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彼岸花的传说或故事

如题所述

曼珠沙华-彼岸花的故事(凄美)
彼岸花,
开彼岸,
花开不见叶,
见叶不开花,
花叶不相见,
生生相错。
—— 题记

他们都说,你我永不相见,生生相错,却不知,这是你我永生的相守。
我们曾是三生石上的旧精魂,千年相伴,看尽人间尘缘,悲欢离合,生死轮回。那日,佛说你们需入红尘。我向佛问我们的姻缘,佛闭目,“一生只得一面之缘。”
我问佛:
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
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
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
前世一千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
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爱。
可是当真?
佛笑而不语。
我落于忘川彼岸,生在三途河畔,这里阴郁而凄冷。只有一座桥,和桥上那个年年岁岁都守着一锅汤的老人。形形色色的人从我身边走过,走上那桥,喝下那碗中的汤,又匆匆走下桥去。
一些人走过的时候,我会听到缠绵的呜咽,生生世世的承诺,我恻然,而那桥上的老人却似什么也听不到,依旧平常的乘着汤,送于上桥的人。
日子久了,我才知道这桥叫做奈何桥,这老人,唤做孟婆。
我问孟婆,那响起的是什么声音?孟婆说,那是铭心刻骨的爱,铭心刻骨的恨,是人世间最没用的旦旦信誓。
原来,孟婆那碗中的汤,叫做孟婆汤,是可以忘记前世的,上桥的人喝下去,便会将这时间一切的恩怨情愁统统忘记……然后等待下一次的轮回。
我问孟婆,他是不是也会忘了我?孟婆不语。
我问孟婆,我什么时候会开花。孟婆说,到了开花之时便会开了。
我盼望着花开,盼望绽放最美的容颜,盼望着和他一生一次的想见。
孟婆看着我,叹一声,又要是秋彼岸了!
我疑惑。
于是,我知道了,春分前后三天叫做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做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
秋彼岸初来的时候,我惊异的发现自己绽放出白色的花朵,如霜,似雪,扑满了整个三途河岸。
孟婆说,有了彼岸花,这黄泉接引路不再孤单了。
彼岸花?她说的是我么?不,我叫曼珠,不叫彼岸。
一年一年,我在每个秋彼岸的时候准时绽开,一片片的。我终没有看到他来。
他终究还是来了,在我还没来得及绽放的时候,匆匆的来了。匆匆从我身边走过,我拼命的叫他,沙华!沙华!
他似全然失去听觉,就这样匆匆走过,让我连他青衫的角也触碰不到。
我哭泣。孟婆冷冷的说,他不叫沙华!
不,他是我的沙华,三生石上的沙华。
在泪再也无法流出的时候,我开始沉默。
每年秋彼岸的时候,我依旧静默的开放,送过一个一个来来去去的亡魂。
一千年里,我看着他在我身边匆匆的过,没有停留,也没有看我一眼。这一千年里,他却从没在我盛开的时候到来。
又一千年的时间在一开一落中开始,又走向结束,他变幻着身姿走上奈何桥,端起孟婆的汤。我的泪,流了又流,我的心,碎了又碎,我呼唤他:沙华,我是你的曼珠,你不记得了么?!
终于,在一个秋彼岸的时候,在我绽放了白色的花朵的时候,他来了,带着满身的风尘,一脸的憔悴,来到我的身边。我曾以为他又会匆匆的过,匆匆的喝下那让他把我越忘越远的孟婆汤。然而,他走过我身边的时候,竟然放慢了脚步,转过头来看了我一眼。
只那一望,心中干涸的泪又如泉水般涌出;只那一望,便将心中数千年的积郁化作泪水;只那一望,万般的幽怨都如云散。
那个秋彼岸的时候,我开得格外鲜纯。
又是数千年的等待,数千年的一年一见,他每次回头的一望,都让我心里裂开一道深深的痕,一年一年……
不记得这是多少个千年的相遇了,他突然停在我的面前,喃喃自语,似曾相识,似曾相识……。
我惊异,心在那一颗彻底碎裂了,白色的花,在那个瞬间惨然的变成红色,如火,如荼,如血……
他受惊般的退上桥去,孟婆汤从他颤抖手中的碗里洒出……
从此,在秋彼岸的时候,忘川里便开满血色的花,夺目、绚丽而妖异。
他又在花开的时候来了,在我身边徘徊着,徘徊着,在走上桥头的那一刻,竟然回头,嘴里喃喃,曼珠?曼珠?
我已无泪了。
孟婆长叹一声,这是这近万年来,我听到的唯一一声叹息。
至此,人们都说,在秋彼岸的时候,忘川的三途河畔,会绽放一种妖异的血色花朵,花香有魔力,可以唤起人对生前的回忆,这花,叫做彼岸花。
千次的回眸、擦肩、相逢、相识、相知,佛语都一一成了现实,于是我平静的开,平静的落,平静的等待千年之后的爱。
爱来的很平静,却很震撼,他蹲下身来,亲吻着我的脸,轻轻的说,曼珠,我不会再忘记你,我要你陪在我身边。
我恍然的望着他,难道他不记得佛说,我们只有一生一次的相见么?
他笑着看我,波澜不惊的采下一株花藏在袖中走上桥去,我看到他微笑的看我慢慢的喝下汤去。
孟婆的脸上闪过一丝奇异的笑。
佛说我们违背了天意,从此永生永世不得相见。他却在笑,笑得很舒心。
于是他化作我茎上的叶,叶落方可花开,花开叶已落尽。
他说,我们不要一生一次的相见,我们不要陌路相忘。这是我们永生永世的相守,不再分离,不再忘记!
于是,佛经说: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于是,彼岸花在佛语里有了另一个名字:曼珠沙华。
开到荼蘼花事了,永世相守孟婆桥

参考资料:http://forgetlove.ttsite.com/index.ph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9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城市的边缘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华,也就是曼珠沙华。它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自己前世的事情。

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沙华。

他们守候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花开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没有花。

他们疯狂地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

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色衬托着,开得格外妖冶美丽。

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曼珠和沙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也不能在一起,生生世世在人间受到磨难。

从那以后,蔓珠沙华又叫做彼岸花,意思是开放在天国的花,花的形状像一只只在向天堂祈祷的手掌,可是再也没有在城市出现过。

这种花是开在黄泉路上的,曼珠和沙华每一次转世在黄泉路上闻到彼岸花的香味就能想起前世的自己,然后发誓不分开,在下一世再跌入诅咒的轮回。

彼岸华的花语是 哀伤的回忆 ……

还有一个传说彼岸花里蕴藏着一个悲伤的灵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美后是一个唯美悲伤的故事.他期待重生,与相爱的人白头到老.
彼岸花--一中在黄泉路上开的花,必须要用世界上最纯净的水和最相爱的恋人的鲜血浇灌,才会开出真正的彼岸花,真正的彼岸花里住着撒旦的灵魂,因为撒旦为自己的爱人留下了眼泪,所以他等于背叛了魔族,被封印在花里.真正的彼岸花开时,就是撒旦复活之时.
花开,复活,寻找真爱。
第2个回答  2021-01-05

传说盛开在阴阳两界的彼岸花,如此漂亮,关于它的传说你知道多少?

第3个回答  2007-08-19
沧月写的彼岸花嘛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彼岸花
彼岸花的中文正式名称为“红花石蒜”,有曼珠沙华、蟑螂花、龙爪花、老鸦蒜、蒜头草、幽灵花、地狱花、舍子花、山乌毒、平地一声雷等十多个别名。英文名clusteramaryllis等,学名Lycorisradiata,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长江流域。目前广泛分布于东亚各地。
鳞茎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夏秋之交,花茎破土而出,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至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由于花和叶子不能见面的特性,石蒜有被称为“无情无义”的花。

形态习性

野生品种生长于阴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因此耐寒性强,喜阴,能忍受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喜湿润,也耐干旱,习惯于偏酸性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最好。有夏季休眠习性。球根含有生物碱利克林毒,可引致呕吐、痉挛等症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可用于镇静、抑制药物代谢及抗癌作用。

石蒜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在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分布,我国在宋代就有其记载,还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虽观赏性较强,但根茎有毒,不可随意食用。

从石蒜的根茎中提取“加兰他敏”可用以治疗小儿麻痹症,国外已开始利用,我国专家也在深入开展研究,开发药物造福人类。

由于石蒜往往盛开在墓地附近,色泽鲜红似血,花期又近秋分(日本的祭礼节日),加之石蒜叶落花开,花落叶发,永不相见,因此在日本传说中,此花便带上了死亡和分离的不祥色彩,较常用于丧礼。然而在中国并无此种说法,石蒜反因其鲜艳色彩而成为常见的喜庆用花。

石蒜的黑色花球极易养活,保持湿润一年都不会死。此花多用于别墅花园种植,一般成百上千只一起种,秋季会大批开放,景观效果极佳。此外,由于石蒜的根茎与水仙十分相似,有些黑心花贩会用它冒充水仙来卖,所以买花时要仔细甄别。

石蒜观赏胜地主要有云南大理、丽江,台湾太鲁阁、马祖,日本日高等地。

园艺栽培

红花石蒜是东亚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冬赏其叶,秋赏其花。一般在开花后分球栽培为宜,栽培时施以足够基肥,以土盖没球茎,浇透水即可。

医药用途

根据中医典籍记载,红花石蒜鳞茎性温,味辛、苦,有毒,入药有催吐、祛痰、消肿、止痛、解毒之效。但如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有生命危险。

根据药理学研究,红花石蒜鳞茎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各种石蒜碱和加兰他敏。石蒜碱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热、镇静及催吐,对阿米巴痢疾亦有疗效。加兰他敏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脊髓灰质炎等中枢性麻痹疾病引起的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目前这些成分均已可以以商业规模提取。

传说

引魂之花—彼岸花

彼岸花,恶魔的温柔。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被众魔遣回,但仍徘徊于黄泉路上,众魔不忍,遂同意让她开在此路上,给离开人界的魂们一个指引与安慰。

此花一名曼珠沙华,红色花又名彼岸花,也称为 Red Spider Lily。人称“草莫见花莫见”。在日本被称作マンジュシャゲ,发音是曼珠沙华,花语是“分离/ 伤心/不吉祥”。原产地就是中国和日本,日本最多。

相传此花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在黄泉路上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彼岸花属于石蒜科(Lycoris Herb),属名是希腊神话中女海神的名字。因为石蒜类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总梗)开花,花末期或花谢后出叶;还有另一些种类是先抽叶,在叶枯以后抽葶开花,,所以彼岸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因此才有“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的说法。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长叶子,秋天立起开花,冬天叶子又慢慢退去,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轮回而花叶永不相见,也有着永远无法相会的悲恋之意。

在民间,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

而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一到秋天,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

曼珠沙华这个名字出自梵语「摩诃曼珠沙华」,原意为天上之花,大红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佛典中也说曼珠沙华(曼殊沙华)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佛家语,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佛经》

曼珠沙华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或者是因为它深艳鲜红的色泽让人联想到血,也或者是因为它的鳞茎含有剧毒,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与“疯狂、血腥”之类的概念相联系起来的。在炎之蜃气楼的邂逅篇《真皓き残响》中,桑原水菜笔下写到景虎自杀的瞬间,看到喷出的鲜血如同盛放成群的彼岸花。

佛曰
梵语波罗蜜
此云到彼岸
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
如水有波浪
即名为此岸
离境无生灭
如水常流通
即名为彼岸
有生有死的境界
谓之此岸
超脱生死的境界
谓之彼岸
是涅盘的彼岸

佛说彼岸
无生无死
无若无悲
无欲无求
是个忘记一切悲苦的及乐世界
而有种花
超出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之中
生于弱水彼岸
无茎无叶
绚灿绯红
佛说那是彼岸花

彼岸花开

花开彼岸时,
只一团火红;
花开无叶,
叶生无花;
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
独自彼岸路。

彼岸花 永远在彼岸悠然绽放
此岸心 唯有在此岸兀自彷徨
多少烟花事 尽付风雨间
多少尘间梦 尽随水东转
看见的熄灭了 消失的记住了
开到荼靡,花事了……
留下的记忆不过是一地花瓣……
风吹走了,就没有了……

那一夜
梦中相会
你是白色无根莲
我是红色彼岸花
你苍白如雪
我妖红似血

你落落于天山镜池水沄沄
我寞寞在幽冥黄泉路漫漫
那一刻
爱上你
命里劫数
无路可逃
无所可逃
我会一直等
三千日斗转星移
你终于老去
我依旧沦陷

你来到渡口
前方暗河黑水潺湲
投以我浅浅一笑
孟婆汤碗已空

你踏上奈何桥
心静如水
心沉如石
我合上乱花枝
心痛破碎
心死无望
我脉脉花香的缠绵
抵不过苦涩寡汤的忘却
我还活着
没有灵魂只有肉体
却坚持爱你

那一刻 爱上你
命里劫数
无路可逃
无所可逃
我会一直等
三千日斗转星移
你终老去
我依旧沦陷

注:

三途河,也叫做“三途川”。传说中,“三途河”是生界与死界的分界线。因为水流会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而分成缓慢、普通和急速三种,故被称为"三途"。
就像生与死只有轮回可以跨越一样,渡过“三途河”的方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三途河”上的渡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然而渡船是要付船费的,没有路费的灵魂将不能登上渡船,就算登上了,也会被船夫丢进“三途河”。那些无法渡河的灵魂在轮回欲望的驱使之下,会涉水渡河,但是“三途河”的河水不但没有浮力,而且还具有能够腐蚀灵魂的剧毒。那些下水的灵魂将永远没有上岸的机会了,只能变成“三途河”里的水鬼。永远无法转生的痛苦和彻骨冰冷的河水使那些水鬼对其它还有轮回希望的灵魂产生了妒忌。只要有灵魂落水,他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其拉入河底也变成和他们一样的水鬼。
花语
日本花语:“悲伤回忆”
朝鲜花语:“相互思念”
中国花语:“优美纯洁”

相关音乐介绍:

曲名:彼岸花
作曲:王菲
作词:林夕
编曲:张亚东
出处:专辑《寓言》
演唱:王菲

歌词:
看见的熄灭了
消失的记住了
我站在海角天涯
听见土壤萌芽
等待昙花再开
把芬芳留给年华
彼岸没有灯塔
我依然张望着
天黑刷白了头发
紧握着我火把
他来我对自己说
我不害怕
我很爱他

歌曲赏析:

《彼岸花》,王菲巅峰时期的代表作。
歌曲中冗长的前奏,迷离而妖绕,是心痛的绝望,残酷但美丽着。
林夕写的词,很简单,却很有深度。
彼岸花是没有彼岸的守候,凄楚的女子假装幸福的守候。
即使天黑刷白了头发,也要为他掌亮回家的火把,
只要他知道她依然在为他守候。这彼岸其实是永远达到不了的距离……

曼珠沙华又称彼岸花,传说中的彼岸花常年生长在荒岭野冢之间,轰华灿烂却孤冷僻孤寂,透着无限的悲凉。
一花,开到荼糜花事了,乃长叶子,虽修得同根,终其一身,花与叶永无缘相见,生生相错,故得名彼岸花。
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春分前后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坟的日子。
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非常准时,所以才叫彼岸花吧。
彼岸花,花开开彼岸。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
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
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 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 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狱。
学名石蒜花,中文译名叫曼珠沙华,或称彼岸花.
其实彼岸花应该是专指红花石蒜,而红花石蒜又称龙爪花,
是一种球茎植物,球茎的外形有点象水仙,
花则是一支空空的茎顶端生出花,亚洲很多地方都有,
只是好像日本地区比较常见红色品种的.
而且因为这种花有种特殊味道,有点象大蒜,
所以昆虫和老鼠之类的不喜欢靠近它,
颜色有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
石蒜花的花茎空空的,没有叶子,却开出血红的花来.
虽然恐怖,但也让人浮想联翩.
它生长的地方大多在田间小道,河边步道和墓地,
所以别名也叫做死人花。
一到秋天,就绽放出妖异浓艳得近于红黑色的花朵,
整片的彼岸花看上去便是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如荼。
曼珠沙华的美,是妖异、灾难、死亡与分离的不祥之美。
或者是因为它深艳鲜红的色泽让人联想到血,
也或者是因为它的鳞茎含有剧毒,
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它的形象通常是与“疯狂、血腥”之类的概念相联系起来的。

文学作品:

书 名:《彼岸花》
作 者:安妮宝贝 著
出 版 社:南海出版公司
I S B N :7544219577
书籍类型:中国文学-小说
出版时间:2001-09-01
定价:20元

本书是安妮宝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乔和南生都是刚出道不久,带着浓厚学生味。书中以他们为主线,辗转于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生活、工作、爱情,复杂多变,他们的命运也一样。本小说语言质朴,故事生动,不妨一阅。

目录:
Side A 乔
一 咖啡店里邂逅小至 二 音像店男人 三 森的一块硬币
Side B 南生
一 山顶上的女孩 二 林和平 三 童贞的过往 四 南方爱情 五 流离 六 除夕
Side C 散场了
一 一个人的生活 二 某种结束 三 去往别处的路途

安妮又出新书了,《彼岸花》,中午的时候去书店看书,在畅销书的那一栏看到了它,虽然囊中羞涩,但我却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因为觉得自己会喜欢,所以买的时候有从容的心情。

喜欢书的封面及插页,是属于安妮自己的图片,我喜欢。有点模糊的人群,清晰异常的景物,从那里面,我看到了人性,模糊而且冲动,溃乏而且疼痛,美丽但是脆弱。夹杂着快乐同泪水。

书的语言跟以往有一些不同,不在那么冰冷和难以接近,少了颓废,冰冷而且华丽的词藻,多了一份温暖和平和,从中我看到了安妮的作品正慢慢走向成熟,很高兴能看到安妮的作品的成长过程。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但我们却从来没有注意过,因为我们的心早已麻木和冰冷,很难去看清一些东西。

里面讲述了告别和流浪,爱情同挫折,欢乐和泪水,生命同漂泊。其中有安妮自己的影子,清晰而有模糊着,写小说的人很容易把自己也写进去,不自然的。中间穿插着一个叫南生的女孩的故事,有些人是注定不能在一起的,比如南生同和平,他们一直在宿命的手心里挣扎,以为自己会逃脱,他们错了,注定失败,没有人逃的出宿命,有些事情我们一直都无能为力。

有些东西我们一直可望不可及,虽然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但却无力,咫尺天涯。对于这些,我们就只能勇敢的去面对,虽然每时每刻我们都会面对崩溃的威胁,但我们必须去忍受,因为我们有责任要好好的活着,那是劫难。而我们面对它就只能坚强。残酷但是真实。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负罪感同痛苦的放逐,我们在人性中寻找自己的脆弱并努力伪装使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做错了,因为这样我们错过了好多美好,生命的本身就脆弱的,我们只能坚强的去面对一切。只能等待。去迎接生命中一次有一次汹涌澎湃的打击。

有记起书中南生同和平的爱情,甜美但是疼痛,但却注定要分开。南生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抓的住一切,她错了。她撞的头破血流,让彼此都受到伤害。他向和平无限的付出她的爱,但是和平在她的爱的面前有着深深的乏力感,因为他是一个有责任的男人。责任使他变的沉重和难以接近。他不想再欠别人的东西,包括南生的爱,因为他知道他必须去偿还,他很累。所以他在南生的爱的面前选择了逃离,但他却没有想到在他逃的同时也伤害了南生,深深的。

南生是一个固执的人,虽然她曾经想要过新的生活,没有和平的生活,他尝试着去和别的男人交往,但却不行,她心里还是有和平的影子。她还是深深的爱着和平,于是她去广州找和平,她一直深爱着的男人,也当和平把牛肉面交给和平的那一刹那南生就已经把她的心叫给和平了,找到和平之后他们再也不能压抑心中的情感,他们选择了逃离,痛苦的逃离,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那只是暂时的,他们都有着沉重的负罪感,特别是和平,他觉得他欠一个女人很多,那女人不是南生,他必须回广州,还是因为责任。他固执的离开南生的身边,南生无力,南生捅了他一刀,在宾馆,在和平决定离开的那一晚。

后来……

没有后来,很多故事都是没有结局的,就像我们的人生,注定要漂泊,但死亡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结局,这是事实,虽然很残酷,但是真实。我们每天都必须面对这些残酷的真实,心很痛,但却不能逃避。

现实很残酷,但更残酷的或许是人性,我们必须学会笑着流泪,这样我们才会生存下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