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太宗

生前用其人,死后毁其坟。胆大删信史,千古留其名。
这个说法对吗?请博学的人说说
详细点

对的
是指他和魏征
魏征问题:
魏征生前是有名的名臣,以讽谏著称~~~~开始的时候,太宗听之任之,是促成贞观之治的一大原因~~~树碑立传~~~~理所应当
但是,魏征死后,有人对生前的魏征极为不满,就当朝说魏征生前的过失,加上魏征老数落太宗,而且魏征以前还是李建成的人,策划玄武之变.就挖魏征墓,费婚约~~~~~~一直没有恢复,魏征家从此衰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1
评价很精辟,很大胆。他就是这么对待魏征的,说到底魏征是前太子的人,他被重用怕也有作秀的成分。皇帝毕竟也是人,有时候人性的丑陋处被权力放大了。
第2个回答  2007-11-12
唐太宗与魏征的事说不出对错来。魏征生前的敢于直谏,深得信任。因此魏征死时唐太宗为亲自为其写碑文,并答应将衡山公主嫁与魏征之子魏叔玉。碑文被魏征家人刻成石碑竖于墓前。但魏征生前强力推荐所谓有宰相之才的两个人杜正伦与侯君集后来一个因罪贬黜,一个叛逆处死。魏征还自己抄录前后谏诤言辞要史官记录,此事后来被唐太宗知道了所以就对他不满了,于是下诏取消了婚约,并且把魏征墓前碑文上的字磨掉。并没破坏他的坟墓。
第3个回答  2007-11-13
唐太宗是个明君啊!他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魏征生前与他可以说是很好的朋友了,魏征说的话句句在理,
他也都听进去了!况且魏征死的时候,他痛哭流涕,将魏征比作明镜了!他怎么可能会干出那样的事来?!
第4个回答  2007-11-17
长城自打诞生起至唐王朝建立的一千多年里,相继贯穿修建的有春秋战国、秦、汉、北朝、隋等朝代,这其中仅隋杨坚父子统治的38年里就曾大规模修建过5次之多。为什么唯独到了唐朝却嘎然而止不修建了呢?主要原因何在?很有探讨之必要。
大家知道李唐王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为政清廉,轻徭薄赋,团结各族人民,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贞观之治”。但由于当时李唐王朝立国不久,尚处在外夷包围之中,北有东突厥,西北有高昌、西突厥,西有吐谷浑、吐蕃,东北有契丹、奚、高丽等。如何妥善地处理好李唐王朝与周边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始终困惑着唐太宗。在他继位第三年东吐厥首领颉利拥众犯边,唐太宗本着“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者,下也”(答李卫公问答)的原则,以“突厥灾异相仍,颉利不惧而修德,暴虐滋甚,骨肉相攻,亡在朝夕”(资治通鉴)为理由,一口拒绝了群臣劳民伤财在中大漠边缘修一道长城的请求。后来他冷静地总结隋炀帝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不能善待胡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他说:“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资治通鉴),“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比避胡,终被宇文化及使令狐行达杀之。”(贞观政要)他表明自己决不能步其后尘。在与对外政治、外交经济交往及军事斗争的过程中,唐太宗创造性地总结出一种全新的“华夷一体”的安边理念,即在政治和外交上坚决屏弃历代封建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偏见,不是武断的修一道长城将华夷隔绝开来,而是广泛竭诚地团结周边各少数民族部落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唐太宗采取了茶马互市、联姻和亲、结盟纳降、因俗而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可从李白描写长安城“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的诗句中,推及到当时不修长城的大唐帝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之盛况。
其实,“华夷一体”的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李唐王朝自身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但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窦氏是胡人,朝中的大臣将领也不乏出身周边民族者。在君臣的思想认识方面,并无鲜明的华夷之分。高祖就曾主张,处理民族问题要有“天下一家”、“胡越一家”(资治通鉴)的大家气度,唐太宗提出的“华夷一体”安边理念正式继承和发展光大了这一主张,由此几乎影响了整个唐代,成为其制定国内外重大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唐太宗认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又表示:“我在,天下四夷有不安安之,不乐乐之,如骥尾受苍蝇,可使日千里也。”(新唐书)唐太宗在安边问题上突破了传统思路,不拘泥于以长城限定南北的旧有模式,积极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不修长城,胜修长城,表现了一代“天可汗”所具有的“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风范,可圈可点可钦可佩可歌可颂!
正是:君王有道三边静,何劳万里筑长城。
第5个回答  2007-11-22
一代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