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的顺治皇帝祭十三陵时称呼明朝的崇祯皇帝为大哥?

如题所述

顺治皇帝福临,是清朝入关第一位皇帝。(他的父亲皇太极是后金皇帝,满人入主中原得天下,方改国号为清)。顺治登基的时候才6岁,由叔父多尔衮任摄政王,总理国家大事。多尔衮大权独揽,甚至要废掉福临。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暴毙,顺治八年正月十二日,顺治就亲政了。顺治做了十八年皇帝,亲政时间是十年,当然,即使在顺治亲政的时间里,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也发挥着政治作用。后世史家对顺治评价颇高,因为他很有政治头脑和作为,亲政之后,进行了以下改革:集中分散在权臣中的权力于皇帝之手;信任提拔有能力的汉人官员;大力整顿交通,整修驿道;整顿清朝军队的军纪等等,让人感到风气面貌为之一新。

顺治对于崇祯也有一种奇特的情感。崇祯死去,李自成仅仅在北京当了40天皇帝。然后就是福临登基。所以他熟知前明之事。他认为,崇祯皇帝是一位孜孜求治的君主,只是因为任用非人,“卒至寇乱,身殉社稷”,如果不大力宣传颂扬这些,恐怕以后的人会认为崇祯和失德亡国的君主一样。于是在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下旨意给工部,下令修缮崇祯的思陵。

当年崇祯吊死于煤山之后,遗体被李自成下令下葬,因为时间仓促,所以没有修陵,而是借用了先于崇祯而逝的田贵妃的地宫,草草下葬,简陋至级。据说安葬崇祯一共才花了200多两银子!清朝成立之后,不肯还政于朱明,因为清朝是这个逻辑:明朝亡于李自成,清朝入关打跑了李自成,是帮明朝报了仇,所以清朝的政权是合法的!为了收买人心,所以清朝保护明朝皇帝陵寝,对于崇祯的陵墓,从顺治二年开始,每年春秋祭祀,各陵祭田六顷,奉祀太监二人,陵户八人。清明,霜降备猪羊合祭于红门之外,正旦,元夕,七月半,冬至素祭。直到这次顺治又下令给崇祯修缮陵墓,修了一个思陵的碑亭,四边各长四丈四尺,立崇祯,崇祯的周皇后,田贵妃三人神位于其中。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顺治皇帝前往十三陵祭扫。十七日祭崇祯思陵,顺治失声而泣,连呼“大哥大哥,我与若皆有君无臣”。并且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碑文,刻于碑亭之后。顺治为什么这样说呢?顺治和崇祯年龄相差27岁,此时的顺治皇帝年纪为22岁,亲政已经八年了。是否是因为面临国事纷杂,而朝中无得力之臣,皇帝空有满腔热情,而事事掣肘,不能实现的困境,而想起当年崇祯当皇帝的时候的种种情形,与自己所面临的情形非常类似,发出的一种反抗,一种倾诉,一种呐喊,一种无奈呢?因为崇祯当皇帝是十七岁登基,当了十六年皇帝,死掉的时候才33岁,可是已经累得是两鬓斑白了。回到北京的顺治,想到所见明朝皇帝诸陵都宏伟壮丽,而只有崇祯的思陵荒凉简陋至极,特下诏重修。可是不久顺治自己也与世长辞,所以修思陵之事遂不了了之。因而崇祯的思陵成了十三陵中最为简陋的一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