲜的“三千里锦绣江山”。

国歌

《爱国歌》,创作于1947年,作词朴世永,作曲金元均。

歌词:

看一轮旭日光芒,普照美丽富饶的土地矿藏,

祖国三千里江山如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歌

画,五千年历史悠长。

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培育着光荣人民成长,

让我们英勇保卫祖国,贡献出全部力量!

学白头山的英雄气概,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

为真理我们团结斗争,经风雨意志坚韧。

按人民心愿建设国家,力量无穷像海涛奔腾,

愿祖国永远光辉灿烂,永远繁荣昌盛.

国花

朝鲜杜鹃,朝鲜称为金达莱,学名迎红杜鹃。其寓意长久开放的花,象征长久的繁荣、喜悦、幸福。 

人口民族

编辑

截至2015年,朝鲜总人口25,155,000人。单一民族为朝鲜民族/韩民族,通用朝鲜语。

政治

编辑

宪法

1998年9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对于1972年颁布、1992年修订的宪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和补充。新宪法写入了拥戴已故国家主席金日成(1912—1994年)为 “永远的国家主席”的内容;政府改称内阁(原称政务院);改最高人民会议常设会议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删除“国家主席”一节,撤销原国家权力最高领导机构中央人民委员会;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国家主权的最高军事领导和全面管理国防的机关”。

机构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

    朝鲜平壤“4·25广场”的议事堂夜景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相当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相当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最高人民会议休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人民会议代表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2003年9月第十一届最高人民会议选出议员687名。会议由议长主持,现任议长崔泰福。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为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常任委员会委员长为金永南,2003年9月当选。

    朝鲜国防委员会

    朝鲜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和全面管理国防的机关,由最高人民会议选举产生,向最高人民会议负责,任期5年。国防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委员组成。委员长统率、指挥全国一切武装力量,并全面领导国防工作。

    内阁

    内阁,国家最高行政执行机关,每届任期5年。

    主要成员有:总理朴凤柱,副总理卢斗哲、金勇镇、李茂英、李铁万。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卢斗哲(兼)、化学工业相李茂英(兼)、农业相李铁万(兼)、外务相李洙墉、电力工业相金万寿、煤炭工业相文明学、金属工业相金勇光、铁道相全吉洙、陆海运相姜仲宽、采掘工业相李学哲、国家资源开发相李春三、原油工业相裴鹤、林业相韩龙国、原子能工业相李济善、电子工业相金载诚、递信相沈哲浩、建设建材工业相董正浩、国家建设监督相权成浩、食品日用品工业相赵永哲、水产相李赫、财政相崔光镇、劳动相郑永洙、贸易相李龙男、国家科技委员会委员长崔相健、国家科学院院长张哲、国土环境保护相金景俊、城市经营相姜永洙、收购粮政相文应祖、商业相金庆男、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普通教育相金升斗、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兼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相太亨彻、保健相江河国、文化相朴春男、体育相李宗茂、中央银行总裁金天钧、中央统计局长李胜虎、内阁事务长金英浩。

    ● 司法机构

    审判机关有最高裁判所、道(直辖市)裁判所、人民裁判所(基层法院)和特别裁判所。最高裁判所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所长由最高人民会议选举产生,任期5年。现任所长朴明哲,2014年4月任职。

    检察机关有最高检察所、道(直辖市)、市(区)、郡检察所和特别检察所。最高检察所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所长由最高人民会议任命,任期5年。现任所长张炳奎,2014年4月连任。

    政党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是朝鲜的执政党,前身为朝鲜共产党,成立于1945年10月10日,1946年8月28日与朝鲜新民党合并为朝鲜劳动党,1949年6月29日与南朝鲜劳动党合并。建党纪念日为1945年10月10日,现有党员400多万。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元帅,2012年4月被推举;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1998年任职,2013年3月,朝鲜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任命朴凤柱为总理。 [9] 

    朝鲜社会民主党

    原名朝鲜民主党,成立于1945年11月3日,由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中小企业家、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基督徒组成。1981年改称现名,党员3万多人。委员长金英大,1998年8月当选。 [9] 

    天道教青友党

    成立于1946年2月8日,主要由信奉天道教的农民组成。委员长柳美英,1993年7月当选。

    此外,朝鲜还有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9] 

    政要

    金正恩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朝鲜最高领导人,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2010年9月当选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2011年12月30日被推举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2012年4月11日,在朝鲜劳动党第4次代表会议上被推举为第一书记。4月13日,在朝最高人民会议第12届5次会议上被推举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7月17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2014年4月9日,在朝最高人民会议第13届1次会议上再次被推举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

    金永南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1928年生于平壤市。1961年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国际部副部长。1963年9月任外务省副相。1970年当选劳动党中央委员。1972年任党中央国际部部长。1974年被选为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1978年升任委员,1980年当选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局书记。1983年12月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1998年9月、2003年9月、2009年4月和2014年4月连续当选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2010年9月当选党中央政治局常委。

    经济

    编辑

    综述

    朝鲜人民生活图片

    1945年以前,朝鲜一直是以农业为主的典型农业生产国。1945年8月15日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后,经济发展逐渐向工业生产转移。1946年3月颁布土地改革法,8月实行产业国有化,1947~1948年实行了2个国民经济一年计划。在1950年代,朝鲜的工业快速发展,其总工业产出量在1953年至1960年间增长了39%,是为全球之冠。 [10]  同时,朝鲜也是继日本后的第二大东亚工业国。 [11]  1950~1953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朝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4~1956年朝鲜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57年实行第1个五年计划,并于1958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61年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第1个七年计划始于1967年,中间有1个六年过渡计划(1971~1976年),第二、第三个七年计划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12] 

    朝鲜战争之后,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朝鲜政治稳定,外交上和苏联、中国等国家结盟,经济发展较快,但70年代以后,民众生活水平逐渐与韩国产生落差。又由于朝鲜的经济是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环,结构单一,因此8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失利之后处境日益艰难。90年代,连年天灾,朝鲜经济陷入衰退,进入“苦难行军时期”。

    在此期间,朝鲜在逐步建立、充实工业生产基础的同时,注重发展社会主义民族经济,,积极推进发电厂(站)建设、企业改扩建工程,推进了沙里院钾肥联合企业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为在短期内解决住房问题, 平壤市大力建设统一大街, 在1990年一年内兴建了3万套现代化住宅;兴修了 2000公里水渠,把大同江和礼成江、鸭绿江和大宁江连成一个大灌溉网, 解决了西部产粮区农田的灌溉问题。

    1991年底,朝鲜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罗先特别市)。朝鲜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实现恢复性增长。 [12] 

    朝鲜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有工业占有绝对控制地位,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2009年12月1日开始使用的朝鲜纸币

    从2002年7月起,朝鲜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调整措施,并提出用现代技术革新经济,按照新环境、新气候的要求改善经济管理体制。先后对工资、物价、汇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并设立了开城工业区、金刚山旅游区等。这些措施,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朝鲜经济在近几年始终保持恢复性增长。

    2011年1月,朝鲜成立国家经济开发总局,并制定了“国家经济开发十年战略计划”。计划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电力、煤炭、石油、金属等基础工业及地区开发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框架,并“展示了在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前景”。

    2014年7月24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当天发布政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新设多个经济开发区。 [13] 

    根据政令,朝鲜将在平壤市设立尖端技术开发区,在黄海南道设立国际绿色示范区,在南浦市设立出口加工区,在平安南道设立工业开发区和农业开发区,在平安北道设立旅游开发区。政令还宣布将新义州市的“特殊经济区”更名为“新义州国际经济区”。各道(一级行政区划)成立的开发区内将行使朝鲜主权。 [13] 

    工农业

    重视发展冶金、电力、煤炭、铁路运输四大先行产业和采矿、机械、化工、轻工业,努力实现生产正常化、现代化。集中力量发展粮食生产,继续推行种子改良和二熟制,扩大土豆、大豆种植。粮食生产以水稻和玉米为主。

    工业

    工业还是现时朝鲜最主要产业,并以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为主除了少数容许外资的经济特区外,熙川市是本土国营工业重镇,其主要制品有机器制造、化学、采矿、冶金、纺织、食品加工。矿产有煤、钨、石墨、磷酸盐、铁、锰、铜、铅和锌。其中煤矿、钨矿、石墨较为丰富。同时朝鲜是全球最15大的产萤石国,也是12大的产铜国和产盐国。2003年,朝鲜公布电脑发展计划书,并计划在2023年成为全球主要的软件大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2
朝鲜: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
中文名称: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所属洲: 亚洲
首都: 平壤
主要城市: 惠山、江界、新义州、开城、咸兴
国庆日: 1948年9月9日
国歌: 《爱国歌》
官方语言: 朝鲜语
货币: 朝鲜圆(KPW)
时区: UTC+9
国家领袖: 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金永南
人口数量: 2400万(2008年)
人口密度: 190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 朝鲜族
主要宗教: 天道教、天主教、佛教、道教
国土面积: 120,540平方公里
水域率: 4.87%
GDP总计: 400亿美元(2007年)
人均GDP: 1,900美元(2007年)
国际电话区号: +850
国际域名缩写: .kp
道路通行: 靠右行驶
国花: 木兰花
国树: 青松
国家格言: 强盛大国(강성대국)
国名释意: 朝日鲜明之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21
朝鲜的百度百科,基本都有http://baike.baidu.com/view/6395.htm
第3个回答  2011-10-21
http://baike.baidu.com/view/6395.htm追问

可以把每项都说出来吗?可以加悬赏。

追答

百度搜就可以

比如百度搜:朝鲜风土人情

第4个回答  2018-04-10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半部。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相邻。朝鲜半岛三面环海,东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3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
地形地貌
平壤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形成于中生代侏罗纪的花岗岩和石灰岩地系,朝鲜称之为“大同系”。平壤地势较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7米。主要平原有平壤平原,面积950平方公里;顺安平原,面积为190平方公里。境内山峰(实为丘陵)主要有牡丹峰,高95米;烽火山,高196米;大城山之将帅峰,高270米;龙岳山,高292米。平壤市位于大同江下游,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有:大同江、普通江、南江、合掌江及上元江。岛屿有豆老岛,羊角岛。

气候特征
朝鲜属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12°C,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有结冰期。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朝鲜总人口25,155,000人。单一民族为朝鲜民族/韩民族,通用朝鲜语。
语言
朝鲜语:朝鲜半岛在20世纪前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15世纪李氏朝鲜世宗国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参考汉字外型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正式文字。谚文因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朝鲜人群中使用,而被两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谚文方逐步成为朝鲜族的主要书写工具。二战结束,朝韩分裂后,朝鲜彻底废除汉字在朝鲜文字中的使用,朝鲜语全部采用谚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国语纯化运动),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韩国的语言中10%左右是朝鲜语固有词,69%左右是汉语的变音,还有10%是英语的变音,剩下的则是其他语言的变音。韩语与朝鲜语略有不同。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北南语言也出现差异。
宗教
天道教是朝鲜出现的第一个新兴宗教,初名东学,后称天道教,其源概出于始祖“道虽天道,学则东学”一语。天道教是崔济愚于1860年创立的。19世纪60年代的朝鲜王朝处于西方势力的威胁之下,崔济愚担心朝鲜传统的宗教将被天主教代替,所以综合了传统宗教的重要的因素,创立了天道教。当时它与“西学”对照,被称为“东学”。1905年被第三代教主孙秉熙(1861年—1922年)改东学教为“天道教”(与“天主教”对),他说:“儒之伦理、佛之觉性、仙之养气,乃人性之自然品赋,天道之固有部分,吾道乃其无极大源也”。其本质仍是中华三教合一思想。
天道教作为独特的朝鲜宗教的一种,信仰地高神,强调信徒和神统一化(天道教的原理是,人与天道教的神乃是相同的,但人却不是天道教的神,人将天道教的神牢记在心,使之成为他的尊严的源泉,通过修炼,则可使自己与神合而为一。)并且基本上相信"治疗义礼"。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党中有天道教青友党,主要由信仰天道教的农民组成。
饮食

朝鲜族居住于北方,又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在朝鲜族传统饮食中,稻谷类和蔬菜为基本饮食,菜肴通常以辣为特征。在日常饮食中,一般以米饭为主食,以菜汤为副食,兼备各种风味小菜。朝鲜族历来以素食为主,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其饮食特点可以概括为辛辣、爽凉、清淡。
朝鲜族风味小菜很有特点,以腌、拌为主要形式,尤其著名的是腌小菜,这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朝鲜族很讲究腌,各家为腌小菜都备有大小不同的坛缸,腌菜有白菜、萝卜、缨菜、黄瓜、茄子、大头菜等,其中以辣白菜最为有名。每到秋季,朝鲜族妇女都会忙于腌白菜,这已成为朝鲜族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除了腌菜以外,拌菜也是朝鲜族喜欢的菜肴之一,其种类甚多。朝鲜族善于用各种山菜、海产品诸如桔梗、沙参、蕨菜、野芹菜、海白菜、海菠菜和小鱼、蛎贝类等做拌菜。这种生拌菜在酒席上颇受欢迎,特别是生拌牛肉、生拌牛百叶更是传统酒席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一般地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其中,狗肉汤很有特色。做汤时狗肉必须煮烂,吃时还要放点野香菜、辣椒油、花椒面、盐和酱油做的佐料等。盛夏喝一大碗狗肉汤,冒一身汗,就感觉全身舒服,精神爽快。狗肉汤滋补身体,驱热防暑,故有“三伏天喝狗肉汤,胜过人参鹿茸”之说,因而狗肉汤亦称“补身汤”。现在朝鲜族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吃狗肉汤,但吃狗肉有一禁忌,即逢年过节、操办婚丧事或搬家时不吃狗肉。
烤肉也是朝鲜族喜爱的一种美味佳肴。朝鲜族烤肉一般使用牛肉、猪肉等,尤其喜欢烤牛肉。除了烤牛肉,鱼片、鸡肉片等也可以烤着吃,如今烤肉店里还备有鱿鱼、明太鱼等海产品和土豆片等。
冷食类主食中,最受朝鲜族欢迎的食品当属冷面。冷面是用荞麦面、小麦面、淀粉等为料,用压面机(过去是木制压面机由人压)压成的。冷面非常讲究汤的味道,故有“十分汤,三分面”的说法。汤有肉汤、豆汁汤、泡菜汤等,最上等的冷面汤要算用野鸡或牛肉熬的汤。佐料有牛肉片或鸡肉丝、苹果片、鸡蛋丝、芝麻、香油、辣椒面、青酱、醋、味素等。冷面具有甜中带酸、香里透辣、凉爽开胃的特点,因此不分春夏秋冬,朝鲜族男女老少都爱吃。
在朝鲜族饮食中还有许多特别食品,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用米面做的各种糕类,其种类达30多种,主要在逢年过节或举行各种仪式时食用 。
服饰
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
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长袍当大衣穿,有单、夹、棉之分。特点是裤裆和裤腿都较宽,裤脚系布带,便于盘腿席坐;
妇女为短衣长裙,衣的长度刚能遮住乳房,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长及脚跟。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短衣,朝鲜语叫“则高利”,是一种斜领、无扣、以带打结、只遮盖到胸部的衣服;长裙,朝鲜语叫“契玛”,腰间有细褶,宽松飘逸。这种衣服大多用丝绸缝制,色彩十分鲜艳。
年轻女子一般爱穿筒裙、短裙,老年妇女常穿缠裙、长裙。冬天,中老年妇女在上衣外加穿棉(皮)坎肩。
朝鲜族服饰由于采用平面裁剪法,穿在身上,直线显得简洁明快,曲线则显得优雅而富于变化,完美地体现了服饰的直线美和曲线美。同时,朝鲜族服饰色彩的搭配遵循“阴阳五行”原理,利用服装的色彩和衣料的材质演绎不同风格,使比色搭配和近似色搭配相得益彰。但总体上以上衣用亮色、下衣用暗色最为古典。
朝鲜族传统服饰多沿用朝鲜李朝时期的民间服饰,是朝鲜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保留了朝鲜民间服饰的显著特点。此外,古代朝鲜的社会、文化、民俗等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因而大量借鉴了中原隋唐时期的服饰,这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