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由来

比如:武陵春,鹧鸪天

1.暗香
暗香与《疏影》调,都是姜夔同时创作以咏梅花的,是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近黄昏”两句的首二字作为调名。以后张炎用此二调咏荷花荷叶,改名《红情》、《绿意》。
2.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也是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15.蝶恋花
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板》。曼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17.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武陵春:词牌名,源自陶潜《桃花源记》载武陵渔人入桃花源故事。又名《武林春》,《花想容》。双调小令,正体49字,上下各4句3平韵。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   《鹧鸪天》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0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但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长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原写水仙,"双双燕"----原咏燕子等) ⑷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李白"丝管醉春风","看花回"----刘禹锡"无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出《庄子》"连环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马等) ⑹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占春芳"等) ⑺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上词,再根据词意自定; ⑻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乐调(如"角招","四犯令"等) ...... 当然,还应该注意到词牌名的四种情况: ⑴调同名异,也就是一调数名(其中一个是本名,其余皆为别名)。如"念奴娇"是本名,"百字令"、"大江东去"、"酹江月"等皆为别名; ⑵调异名同,也就是几个调同名。如"菩萨蛮"又名"子夜歌",而另外还有"子夜歌"的正调,完全与之不同; ⑶调异句同,即有些词调字句全同,但谱入音乐时的腔调并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红"、"赤枣子"、"捣练子"三调,均为五句,两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声韵。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却不尽相同,不能把它们视为同调; ⑷调同句异,也就是一调数体。一个词牌之下,有数种不同的词体,当然,其中有正格和别格(异体)之分.如"念奴娇",辛稼轩的"书东流村壁"为正格,苏东波"大江东去"则为别格。以下流行词谱,足资参考: ⑴《白香词谱》[清]舒白香收100调 ⑵《唐宋词格律》龙榆生收150调 ⑶《汉语诗律学�6�1词谱举要》王力收206调 ⑷《词律》[清]万树收825调,1670体 ⑸《词谱》[清]王奕清等收826调,2306体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是唐宋时代的乐府诗。适应文化生活的需要,结合当时在音乐和诗歌上的发展而流行的词,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例如:《舍麦子》,《挫磓子》等,可能是反映农民生活的;《渔父引》,《拔桌子》等,可能是反映渔民生活的;《破阵子》,《怨胡天》,《怨黄沙》是反映军人生活的。由此可见,词牌名的来历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到了后来,慢慢地就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