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江西人文常识 提供下

如题所述

  江西,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是“形胜之区”。   江西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内陆对外开放省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这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地区性的国家发展战略。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这座楼台为别居,阁以其封号命名——“滕王阁”。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今仍有不少写诗著文者,陈运和诗《滕王阁》就跟随”一批批后人 一首首颂诗”、“跨进《滕王阁序》和历史攀谈”。
  白鹿洞书院
  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 秀丽滕王阁
  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之而闻名天下。宋后书院又几经兴废。元末战乱,书院在战争旋涡中又遭厄运,所有殿堂斋舍荡然无存。明代时,书院又得到恢复,盛时有学生五百多人。清代仍继承明代的规模,远近各省都有人来此求学。至清末废除科举,取消书院,这座煊赫一时的白鹿洞书院,自此江河日下,衰落下来。迄于解放前夕,已是屋宇倒坍,尘莓满院,荆棘丛生,满目凄凉。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建国后,经及时抢救修缮,古老的书院才又焕然一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6
江西,简称赣(gàn),别称:赣鄱大地,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意思是位于江南的西部地区。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是“形胜之区”。   江西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内陆对外开放省份,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这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地区性的国家发展战略。南昌市为江西省会。滕王阁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贞观十三年(公元 639 年)六月,唐高祖李渊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后迁洪洲(南昌)任都督。据说唯一的建树就是在公元 653 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这座楼台为别居,阁以其封号命名——“滕王阁”。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洪州都督阎伯屿在此大宴宾客,王勃席间所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今仍有不少写诗著文者,陈运和诗《滕王阁》就跟随”一批批后人 一首首颂诗”、“跨进《滕王阁序》和历史攀谈”。白鹿洞书院  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 秀丽滕王阁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并奏请赐额及御书,于是书院的名声大振,宋时著名的哲学家陆九渊、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讲学。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著名哲学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又有“白鹿洞之会”,书院也因之而闻名天下。宋后书院又几经兴废。元末战乱,书院在战争旋涡中又遭厄运,所有殿堂斋舍荡然无存。明代时,书院又得到恢复,盛时有学生五百多人。清代仍继承明代的规模,远近各省都有人来此求学。至清末废除科举,取消书院,这座煊赫一时的白鹿洞书院,自此江河日下,衰落下来。迄于解放前夕,已是屋宇倒坍,尘莓满院,荆棘丛生,满目凄凉。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建国后,经及时抢救修缮,古老的书院才又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