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考试题

如题所述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到括号中)(共42分)
1.下列物体不是声源的是 ( C )
A.飞行的蜜蜂 B.运转的马达
C.张紧的橡皮筋 D.演奏的手风琴
2.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人说话发出的声音是靠喉咙振动而产生的
D.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3.下列仪器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 B )
A.验钞机 B.夜视仪 C.荧光灯 D.三棱镜
4.“神六”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原因是 ( C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 ( B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不同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6.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 ( D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洗
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B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草丛中出现露水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8.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全部放热的是 ( D )
A.熔化、液化和升华 B.熔化、汽化和凝华
C.汽化、凝固和升华 D.凝固、液化和凝华
9.下表是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物质 水银 金 钢 萘 钨 酒精
熔点(℃) -39 1064 1515 80.5 3410 -117
沸点(℃) 357 2500 2750 218 5900 78
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电灯泡里的灯丝通常用钨制作,因为钨的熔点高
C.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40℃气温
D.表中物质的沸点都可用水银温度计测得
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D )
A.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冲击礁石发出的声音
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11.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其中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 D )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12.城市噪声控制是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加强城市噪声的监测和管理。下列哪一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B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
13.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哪一措施 ( A )C
A.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
B.利用电风扇猛烈地吹
C.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
D.打开室内冰箱门以降低温度
14.百米赛跑时,如果计时裁判员是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测得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的要 ( B )A
A.好一些 B.差一些
C.与看到枪冒烟时开始计时所测得的成绩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29分)
1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音色______,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空气_____传播的。
16.如图所示,从物理学角度看,(a)图是__乐音______的波形图,(b)图是___噪声_________的波形图(选填“乐音”或“噪声”)。

17.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___响度__________;而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乙图所示的标牌,它的意思是__请勿鸣笛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

18.比较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不同点:
(1)第一个温度计没有C形缩口 ;
(2)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
(3) 两个温度计的分度值不同 。

19.北方冬天为了使菜不被冻坏,往往在菜窖里放入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_汽化 凝固_______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___放_____热的原理。(选填“吸”或“放”)
20.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生活、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___热___电_____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太阳__化学_____能。
21.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这是沥青在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___非晶体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今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汽化___升华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处水蒸气就___凝华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液化____熔化__成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很多宾馆里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请你说出它很快把手烘干的两个理由:水蒸发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一现象说明了_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___红_______、___绿_____ 和___蓝_________。
25.白光透过绿色玻璃后如果照射到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绿____色;如果照射到小白兔上,小白兔的身体呈___绿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黑______色。
26.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汽化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压缩体积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
27.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这时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任何声音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放在玻璃罩内的小电铃的声音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3)此实验说明了_真空中不能传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温度时,发现温度计放在__红光________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____红外线______________,这种光的主要特性是___产生热_____效应。探究时,将温度计玻璃泡涂黑的作用是 降低温度

29.如图A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___一_____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果第二次划齿的力量较大,___二____次发出的声音较响。如图B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_梳齿的疏密度____乙___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30.阅读下列短文要求从中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短语或句子,并说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小林中午放学了,天气非常炎热,小林在路边买了一支冰棍,打开包装纸,冰棍上冒着白气,吃了冰棍以后,哇!凉快多了。他边走边唱,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香味,原来妈妈正在做油炸鸡大腿,一不小心,滚开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后,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并溅起油来……
句子或短语1:______冒着白气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汽化现象________________
句子或短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沸腾时的不同深度A、B处气泡的大小(2)图中所示的温度是__92_____℃。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该同学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
A.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能总结的结论有:①____该实验中水的最高沸点为9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数据的最低温度为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为了缩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可以用温水进行加热;用火力更强的酒精灯

(5)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
靠近壶嘴的温度比和壶嘴有一定距离的温度高一些,所以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到“白气”

32.下表是某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48 48 51 54 57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右边图中完成海波的熔化曲线。
(2)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海波属于____非晶体_____晶体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48____℃;
②在0min~8min的时间内海波所处状态为____固______态,这个过程是____放热__吸热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
③在8min~10min是海波的__熔化______过程,此过程是____放热___吸热___过程(填“吸热”或“放热”),海波处于____固液并存_____________状态;
④从第__11_____min开始海波的温度又继续上升,此时海波所处的状态为__液_____态。
3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高低,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
D.液体的种类。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_____C___A_(选填“A”、“B”、“C”或“D”)。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
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中的酒精和乙醚,把两只烧杯都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倍中酒精和乙醚的多少。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9分)
3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1530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请你再列举二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答:(1)不能,因为超声波高于20000Hz
(2)海洋的深度为1530米 海洋的深度为3060米
(3)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4)B超,超声波测速仪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C A B C B D B D B D D B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
15.音色;空气 16.乐音;噪声 17.响度;禁止鸣笛;
18.(1)测量范围不同;(2)分度值不同;(3)构造不同(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19.凝固;放 20.电;化学 21.熔化;非晶体 22.升华;凝华;熔化 23.①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手上水蒸发加快;②吹出的风使空气流动加快,使手上水蒸发加快 24.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红光;绿光;蓝光 25.绿;绿;黑 26.汽化;压缩体积
三、实验与探究题(3分+4分+3分+4分+9分+11分+6分,共40分)
27.电铃声逐渐变小;电铃声逐渐变大;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每空1分)
28.红光,红外线,热,增加温度计的灵敏度(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29.一,二,乙(每空1分)
30.炎热,温度高;冒白气,水蒸气发生液化;凉快多了,冰棍熔化吸热;边走边唱或产生了剧烈的响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每空1分)
31.(1)略;(2)92;(3)①水的沸点是98℃;②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需要吸热;5~9min内水的温度不变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4)给烧杯加盖子;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加大火力(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5)靠近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不易液化(画图2分,每空1分,(4)、(5)问各2分)
32.(1)略;(2)①晶体,48;②固态,吸热;③熔化,吸热,固液共存;④10,液。 (图2分,每空1分)
33.(1)A,(2)略。 (第(1)问2分,第(2)问4分)
四、计算与应用题(9分)
34.(1)不能,因为频率超过20000Hz;(2)3060米;(3)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B超,超声清洗器。(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得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3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关于声的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源一定在振动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生 D. 不振动的物体也有可能发声
2.下列措施中哪些是通过控制噪声声源来减少噪声的:

3.路旁电话亭大都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这主要是因为:
A. 能较好的吸收声音 B. 能较好的反射声音 C. 不能传播声音 D. 能较好地透过声音
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发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2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5.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A. 30分贝 B. 50分贝 C. 90分贝 D. 70分贝
6.下列4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响度大的是:
A. (1)(3) B. (2)(4) C. (1)(2) D. (3)(4)
7.下面现象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医生利用超声波破碎人体内结石 B. 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内部探伤
C.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 D. 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
8.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9.关于次声波、可听声、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次声波最快 B. 可听声最快 C. 超声波最快 D. 一样快
10.打开锅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白汽”从热锅中冒出来,关于“白汽”是什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水珠 B. 水蒸气 C.热气 D. 小冰晶
11.先轻敲一个大钟,再用力敲这个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
12.用一支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A.16.2℃ B.18.1℃ C.19℃ D.2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的表面一定会出现中国宇航员的身影。设想一下未来的情形:两个登月宇航员要靠无线电交谈,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 而不能传声。
14.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能表明: 小球的作用是 。
15. 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是伽利略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上图所示即为伽利略的气体温度计,当发现其液面由A上升到B时,则表明气温在 。
16.如果对烧开的水继续加热,水会 热(填“吸”或“放”),此时,水的温度 。
17.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台下观众听到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18.声音在介质中是通过 的形式传播.成语“掩耳盗铃”说的是噪声在 处减弱,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
19.规格相同的饮料瓶中装有不同深度的水,当你用同样大小的力分别对着瓶口吹气时,你会听到它们发出不同 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0.蝙蝠采用发出 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它发出的声音人 听到(填“能”或“不能”)。
21.在下列物质中(1)铁块 (2)松香 (3)食盐 (4)蜡烛 (5)海波 (6)食糖。属于晶体的物质是(填序号): 。
22.冰的熔点为 ℃,一大块冰的熔点 一小块冰的熔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3.在两个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2s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又经1s听到第二声枪响,则山谷的宽度为 m。
三.解答题
24.(5分)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之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 和 .如下图,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的示数为 ℃。
25.(4分) 查熔点表,确定下列物质在下列温度时的状态(通常情况下) .
(1)-115℃的酒精是 态;
(2)700℃的铅是 态;
(3)-39℃的水银可能是 或 .

26.(2分)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这一实验说明
27.(3分)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28.(4分)在上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29.(3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罩敲响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答:
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可以说明什么问题?答:
30.(3分)如图所示是根据“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数据绘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沸腾过程是从第 分钟至第 分钟;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
31.(5分)(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中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白汽”产生时会 热(填“吸”或“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是
32.(2分)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33.(2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
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 (熔化
/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
形成的。
34.(3分)如图6是水沸腾时观察到的实验情景,本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则此实验环境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5.(4分)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而
大量的热,使 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36.(2分)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 (选填“热量”或“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37.(2分)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 (填一物态变化)吸收人体的 。
38.(2分)福建省气象台每天发布全省天气预报,右表中列出的是2008年
6月5日某两个城市的气温情况,其中一个是沿海城市厦门,另一个是内
陆城市三明,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城市B是 。你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2分)
39.(3分)图4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 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
40.(4分)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1)如果实际气温为20℃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实际温度?

41.(3分)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鸣笛2s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多远(声速是340m/s)?
第2个回答  2011-11-06
离问题结束还有 7 天 18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