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学前儿童科学的实践对我们有何启示

如题所述

一、幼儿数量的不同

  在美国,两个老师只带十几个孩子。可我们现在呢,幼儿园小班至少也要25个的孩子,很多都是接近30个。而中大班则要接近40个,甚至超过40个。

  幼儿数量上的差距直接导致教学上的差异。而我们现在提倡的理念 ,课改的精神,更多的是适合小班化的教育。这么多的孩子,如何去个别观察,如何去详细记录,都有很大的难度。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势必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被忽视,那么又真正关注了几个孩子呢?毕竟我们还是要关注整体。

  二、教师工作量的不同

  这一点,除了幼儿园的教师,恐怕真正了解的人不多。现在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忙!但可悲的是“干的比驴还苦”却没人知道。驴干的虽苦却还有人知道,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和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现在一般的幼儿园教师除了带班以外,还要做哪些呢?班级学期计划、班级学期小结、月计划、月小结、月目标、周计划、每天的备课、区角计划、区角记录、主题活动记录、个案、教养笔记、家园联系、育儿小知识、……您千万看清楚了,还有省略号呢?而且以上这些都还只是要写下来的东西(现在大部分都是电脑打印)。

  除了这些要写的东西以外,现在的幼儿园还有很多的“组”,“教研组”、“年级组”、“电脑组”、“课件组”、“双语组”……这些“组”,每个人至少也得参加两个吧!有的甚至是全部参加,我们戏称为“百搭”。除了这些“组”的活动之外,还有定期的政治学习、党团活动、工会活动、教师大会,……而所有的这些活动,几乎都是利用中午孩子们午睡的时间,教师空班的时间进行的。

  此外,还有很多老师还要定期外出学习,各种区、片的活动,定期公开教学,……老师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甚至大多数的老师都会把工作带回家去做,主动回家加班,当然这是没有加班费的。

  老师们哪里还有时间来准备教具、活动材料、环境布置呀?可是又不能不做,怎么办呢?简单:加班!

  讲到这里我们再来说说那些所谓的课改和理念,什么主题、生成,真正花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

  专家们做报告,讲到美国如何如何时,却又如出一辙的几乎都没有讲到美国的幼儿园老师要写哪些东西,除了带孩子还要做哪些。我不知道是美国的老师根本不用做这些东西呢,还是我们的专家根本就没有去关注过这一点。事实上,专家们,你们对于我们自己幼儿园老师们的这些工作又了解多少呢?可悲!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说,干嘛要做这么多写这么多,谁让你们干这么多,从来也没有人让你们这么做。这些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人讲的话。因为每次的督导、调研、评比,不管是个人的还是幼儿园集体的,都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看材料!前面忘了提:那么多的活动几乎都是要做记录的。您说:专家、领导要看的,这可是评比的依据呀!能不写吗?

  不知道专家们什么时候也能来介绍介绍美国幼儿园老师的那些材料!

  三、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同

  美国的教育确实有很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很多好的理念应该被引进、接受。例如,早已被教育界认同的观点:重视过程,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不要过多的关注结果。

  这么简单的一句已经得到认同的话,真正实施起来又如何呢?大多数家长重视的还是结果,家长看到更多的还是结果。而一个幼儿园要想更好地创办下去,就一定要得到家长的认同,于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只能在教学理念与家长要求这对矛盾中痛苦的教学。

  而这一点在美国,不用多说,国情所至根本就不成问题。

  四、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态度不同

  美国在70年代就已立法确立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Child Care Act),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Early Childhood and Education Act),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Bill),该法于1995年作了修订。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提出了六项全国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整个美国社会对于学前教育都有足够的认识。

  而在我国呢?

  前两天,有两个到上海的小学任教没多久的外地青年教师问我:在幼儿园,孩子们是叫你们阿姨呢,还是老师?

  我想我国社会对于学前教育的态度已经无须多言了。而这样的差距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拉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