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反对招安,曾提出梁山散伙,为何跟随宋江征讨方腊?

如题所述

尽管鲁智深心里面不想接受诏安,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很多事情都不是依靠自己的意愿来决定的。鲁智深是因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不小心三拳下去打死了镇关西。这也给他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无奈的他只能自寻出路,最终选择在二龙山落草为寇,后来结识了武松,再后来因为三山合并,鲁智深武松等人也不得不走上梁山。

虽然知道宋江有接受诏安的打算,但是鲁智深也没有离开宋江,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离开梁山也没有其他好的去处。如果鲁智深选择回到二龙山或者是到和二龙山规模差不多的地方,跟官府作对,下场并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小的组织想要跟朝廷作对还是不容易的。而且在梁山上生活这么久,不管是什么生活习惯还是朋友兄弟,都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

而且鲁智深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讲情义重感情的人。特别是他跟武松在一起的时间很久。武松虽然跟宋江的关系很好,在初识宋江的时候,也受到宋江的很多恩惠。但是他的内心里也是反对诏安的。因此我觉得其实鲁智深的内心也一定斗争过,在私下里他跟武松也应该讨论过类似的问题。

从武松和鲁智深从方腊回来之后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同意帮助宋江征讨方腊并不是因为他们赞同宋江接受诏安的做法,而是他们面对兄弟情谊不忍心让他们独自作战。也是想帮助兄弟们打赢这最后一仗。方腊一战损失惨重,鲁智深和武松最终也没有追随宋江回归朝廷。而是选择在寺庙之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可见事实上,反对诏安与同意跟随宋江征讨方腊也并不是完全冲突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水浒传作为一个江湖小说,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人心在当时梁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宋江是主张招安的。并且积极的跟朝廷方面进行一些洽谈,不过反对诏安的人也不少,像鲁智深武松这些人都是坚决反对诏安,不过在宋江表露出自己要接受潮流扎安的意思之后,鲁智深就再也没有提过反对招安的事情。只是说了一句,如果诏安的话那还不如解散,但是到最后他又跟着宋江一起去争讨方腊。鲁智深本来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官,因为替别人打抱不平闹出了人命,为了不坐牢,所以他流落江湖,最后辗转腾挪到达了梁山。本来以为最后只能当一个土匪,但后来宋江的到来把他们变成了正规军。后来宋江接受了诏安,而鲁智深跟随宋江的原因,我猜测主要有三点。

第一就是鲁智深这个人比较讲义气,他重视自己的兄弟情,所以在加入梁山之后,他把宋江林冲这些人都看成了自己的兄弟。如果贸然离开,实在是不给这些兄弟面子。第2点就比较现实了,要知道当时他们在梁山上,说好听点儿是齐军说不好听点就是土匪,而且当时他们已经被大宋朝廷给围困的,没有出路。这时候只有答应招安,说不定才能活着离开梁山。第3点就涉及到一些江湖规矩,梁山本来就是一个土匪,窝在加入这里的时候肯定要说下一些誓言,交一个投名状,如果贸然离开肯定得不到别人的同意。再加上当时宋江作为梁山的扛霸子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鲁智深就算再怎么迟钝也明白,如果自己坚持解散梁山,并且把这句话告诉其他人的话,那么自己的下场肯定不好过。所以最后鲁智深虽然内心反对招安,但宋江一再坚持,他没有办法,为了活命只能跟随宋江东征西讨。

第2个回答  2020-03-19
反对招安是因为他并不想为朝廷卖力,跟随一起讨方腊是出于义气,毕竟大家伙一起多少年,并肩作战是应该的。
第3个回答  2020-03-19
鲁智深第1个站出来反对诏安,但是最后看众家兄弟全都同意诏安,他也是出于义气,所以和大家一起被招安了,然后和大家一起征战。
第4个回答  2020-03-19
因为作为一个宋人,对抵御外敌有天然的责任感,更何况鲁智深这种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