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的研究开发

如题所述

一汽集团公司现有多家研发机构,研发领域涉及整车、总成、零部件和制造技术,研发深度覆盖基础研究、先行技术开发和产品技术开发。其中技术中心是一汽集团公司的核心研发机构,也是中国汽车行业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基地,承担一汽集团商用车产品、乘用车产品及总成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任务,并在天津、青岛、无锡设有分支机构。技术中心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发展为目标,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多年来,一汽技术中心紧跟汽车产品技术发展的脉搏,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产品研究、开发、整合及生产和市场推广能力,向汽车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进军。现设有中重型车部、轻型车部、传动部、发动机部、轿车部、车身部、基础研究部、试验部、试制部、工艺部、材料部、检测中心、海南汽车试验研究所、青岛分所和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等17个部/所/中心,正积极筹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支持自主汽车产品海外经营战略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以弥补国内研发能力的不足。此外,一汽还设有铸造技术中心、模具技术中心、车载电子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是由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集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一身,具有规模大、核心能力强、研制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等特点,是一汽自主汽车产品研制开发和试验检测基地,(一汽技术中心长春本部占地3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现有员工28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8人,硕士研究生645人,2个博士后工作站)通过大力度的研发能力建设,现已具备自主商用车、乘用车、轻微型车、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企业创新战略,统一思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确集团公司自主创新战略,一汽集团公司编制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该纲要基于集团发展战略、产品规划、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和国家引导技术五个前提编制的,明确提出了集团未来十二年的科技指导方针、科技发展目标,围绕3大领域6个技术发展方向21个技术专题,提出229项重点技术,并计划拨款130亿元用于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纲要就科技体制、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了系统阐述。
总体目标:
用“十一五”和“十二五”10年的时间,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争做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为跻身世界汽车企业十强奠定坚实基础;到“十三五”末期,成为世界汽车十强企业。
重点领域目标:
产品技术领域、开发技术领域、制造技术领域
可量化目标:
自主研发投入占自主品牌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
专利数量、标准制订保持行业第一
有5项以上的国家重点支持、一汽及国内汽车产业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能够领先突破
纲要总体框架:
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总述
集团科技战略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重点领域及重大课题
·产品技术
·开发技术
·制造技术
科技体制、科技管理与激励政策平台建设
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筹集科技资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竣工延迟
“佛山工厂批文还在走程序,审批肯定会下来,其他不想多说。”一位不愿具名的大众人士,对于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涉嫌“未批先建”忌讳如深。
“一汽大众佛山项目面临一些困难,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处于变革上升时期,外资投资建厂需要符合当前的形势。”一位接近佛山政府官员的知情人士向网易汽车转述,有关领导对该工厂“涉嫌未批先建”的看法。
“堵漏”已有实质进展
业界普遍认为,一汽大众佛山项目未能最终获批的原因,是因为新厂早前的规划,并没有涵盖“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国家要求的必选的两项内容。对此,一位大众员工曾私下说,“这两个漏洞,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尽快堵住上。”
目前看来,这两个漏洞填补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进展。上海车展期间,大众中国的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和大众中国副总裁杨美虹,都承认将推出自主品牌。
早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曾公开称,“大众汽车正计划开发一个仅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并且正在就此与其中国合作伙伴进行磋商,新品牌汽车价格将低于8,000欧元”。倪凯铭还称,中国政府要求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已有时日,在这一形势下,包括一汽-大众及上海大众在内的所有外资厂商的在华合资公司均被要求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方针,而经济结构调整和固定资产投资是重卡行业的主要推动力量,重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以一汽解放为代表的中国自主重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重卡(含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101.74万辆。其中,中国一汽解放销量超过23万辆,占重卡总销量的22.67%。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销量上的增长,中国一汽在自主创新方面同样成绩卓著。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颁奖仪式上,中国一汽“高品质J6重型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使我国高品质的重型车首次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彰显了中国一汽在自主研发领域的顶尖实力。
作为“一五”时期建设的国有大型企业,“生于自主,长于自主”是对中国一汽的最好诠释。对于中国一汽,“干自主”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秉承这种使命,中国一汽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以擎旗手的姿态引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不断向前。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等大规模固定投资建设的展开,对于重卡等建设用车的需求,正与日俱增。对于企业来说,自主研发并生产高端重卡,实现重卡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过渡和升级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目标的关键,被视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汽车行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中国一汽来说,在重卡领域硕果累累,其可观的销量和高端的技术都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增添筹码。事实上,解放J6在2011年夺得殊荣的良好开局,来自于中国一汽这些年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的厚积薄发。就在2010年,中国一汽就让国人感觉非常“给力”,它用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擦亮自己的名字,阐释着责任的内涵。
在2010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一汽正式对外发布以“品质、技术、创新”为内涵的全新品牌战略,掀开了中国一汽自主品发展的新篇章,让人们感到了中国一汽人发力自主、勇扛责任的信念;9月,第三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暨中国汽车设计新秀班开班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吸引了国内外汽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再次展示了中国一汽勇担企业社会公民责任,为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发现、培养、输送人才的长子情怀;12月,2010年中国一汽自主第100万辆下线仪式在长春举行,让人们看到中国一汽人干自主的实力,为自主品牌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推动力。
如果说,解放J6的获奖彰显了中国一汽商用车的尖端技术,那么,奔腾B70勇夺双项冠军,则成为中国一汽乘用车卓越品质的最佳写照。据来自国际权威汽车质量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和《2010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APEAL)报告》显示,奔腾B70均夺得入门级高档中型车的桂冠,充分反映了奔腾B70无论是在品质、性能以及用户满意度上,均获得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可以说,高扬民族品牌,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是几代一汽人铸就的汽车情结,并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不断的发展中,中国一汽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全面打造有竞争优势和完整体系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天道酬勤,中国一汽以自主创新的技术,赢在品质,胜在销量,获得用户口碑,而这些恰恰是民族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宝。
从国家战略来看,“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一汽已然踏上了第四次创业的征程。中国一汽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实现销量超过500万辆,其中自主突破200万辆,市场份额20%。明晰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使中国一汽人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誓将自主变成高品质的代名词。它像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擎旗手,引领前行的方向,让人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9

一汽集团公司现有多家研发机构,研发领域涉及整车、总成、零部件和制造技术,研发深度覆盖基础研究、先行技术开发和产品技术开发。其中技术中心是一汽集团公司的核心研发机构,也是中国汽车行业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基地,承担一汽集团商用车产品、乘用车产品及总成和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任务,并在天津、青岛、无锡设有分支机构。技术中心始终“以掌握核心技术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发展为目标,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多年来,一汽技术中心紧跟汽车产品技术发展的脉搏,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产品研究、开发、整合及生产和市场推广能力,向汽车高新技术和核心技术进军。现设有中重型车部、轻型车部、传动部、发动机部、轿车部、车身部、基础研究部、试验部、试制部、工艺部、材料部、检测中心、海南汽车试验研究所、青岛分所和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等17个部/所/中心,正积极筹备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支持自主汽车产品海外经营战略并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以弥补国内研发能力的不足。此外,一汽还设有铸造技术中心、模具技术中心、车载电子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一汽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是由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集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一身,具有规模大、核心能力强、研制手段先进、技术实力雄厚等特点,是一汽自主汽车产品研制开发和试验检测基地,(一汽技术中心长春本部占地3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现有员工282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8人,硕士研究生645人,2个博士后工作站)通过大力度的研发能力建设,现已具备自主商用车、乘用车、轻微型车、动力总成、汽车电子等汽车核心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企业创新战略,统一思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确集团公司自主创新战略,一汽集团公司编制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2020年)。该纲要基于集团发展战略、产品规划、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法规要求和国家引导技术五个前提编制的,明确提出了集团未来十二年的科技指导方针、科技发展目标,围绕3大领域6个技术发展方向21个技术专题,提出229项重点技术,并计划拨款130亿元用于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纲要就科技体制、科技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了系统阐述。
总体目标:
用“十一五”和“十二五”10年的时间,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争做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为跻身世界汽车企业十强奠定坚实基础;到“十三五”末期,成为世界汽车十强企业。
重点领域目标:
产品技术领域、开发技术领域、制造技术领域
可量化目标:
自主研发投入占自主品牌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
专利数量、标准制订保持行业第一
有5项以上的国家重点支持、一汽及国内汽车产业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能够领先突破
纲要总体框架:
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总述
集团科技战略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重点领域及重大课题
·产品技术
·开发技术
·制造技术
科技体制、科技管理与激励政策平台建设
加大科技投入,多渠道筹集科技资金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竣工延迟
“佛山工厂批文还在走程序,审批肯定会下来,其他不想多说。”一位不愿具名的大众人士,对于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涉嫌“未批先建”忌讳如深。
“一汽大众佛山项目面临一些困难,正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正处于变革上升时期,外资投资建厂需要符合当前的形势。”一位接近佛山政府官员的知情人士向网易汽车转述,有关领导对该工厂“涉嫌未批先建”的看法。
“堵漏”已有实质进展
业界普遍认为,一汽大众佛山项目未能最终获批的原因,是因为新厂早前的规划,并没有涵盖“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国家要求的必选的两项内容。对此,一位大众员工曾私下说,“这两个漏洞,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尽快堵住上。”
目前看来,这两个漏洞填补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进展。上海车展期间,大众中国的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和大众中国副总裁杨美虹,都承认将推出自主品牌。
早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曾公开称,“大众汽车正计划开发一个仅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并且正在就此与其中国合作伙伴进行磋商,新品牌汽车价格将低于8,000欧元”。倪凯铭还称,中国政府要求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已有时日,在这一形势下,包括一汽-大众及上海大众在内的所有外资厂商的在华合资公司均被要求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品牌。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方针,而经济结构调整和固定资产投资是重卡行业的主要推动力量,重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以一汽解放为代表的中国自主重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重卡(含非完整车辆和半挂牵引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101.74万辆。其中,中国一汽解放销量超过23万辆,占重卡总销量的22.67%。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销量上的增长,中国一汽在自主创新方面同样成绩卓著。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颁奖仪式上,中国一汽“高品质J6重型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使我国高品质的重型车首次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彰显了中国一汽在自主研发领域的顶尖实力。
作为“一五”时期建设的国有大型企业,“生于自主,长于自主”是对中国一汽的最好诠释。对于中国一汽,“干自主”是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秉承这种使命,中国一汽不断寻求技术突破,以擎旗手的姿态引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不断向前。
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等大规模固定投资建设的展开,对于重卡等建设用车的需求,正与日俱增。对于企业来说,自主研发并生产高端重卡,实现重卡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过渡和升级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这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是中国实现汽车强国目标的关键,被视为国家科技创新和汽车行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中国一汽来说,在重卡领域硕果累累,其可观的销量和高端的技术都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增添筹码。事实上,解放J6在2011年夺得殊荣的良好开局,来自于中国一汽这些年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的厚积薄发。就在2010年,中国一汽就让国人感觉非常“给力”,它用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擦亮自己的名字,阐释着责任的内涵。
在2010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一汽正式对外发布以“品质、技术、创新”为内涵的全新品牌战略,掀开了中国一汽自主品发展的新篇章,让人们感到了中国一汽人发力自主、勇扛责任的信念;9月,第三届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暨中国汽车设计新秀班开班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吸引了国内外汽车界同行的广泛关注,再次展示了中国一汽勇担企业社会公民责任,为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发现、培养、输送人才的长子情怀;12月,2010年中国一汽自主第100万辆下线仪式在长春举行,让人们看到中国一汽人干自主的实力,为自主品牌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推动力。
如果说,解放J6的获奖彰显了中国一汽商用车的尖端技术,那么,奔腾B70勇夺双项冠军,则成为中国一汽乘用车卓越品质的最佳写照。据来自国际权威汽车质量调查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报告》和《2010年中国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研究(APEAL)报告》显示,奔腾B70均夺得入门级高档中型车的桂冠,充分反映了奔腾B70无论是在品质、性能以及用户满意度上,均获得了消费者的充分认可。
可以说,高扬民族品牌,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是几代一汽人铸就的汽车情结,并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自主创新的能力。在不断的发展中,中国一汽通过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全面打造有竞争优势和完整体系支撑的自主创新能力。天道酬勤,中国一汽以自主创新的技术,赢在品质,胜在销量,获得用户口碑,而这些恰恰是民族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宝。
从国家战略来看,“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一汽已然踏上了第四次创业的征程。中国一汽表示,在未来五年内,实现销量超过500万辆,其中自主突破200万辆,市场份额20%。明晰的十二五规划目标,使中国一汽人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誓将自主变成高品质的代名词。它像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擎旗手,引领前行的方向,让人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