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融入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节奏游戏,参与性互动性都非常好,但不能一节课都做这些呀,我想选一个唱歌课或是欣赏课,然后把奥尔夫教学穿插到里面,但现在我不知道该选哪一课比较好,也不知道怎样把那些节奏游戏融入到课里,希望大家给点意见

  乐器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更实质性的内容,乐器仅是个工具。在这方面内容的确非常丰富,这里仅介绍其中一些典型例子。

  ①从多声的节奏朗诵,声势转换成节奏乐的伴奏、合秦:如

  |李钢|换成鼓敲|××|节奏。

  |王小 二|换成双响筒|×× ×|节奏。

  |欧阳 帮多|换成串铃|×× ××|节奏,

  全班分三组,每人一件乐器。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三声部节奏乐队了。

  由于每一个声部只演奏一个固定音型,无任何技术负担,教师还可以指挥声部的进进出出,学生只需跟随着指挥开始、停止,强弱快慢变化即可,又不看谱,又不会担心出错。

  如果用这个节奏乐为一首大家熟悉的两拍子的童谣或歌曲做伴奏,边说(唱)边奏,又增加了难度(一心二用),又使音乐更丰富,会令学习更加有趣。

  这种语言和声势转换成打击乐的例子,有时是可以构成一个小型作品

  ② 通过探索式的学习,了解乐器,比如有个课例叫“鼓的故事”,每人发一个铃鼓。先看看自己手中这个乐器上面有什么东西,用手摸摸各个部位,再用各种办法试试会发出什么声音。这时的教室肯定很热闹。然后要每一个学生轮流想出一个敲击的方法。大家摸仿他发出这个声音。每人要不同的声音。于是敲鼓皮、敲邦子,用手掌拍,用手指弹,用手指划鼓皮,晃动铃响,以至把铃鼓放地上转……孩子们会想出各种各样方法发出声响,而大家摸仿又是一种新的学习。在这些基础上,可以用鼓敲各种节奏,大家摸索仿;还可以做音量,节奏变化,学生轮流当指挥。一个鼓象一棵种子,可有很多的发展,开发出一株大树。

  ③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例子还包括节拍的学习,读谱(节奏谱)的练习等等,奥尔夫的《学校教育》五卷本有许多例子。

  下面是笔者将《鸭子拌嘴》(中国民族打击乐曲)中的一段乐谱简化后编的一段节奏乐谱,适于小学低年级,谱中个别节奏如 可能会比较难。但他们用听奏法大致还是可以敲出来的。笔者曾在深圳实验小学一年级做过一次公开教学课,证明学生的潜能常常出乎大人的意料。

  附《鸭子拌嘴》节奏乐谱。(略)

  ④ 用节奏乐对话,“讲”故事。

  这又是一个即兴的课题,可以两人一组任意接挑选一件打击乐器,用它来相互“聊天”,或表现一个敲击乐“小品”,如一人看报,一人老去吵他,两人争执起来,又和好等等。

  还可以大家分组设计一个故事,用打击乐器伴奏动作来表现……象中国的《三个和尚》,《龟免赛跑》等等都是很好题材做即兴奏乐练习。其他《暴风雨》、《看球赛》这样的题目也很适合打击乐即兴。

  ⑤ 音条乐器的原理同打击乐一样,它都是主要应用大肌肉活动,通过敲击来奏乐,对任何人都是极容易学会的,奥尔夫的音条乐器有个设计非常精致:每架琴一般十三至十五个音条,每个音条可以摘取,这样在初学入门时,有时只用2——3个音来奏时,为怕学生敲错音,即可将其他间音条摘掉。

  奥尔夫为孩子们设计的音乐完全是从原本性音乐出发的,比如开始只用

  5 3(So Mi)两个音的歌曲,一学就会。在之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只用五声音阶编写歌曲,这些歌曲由于没有半音,非常容易学习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这种五声音阶歌曲,当做多声练习时不会产生刺耳的不谐调音响,不像在和声性的歌曲中有和声的规则限制。它是一种横向线性的音乐。这是原本性音乐的特点。

  还有就是固定音型的应用,也是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最突出的特点,一段较长的音乐只用一个节奏型反复敲奏,极容易掌握,也容易创作。和固定音型类似的还有五度的长音伴奏,波尔动等形式。在曲式结构上前面也已介绍过了。在音条乐器上这些都是儿童很容易就能设计并演奏出来的,原本性的音乐就是在这样的乐器上产生出来了。

  下面附三首我国奥尔夫学会付理事长李燕治老师编的为我国少数民族儿歌伴奏的乐曲 。(略)

  最后想介绍利用打击乐参与进行欣赏教学的方法。

  近二十多年参与音乐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成为一个新潮流,教师们利用符号做的图型 谱,利用身体参与外,还大量使用了奥尔夫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形谱,边敲着打击乐,就好象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乐队成员一样,不但提高了兴趣,更由于亲自的参与,对音乐的体验更清晰、深刻。

  比如《春节序曲》李焕之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我们先将曲式结构画出一个图来(见结构图谱)。

  将其中几段音乐设计了四个节奏谱:(略)

  乐器符号:

  Q鼓,-‖-钗;□ 双响筒(哇盒); △ 三角铁; 串铃; ⊥ 单面钹。

  全班分成五个乐器组,另外,有一个敲单面钹,在B的连接部敲。

  学生只根据他们听到的各段按不同乐器的节奏进入,重要的是教师要非常熟悉整个乐曲。弹见附主旋律谱(供教师用,下面是节奏乐谱)。

  这个教案因音乐非常优美,气氛热烈,学生们演奏没任何技术负担,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总是委不错的。在这样参与基础上,音乐已深深印在心里,再简单介绍与乐曲相关的结构,创作背景,学生们都是非常乐意听的。

  国外象这类的教案,教材非常多,一改过去被动地欣赏,深入不进音乐里的状况,深受学生和老师喜爱。

  奥尔夫音乐教育进入我国不过十几年,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但从接触过该教法的教师和学生们以及许多教育专家的反映看,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一种新鲜的气息。借该教育体系作桥,可以引导我们更快地赶上世界音乐教育先进行烈,为向跨世界迈进做出我们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30
上网查视频自己播给学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