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代女相亲3年无果,为什么老人喜欢干涉儿女的婚姻?

李伯年过60,女儿35岁,身高1米6,名校硕士毕业。为了给女儿找对象,李伯在公园相亲角站了3年。李伯有自己的相亲经:男方学历不低于本科,身高不得低于1米72,大5岁以上不考虑,收入只要稳定就行,还要看父母颜值…

自古有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中国的人有一个思想,似乎自己的孩子永远都长不大,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年,甚至有自己的家庭,中国的父母依旧在大包大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独特现象,更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所以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父母已经干涉到自己的生活里面的事情。

最近有一个新闻,真的叫人看完之后唏嘘不止,有一个老人为自己的女儿婚事操碎心,每天去公园看征婚启事,已经连续坚持三年,这位老人希望给自己的女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这样他就可以放心一些了。这个现象就是我上面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么父母亲喜欢干涉自己儿女婚姻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我觉得很简单的几点而已。

首先中国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政府为了控制中国的人口增长,开始采取计划生育的措施,这样很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更何况是孩子。所以现在的父母们对于自己的孩子关心的程度是不可想象的,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小,照不了自己,特别是孩子的婚姻,父母更是放心不下。

其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大国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农耕经济,我们需要注意就是因为中国的农耕经济,所以需要爷爷传给父亲,父亲传给自己的儿子,这样的传承方式,使中国的思想方面产生变化,家庭本身的感情要更加的重要,特别是爸爸妈妈对于儿女的责任,相当的重要。

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社会的文化开始出现一种冲击,古老的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有一种相互融合之中的冲突,父母的思想之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旧存在于潜意识之中,但是年轻人却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老人干涉自己的儿女婚姻,就是在这些复杂的原因之中出现的,未来干涉年轻人婚姻的事情应该还会有,这份爱真的很沉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09
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干涉儿女婚姻的初衷是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受到儿女的埋怨。这个问题反映出的就是传统思想与现代自由观念的碰撞。

过重的责任感驱使。总觉得为人父母,就应该为孩子办好一切,有责任将孩子养大,有责任给孩子娶亲,有责任为孩子带宝宝,让他们没有一点负担。这种责任感带着强烈的执念盘踞在父母心头,让他们事事操心。再加上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一个人的婚姻可能是一大家子的事儿。

再是浓重的亲情。父母眼中,我们是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担心孩子受骗,受伤,担心孩子伤心,难过。血浓于水的亲情,让父母永远无法放任。我也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能体会那种时时刻刻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的那种感觉,也才理解了当年父母为我的婚事如何的操心,而我远嫁时母亲又是如何的心殇。所以,我觉得,不是说老人就喜欢干涉子女的婚姻,而是他们只是想让子女过得好。

大中国素来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说法。虽然说父母用几十年过来人的经验为子女挑选配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老人想让子女少走弯路,婚姻美满,这个出发点也是好的。我并不反对老人对子女婚姻的干涉,适当的建议是应当的。但过则必反,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而行不要越俎代庖。毕竟太过沉重的爱,会让儿女有窒息感。
第2个回答  2017-03-09
这是一种关心孩子的表现,不管孩子做什么事父母亲都怕做不好对孩子不利,天冷了带电话问孩子有没有多穿一点,下雨了问孩子带没带伞,加班了问孩子吃没吃饭所以不管孩子在做什么母亲都是一直在担心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父母的关心,不管是言语上的还是行动上的都是父母对子女爱的表现,所以老人代替女儿相亲也是完全正常的,目的不着急谈恋爱但是父母有担心结婚晚了好的对象都被人挑去了,就怕自己的女儿找不到好的归宿,所以父母自然会担心女儿的求偶问题,找一个品学兼优,在生活上能体贴女儿的女婿是多么重要,婚姻是孩子一辈子的事,孩子幸不幸福是父母一辈子的事,所以父母怎么你不着急。
老人之所以干涉女儿的婚姻最关键的是女儿在婚姻上的经验不足,孩子毕竟还小,对于婚姻的含义完全不理解,对于伴侣的选择更是没有经验,正是怕女儿遇上人渣或者是不思进取的人所以老人一样可以在女儿的婚姻上给女儿一点经验,毕竟自己结过婚生过孩子,在婚姻的经营上也是很有经验的所以他们完全有义务为子女指引方向。
虽然大多数人不喜欢父母干涉自己的婚姻生活但是我们要摆正观念父母毕竟是过来人,他们看人总是准的,我们阅历尚浅不要总感觉自我良好,在婚姻上的听取父母的意见是最关键的。
第3个回答  2017-03-09
家长们喜欢“越俎代庖”,替儿女们煞费苦心去相亲,目的都是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和爱护,可谓是“用心良苦”。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是关系男女终身幸福的大事,不是单纯的两个人,而是两家人的事情。老人喜欢干涉儿女的婚姻,一方面,父母总会以“过来人”“阅人无数”的经验和眼光,想帮助子女在婚姻中好好的把关,少走弯路,“门当户对”的理论总是一套套的,替子女们洗脑。另一方面,在父母一辈的眼里,婚姻不是儿戏,是很慎重的决定,也使得上一辈的人,很少离婚的情况发生,离婚可以算是家丑了。

在提倡婚姻自由的年代里,我们的离婚率,反而逐年的上升。婚姻变得的越来越越草率,社会上各种“闪婚”“闪离”的情况时常发生,现在的人普遍都是自私的,我们打着“真爱难求”的幌子,做起着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伤害下一代孩子的代价,比比皆是。

至少我不反对父母的干涉,因为他们是在关心我,他们会替我分析,他们把决定的权利交给了我。家人之间,有时候基本的干涉,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父母可以把握控制好尺度。相反,放纵孩子的恶果,就是在为自己和社会培育敌人。完全放手不管教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不合格的家长。家庭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动力。

也许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请记住,没有一个父母是害孩子的,家人是不会背叛你的。
第4个回答  2017-03-09
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即使已经在事业上小有所成,可婚姻是终身大事,特别是在一些思想相对封建的老人眼中,传宗接代才是结婚的最终目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难将孩子的婚姻完全放手,各种相亲会的初衷是给未婚男女创造便利的交流和沟通条件,可现如今的相亲会现场,已经成为了大爷大妈们的天下,不要以为这是为了自己的晚年幸福而来寻找老伴,而是为了为孩子的终身大事把关,这就是我们如今所处这个时代的婚恋现状。

其实父母关心孩子的婚姻大事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抚养成人,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自然而然的就会着急,尤其是隔代亲的那种内心情感,会使得老人比孩子还要着急,尤其是很多年轻人都忙于工作和应酬,加之对相亲会这样的形式并不感冒,这也成为了老人亲赴现场帮助子女挑选对象的幕后推手,或许年轻人的内心是抵触的,但是又不能与父母发生口舌之争,百般无奈之下只能默许,而父母也会误以为孩子的确没有时间,所以也就责无旁贷的成为了子女的义务相亲员。

当然了,老人对孩子的婚事过度紧张还有个不可忽视的理由,如今的离婚率居高不下,让家长对孩子的眼光和选择失去了信心,毕竟在上一代人的心目中,婚姻不是儿戏,既然选择了走进婚姻的殿堂,就要相敬如宾的走完这一生,可现实是残酷的,生活在高压环境下的年轻人,往往因为很多琐碎的事情就会离婚,这也成为了父母的一种心理负担,因此才会选择亲自过问婚姻大事,从挑选结婚对象就开始张罗,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父母的一种无奈和担心。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老人干涉儿女婚姻这一社会现象,都不能忽视父母对孩子舔犊情深的那种血脉之情,作为年轻人来说,对父母过度干涉自己的婚姻或许并不理解,但是请不要忘记,父母无论做什么,内心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越来越好,或许他们的感情表达方式不对,但是对孩子成家立业的那种期盼和渴望是容不得半点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