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人格的培养感悟

如题所述

“规矩”一词,自古有之,古代先哲们曾对此提出过精辟的见解。韩非子指出:“万物莫不有规矩”,就是说任何事或任何人都要守规则、讲礼法、正品行。守规矩,反映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性格特征,更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培养规矩意识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多么重要。培养规矩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

一些人之所以能够一路顺风顺水,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勤奋,也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 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分寸。

周国平先生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有分寸感的人,说话得体,做事留有余地,让人感到亲切但又不失尊重,自在却又并不疏远,达到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境界。

规矩,是一种教养,生活中,有很多不成文的规矩,都是生活小细节,说是规矩,却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看电影请保持安静,手机也保持 静音和安静 。

在宿舍或公共场合、公交车上,看视频、听音乐和玩游戏等,请戴上耳机!

在地铁上,不要一个人靠着扶栏,请给别人的手留个位置。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有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

守规矩是最基本的教养。

规矩,是一种原则严遵曾言:“心如规矩,志如尺衡,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一个人有原则,有规矩,才能内心方正平静。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一个人在得意时,坚守原则可能是名誉使然,但他在失意时依旧坚守原则,那就是真正的善良。原则不是不通人情,也不是对外界的敌意,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规范。守得住原则,才守得住那份心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可见规矩的极端重要性。规矩即是需全体人都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不得超越 规矩 这条红线。

然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按规矩办事,特别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守规矩的往往是那些手中实权的各级官员,他们因为有特殊能力,能把方的变的圆的,把错的变成对的,把黑的变成白的,颠倒是非曲直,这其中肯定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巨大的关系网,所谓的 社会潜规则 ,人民群众最深恶痛绝,对社会的危害也相当的大,如当年安徽副省长兼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竟然不理火烧眉毛的群体性事件,谎称在开会后干脆关闭手机,实际上是跟情妇在一起。一些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隐瞒重大情况,直到腐败案发,才发现家有巨资、自己是 裸官 、私人护照好几本、子女经商办企业搞违法行为等等。追溯这些问题的源头,还是这些领导干部从一开始就没有规矩,正所谓无组织无纪律。还有的人是领导的亲属子女、身边人,这些人往往能量极大,所到之处可谓所向披靡,谁也不敢得罪。得罪了,他们就在领导那里打个小报告。同流了,被寻租的也能借权力开辟更多财源。因此,拿地拿项目,影响地方决策,说情打招呼,凡此种种可谓上下其手、左右逢源、互通款曲、大捞横财,有的甚至是领导默许或授意。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冤假错案、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现象,皆由此而起。要说规矩,管好身边的人,是很重要的一条。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昨天和几个朋友出去,和他们聊天,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虽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但运用家庭教育知识很完美。

首先在强调孩子独立方面,从4岁就开始让孩子自己洗袜子、内衣,大人从不包办,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他说,爱孩子但不能溺爱,不能没有限制的爱,爱过头了就会使孩子无能,过早的剥夺了孩子尝试的机会,抹杀了孩子探索的权利,将会让孩子过早的将自己的福报用完,长大以后没法融入社会,没法好好的工作,让孩子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没有价值感的人,结果好点,孩子一辈子可能处于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中,次之,一直父母身上榨取所需的一切,靠父母生活,一旦父母供给不上会造成对父母的不孝,现在许多败家子都属于这一种类型,再者,生活无保障,就会走捷径,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使自己走上不归之路。

小道理引出大道理,大道至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