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小卖部

如题所述

  关于对中小学校内小卖部经营状况的

  调研报告

  按照4月20日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就全省范围内中小学小卖部存在的“三无”食品充斥柜台、食品储藏保管、防范不严、学生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等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会议作出“清理校园小卖部的规定”。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区教育局责成有关科室,对区属中小学小卖部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式检查,其结果不外乎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的问题。

  学校设立小卖部,在起始阶段,对于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校勤工俭学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小卖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学校设立小卖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从而引起了家长、教师越来越强烈的反响。所以全省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要求“对学校开设的小卖部要立即进行清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一、校园商店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经营者进货不从正规渠道,而是来自一些个人作坊、地下工厂,这些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艺落后,包装粗糙,容易被污染,达不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且含有大量的工业色素、防腐剂物质,与正规厂家的产品相比,这些食品、饮料价格低,中小学生对食品的质量优劣辨别能力差,只要价格低就毫无顾忌地去购买食用,因此,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买着方便,学生课间就可以随便买各种小食品、冷饮,所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们向家长要钱买,条件差一点学生宁肯不吃早点,也要用早点的钱买。今天你请我的客,明天我请你的客,攀比之风日益兴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极为不利的。

  二、各种小食品的包装成为校园内的主要垃圾,污染了校园环境。学校虽然设立了卫生箱,对学生也进行卫生纪律方面的教育,但学生终究是未成年人,自制力不是那么强,所以课间一过,各种包装垃圾丢在校园内、走廊上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学校又只好组织值日生或专雇人在课间打扫食品包装垃圾,但即使如此,那些被风刮到难以打扫的角落的还是时常能够见到的。主管安全卫生工作的校长、中层领导对此体会是最深刻的。

  三、利益的驱动使“三无”产品时常摆上柜台。现在的小卖部大都是承包经营,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计把承包额定得高了再高。有的承包额虽然不是太高,但承包者为了有利可图,便拓宽进货渠道,廉价的购进“三无”产品,视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哄骗学生,赚取不义之财。在卫生防疫站的仪器检查中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更有甚者,名义上是给学生存款,实际上是预收学生的钱,买东西后从中扣出,纵 踊学生盲目消费。

  四、“无证”、“无照”经营。大部分小卖部的经营人员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直接经营各种小食品、饮料,直接与学生接触却又未按规定到卫生防疫部门查体,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一旦有人带有传染病菌,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由于小卖部都是在校中经营,规模不是很大,故刚开始时都没有办营业执照,即使现在规模膨胀,每天利润在百元之上的也仍然没有办营业执照,从不按规定收税,成为偷税经营的违法地带。

  五、大多数学校的小卖部面积狭小,却又货物繁多,摆得凌乱不堪,更有甚者,营业室和宿舍厨房合三为一,卫生状况更加糟糕,再加上照明线路不规范,私拉乱扯,炉灶、液化气随意摆放,小卖部简直就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给学校制造什么麻烦。若一旦发生什么事故,虽然是承包经营,但责任主体仍是学校,受害的仍是学生和教师,名誉受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而是博山区的这个教育整体。

  六、由于各种原因,小卖部的承包者大多数都不是公开中标的,有的是学校的关系单位的亲属承包,有的是学校教职工下岗的家属或子女,有的是……总之都是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试想一个千人的学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消费3角钱,那就是300元,而杂七杂八的小食品、饮料进价是极其低廉的,除去一切成本,纯利润最少也在100--200元,一个月下来,是一名教师工资的几倍。收入悬殊,加大了教师对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满,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学校收取的一点承包费已远抵不上所起的负作用。

  七、大多数小卖部的商品都是由厂家送货上门,小卖部又多是建在教学楼内、楼旁,车辆的进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对于小卖部的种种弊端,家长都是恨之入骨只是无可奈何罢了。学校的老师、中层干部也是时常议论纷纷,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就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心中也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是碍于情面,碍于某一关系的压力而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综上所述,小卖部的存在有百弊而无一利。我区虽然没有出现小卖部引发的事故,但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下去,迟早将成为引发事故、妨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隐患。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作出清理中小学学校的小卖部的决定,是言出有因,决策有据的。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清理中小学校的小卖部提出如下建议。

  全区中小学校,无论乡村还是城里,无论承包合同到期与否,一定要按照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进行认真清理。

  二、清理后剩余的物品,学校可与承包者协商处理。原则上食品之类由承包者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文具之类的合格产品由学校按批发价接受备用。

  三、承包利润按月平均计算,学校按承包者经营的实际时间向其收取承包费。

  四、清理小卖部要搞好清产核资,严防学校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决定清理之前,不宜声张,以便造成工作被动。

  五、清理小卖部后,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以任何形式再变相向学生经销、推销任何商品。

  清理小卖部是一项十分严肃、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各学校要创造性地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既顺民心、合民意,又能维护校园安宁,促进学校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0
关于对中小学校内小卖部经营状况的

调研报告

按照4月20日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就全省范围内中小学小卖部存在的“三无”食品充斥柜台、食品储藏保管、防范不严、学生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等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会议作出“清理校园小卖部的规定”。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区教育局责成有关科室,对区属中小学小卖部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式检查,其结果不外乎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的问题。

学校设立小卖部,在起始阶段,对于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校勤工俭学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小卖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学校设立小卖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从而引起了家长、教师越来越强烈的反响。所以全省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要求“对学校开设的小卖部要立即进行清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一、校园商店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经营者进货不从正规渠道,而是来自一些个人作坊、地下工厂,这些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艺落后,包装粗糙,容易被污染,达不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且含有大量的工业色素、防腐剂物质,与正规厂家的产品相比,这些食品、饮料价格低,中小学生对食品的质量优劣辨别能力差,只要价格低就毫无顾忌地去购买食用,因此,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买着方便,学生课间就可以随便买各种小食品、冷饮,所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们向家长要钱买,条件差一点学生宁肯不吃早点,也要用早点的钱买。今天你请我的客,明天我请你的客,攀比之风日益兴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极为不利的。

二、各种小食品的包装成为校园内的主要垃圾,污染了校园环境。学校虽然设立了卫生箱,对学生也进行卫生纪律方面的教育,但学生终究是未成年人,自制力不是那么强,所以课间一过,各种包装垃圾丢在校园内、走廊上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学校又只好组织值日生或专雇人在课间打扫食品包装垃圾,但即使如此,那些被风刮到难以打扫的角落的还是时常能够见到的。主管安全卫生工作的校长、中层领导对此体会是最深刻的。

三、利益的驱动使“三无”产品时常摆上柜台。现在的小卖部大都是承包经营,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计把承包额定得高了再高。有的承包额虽然不是太高,但承包者为了有利可图,便拓宽进货渠道,廉价的购进“三无”产品,视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哄骗学生,赚取不义之财。在卫生防疫站的仪器检查中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更有甚者,名义上是给学生存款,实际上是预收学生的钱,买东西后从中扣出,纵 踊学生盲目消费。

四、“无证”、“无照”经营。大部分小卖部的经营人员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直接经营各种小食品、饮料,直接与学生接触却又未按规定到卫生防疫部门查体,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一旦有人带有传染病菌,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由于小卖部都是在校中经营,规模不是很大,故刚开始时都没有办营业执照,即使现在规模膨胀,每天利润在百元之上的也仍然没有办营业执照,从不按规定收税,成为偷税经营的违法地带。

五、大多数学校的小卖部面积狭小,却又货物繁多,摆得凌乱不堪,更有甚者,营业室和宿舍厨房合三为一,卫生状况更加糟糕,再加上照明线路不规范,私拉乱扯,炉灶、液化气随意摆放,小卖部简直就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给学校制造什么麻烦。若一旦发生什么事故,虽然是承包经营,但责任主体仍是学校,受害的仍是学生和教师,名誉受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而是博山区的这个教育整体。

六、由于各种原因,小卖部的承包者大多数都不是公开中标的,有的是学校的关系单位的亲属承包,有的是学校教职工下岗的家属或子女,有的是……总之都是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试想一个千人的学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消费3角钱,那就是300元,而杂七杂八的小食品、饮料进价是极其低廉的,除去一切成本,纯利润最少也在100--200元,一个月下来,是一名教师工资的几倍。收入悬殊,加大了教师对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满,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学校收取的一点承包费已远抵不上所起的负作用。

七、大多数小卖部的商品都是由厂家送货上门,小卖部又多是建在教学楼内、楼旁,车辆的进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对于小卖部的种种弊端,家长都是恨之入骨只是无可奈何罢了。学校的老师、中层干部也是时常议论纷纷,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就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心中也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是碍于情面,碍于某一关系的压力而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综上所述,小卖部的存在有百弊而无一利。我区虽然没有出现小卖部引发的事故,但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下去,迟早将成为引发事故、妨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隐患。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作出清理中小学学校的小卖部的决定,是言出有因,决策有据的。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清理中小学校的小卖部提出如下建议。

全区中小学校,无论乡村还是城里,无论承包合同到期与否,一定要按照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进行认真清理。

二、清理后剩余的物品,学校可与承包者协商处理。原则上食品之类由承包者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文具之类的合格产品由学校按批发价接受备用。

三、承包利润按月平均计算,学校按承包者经营的实际时间向其收取承包费。

四、清理小卖部要搞好清产核资,严防学校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决定清理之前,不宜声张,以便造成工作被动。

五、清理小卖部后,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以任何形式再变相向学生经销、推销任何商品。

清理小卖部是一项十分严肃、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各学校要创造性地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既顺民心、合民意,又能维护校园安宁,促进学校工作。
第2个回答  2012-03-10
关于对中小学校内小卖部经营状况的

调研报告

按照4月20日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就全省范围内中小学小卖部存在的“三无”食品充斥柜台、食品储藏保管、防范不严、学生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等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会议作出“清理校园小卖部的规定”。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区教育局责成有关科室,对区属中小学小卖部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式检查,其结果不外乎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的问题。

学校设立小卖部,在起始阶段,对于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校勤工俭学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小卖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学校设立小卖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从而引起了家长、教师越来越强烈的反响。所以全省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要求“对学校开设的小卖部要立即进行清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一、校园商店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经营者进货不从正规渠道,而是来自一些个人作坊、地下工厂,这些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艺落后,包装粗糙,容易被污染,达不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且含有大量的工业色素、防腐剂物质,与正规厂家的产品相比,这些食品、饮料价格低,中小学生对食品的质量优劣辨别能力差,只要价格低就毫无顾忌地去购买食用,因此,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买着方便,学生课间就可以随便买各种小食品、冷饮,所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们向家长要钱买,条件差一点学生宁肯不吃早点,也要用早点的钱买。今天你请我的客,明天我请你的客,攀比之风日益兴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极为不利的。

二、各种小食品的包装成为校园内的主要垃圾,污染了校园环境。学校虽然设立了卫生箱,对学生也进行卫生纪律方面的教育,但学生终究是未成年人,自制力不是那么强,所以课间一过,各种包装垃圾丢在校园内、走廊上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学校又只好组织值日生或专雇人在课间打扫食品包装垃圾,但即使如此,那些被风刮到难以打扫的角落的还是时常能够见到的。主管安全卫生工作的校长、中层领导对此体会是最深刻的。

三、利益的驱动使“三无”产品时常摆上柜台。现在的小卖部大都是承包经营,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计把承包额定得高了再高。有的承包额虽然不是太高,但承包者为了有利可图,便拓宽进货渠道,廉价的购进“三无”产品,视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哄骗学生,赚取不义之财。在卫生防疫站的仪器检查中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更有甚者,名义上是给学生存款,实际上是预收学生的钱,买东西后从中扣出,纵 踊学生盲目消费。

四、“无证”、“无照”经营。大部分小卖部的经营人员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直接经营各种小食品、饮料,直接与学生接触却又未按规定到卫生防疫部门查体,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一旦有人带有传染病菌,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由于小卖部都是在校中经营,规模不是很大,故刚开始时都没有办营业执照,即使现在规模膨胀,每天利润在百元之上的也仍然没有办营业执照,从不按规定收税,成为偷税经营的违法地带。

五、大多数学校的小卖部面积狭小,却又货物繁多,摆得凌乱不堪,更有甚者,营业室和宿舍厨房合三为一,卫生状况更加糟糕,再加上照明线路不规范,私拉乱扯,炉灶、液化气随意摆放,小卖部简直就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给学校制造什么麻烦。若一旦发生什么事故,虽然是承包经营,但责任主体仍是学校,受害的仍是学生和教师,名誉受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而是博山区的这个教育整体。

六、由于各种原因,小卖部的承包者大多数都不是公开中标的,有的是学校的关系单位的亲属承包,有的是学校教职工下岗的家属或子女,有的是……总之都是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试想一个千人的学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消费3角钱,那就是300元,而杂七杂八的小食品、饮料进价是极其低廉的,除去一切成本,纯利润最少也在100--200元,一个月下来,是一名教师工资的几倍。收入悬殊,加大了教师对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满,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学校收取的一点承包费已远抵不上所起的负作用。

七、大多数小卖部的商品都是由厂家送货上门,小卖部又多是建在教学楼内、楼旁,车辆的进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对于小卖部的种种弊端,家长都是恨之入骨只是无可奈何罢了。学校的老师、中层干部也是时常议论纷纷,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就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心中也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是碍于情面,碍于某一关系的压力而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综上所述,小卖部的存在有百弊而无一利。我区虽然没有出现小卖部引发的事故,但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下去,迟早将成为引发事故、妨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隐患。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作出清理中小学学校的小卖部的决定,是言出有因,决策有据的。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清理中小学校的小卖部提出如下建议。

全区中小学校,无论乡村还是城里,无论承包合同到期与否,一定要按照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进行认真清理。

二、清理后剩余的物品,学校可与承包者协商处理。原则上食品之类由承包者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文具之类的合格产品由学校按批发价接受备用。

三、承包利润按月平均计算,学校按承包者经营的实际时间向其收取承包费。

四、清理小卖部要搞好清产核资,严防学校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决定清理之前,不宜声张,以便造成工作被动。

五、清理小卖部后,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以任何形式再变相向学生经销、推销任何商品。

清理小卖部是一项十分严肃、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各学校要创造性地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既顺民心、合民意,又能维护校园安宁,促进学校工作。
第3个回答  2012-03-10
关于对中小学校内小卖部经营状况的

调研报告

按照4月20日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就全省范围内中小学小卖部存在的“三无”食品充斥柜台、食品储藏保管、防范不严、学生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等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事件,会议作出“清理校园小卖部的规定”。为积极稳妥地做好此项工作,区教育局责成有关科室,对区属中小学小卖部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式检查,其结果不外乎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通报的问题。

学校设立小卖部,在起始阶段,对于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增加学校勤工俭学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小卖部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学校设立小卖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了,从而引起了家长、教师越来越强烈的反响。所以全省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要求“对学校开设的小卖部要立即进行清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预防和保健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一、校园商店由于缺乏有效监督,经营者进货不从正规渠道,而是来自一些个人作坊、地下工厂,这些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艺落后,包装粗糙,容易被污染,达不到规定的卫生标准,并且含有大量的工业色素、防腐剂物质,与正规厂家的产品相比,这些食品、饮料价格低,中小学生对食品的质量优劣辨别能力差,只要价格低就毫无顾忌地去购买食用,因此,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再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由于买着方便,学生课间就可以随便买各种小食品、冷饮,所以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们向家长要钱买,条件差一点学生宁肯不吃早点,也要用早点的钱买。今天你请我的客,明天我请你的客,攀比之风日益兴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极为不利的。

二、各种小食品的包装成为校园内的主要垃圾,污染了校园环境。学校虽然设立了卫生箱,对学生也进行卫生纪律方面的教育,但学生终究是未成年人,自制力不是那么强,所以课间一过,各种包装垃圾丢在校园内、走廊上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有的学校又只好组织值日生或专雇人在课间打扫食品包装垃圾,但即使如此,那些被风刮到难以打扫的角落的还是时常能够见到的。主管安全卫生工作的校长、中层领导对此体会是最深刻的。

三、利益的驱动使“三无”产品时常摆上柜台。现在的小卖部大都是承包经营,有的学校为了增加收入,千方百计把承包额定得高了再高。有的承包额虽然不是太高,但承包者为了有利可图,便拓宽进货渠道,廉价的购进“三无”产品,视学生身心健康于不顾,哄骗学生,赚取不义之财。在卫生防疫站的仪器检查中这样的事例是不少的。更有甚者,名义上是给学生存款,实际上是预收学生的钱,买东西后从中扣出,纵 踊学生盲目消费。

四、“无证”、“无照”经营。大部分小卖部的经营人员没有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直接经营各种小食品、饮料,直接与学生接触却又未按规定到卫生防疫部门查体,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做法,一旦有人带有传染病菌,对学生造成的危害将是巨大的。由于小卖部都是在校中经营,规模不是很大,故刚开始时都没有办营业执照,即使现在规模膨胀,每天利润在百元之上的也仍然没有办营业执照,从不按规定收税,成为偷税经营的违法地带。

五、大多数学校的小卖部面积狭小,却又货物繁多,摆得凌乱不堪,更有甚者,营业室和宿舍厨房合三为一,卫生状况更加糟糕,再加上照明线路不规范,私拉乱扯,炉灶、液化气随意摆放,小卖部简直就成为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给学校制造什么麻烦。若一旦发生什么事故,虽然是承包经营,但责任主体仍是学校,受害的仍是学生和教师,名誉受损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学校,而是博山区的这个教育整体。

六、由于各种原因,小卖部的承包者大多数都不是公开中标的,有的是学校的关系单位的亲属承包,有的是学校教职工下岗的家属或子女,有的是……总之都是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人。试想一个千人的学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消费3角钱,那就是300元,而杂七杂八的小食品、饮料进价是极其低廉的,除去一切成本,纯利润最少也在100--200元,一个月下来,是一名教师工资的几倍。收入悬殊,加大了教师对学校整体工作的不满,加剧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学校收取的一点承包费已远抵不上所起的负作用。

七、大多数小卖部的商品都是由厂家送货上门,小卖部又多是建在教学楼内、楼旁,车辆的进出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对于小卖部的种种弊端,家长都是恨之入骨只是无可奈何罢了。学校的老师、中层干部也是时常议论纷纷,只是无能为力罢了。就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心中也不是不明白,只不过是碍于情面,碍于某一关系的压力而睁一眼闭一眼罢了。

综上所述,小卖部的存在有百弊而无一利。我区虽然没有出现小卖部引发的事故,但如果任其存在和发展下去,迟早将成为引发事故、妨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隐患。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上,作出清理中小学学校的小卖部的决定,是言出有因,决策有据的。根据上级领导指示和我区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区清理中小学校的小卖部提出如下建议。

全区中小学校,无论乡村还是城里,无论承包合同到期与否,一定要按照全省中小学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进行认真清理。

二、清理后剩余的物品,学校可与承包者协商处理。原则上食品之类由承包者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文具之类的合格产品由学校按批发价接受备用。

三、承包利润按月平均计算,学校按承包者经营的实际时间向其收取承包费。

四、清理小卖部要搞好清产核资,严防学校资产的流失。所以在决定清理之前,不宜声张,以便造成工作被动。

五、清理小卖部后,各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以任何形式再变相向学生经销、推销任何商品。

清理小卖部是一项十分严肃、政策性十分强的工作,各学校要创造性地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既顺民心、合民意,又能维护校园安宁,促进学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