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如题所述

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其实,大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是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则会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心理疾病。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

01学习压力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极易引起紧张焦虑。

02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03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

04人际关系的困扰带来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我们对生活将不会充满希望,这产生的影响是在生活方方面面能体现的出来的,

那我们碰到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1.坦然面对

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忧人。

2.不要急于“诊断”

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

3.转移注意力

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要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一个人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

4.调整生活规律

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的整个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那么所谓的心理问题也会相应缓解。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 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5
我写过这个题目的论文,不过都是看别人的博士论文什么的摘抄的!呵呵!现在我的盘不知道放哪里去了!明天找找!要是找到了我就发给你吧!没有找到就没有办法了!呵呵!
找到了!
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机制初探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合格的高级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在指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与社会学等方面。来探索与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控制和调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成因 解决方案初探

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机制初探
2004级小教文专 崔黎 指导老师 曹成刚
引言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时空的延伸与扩展,给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也给予了人们更
多的烦恼和心理负担。有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有1000多万精神病人,而有着心理障碍或曾受过严重心理问题困扰的人,则数以亿计,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鼎透露,我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达14万到16万,即平均每天约有400人自杀……。被称为“世纪病”的心理疾病,如洪水猛兽正吞噬着人们的健康,同时也吞噬着我们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
一. 大学生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曾几何时,大学生被人们誉为“时代的骄子”,“社会的宠儿”,而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更令人担忧,1989年国家教委对12.6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0.23%。1991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已高达25.3%。1992年到1998年,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地方高校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规者占35%,有轻度障碍者占15%,偏严重者占5%,严重者占2%,有悲观情绪者占0.5%。最近,山西省高校心理健康研究协会的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抑郁、焦虑、恐惧、自卑、依赖和精神衰弱等心理疾病的人数达16%以上,高于社会青年群体。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上升到30%,呈逐年上升趋势。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充分显示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广泛性和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我们再也不能漠然视之,袖手旁观了。
二.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适应性不良障碍
(1) 学习方面
面对大学生信息量灌输的教学方式和要求学生自主独立和自觉主动学习,并要有所思考探索和研究创新的教育学习特点,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兴趣降低、效率下降,感到负担重,压力大,焦虑苦闷,紧张恐惧和精神衰弱等。
(2) 生活方面
不能适应大学后独立生活和自理能较差,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心理倾向较为突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和精神压力很重,影响和制约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感到孤独自卑、压抑无助、精神不振、情绪消沉、心理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与无奈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二)神经衰弱
这是大学生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疾病。神经衰弱在高校学生休退学病因统计中占30%——60%,其主要特点是易于兴奋和迅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定,紧张,烦恼,失眠多梦,头痛,多汗,心悸乏力等。尽管有明显的躯体病状,但各种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由上不难看出,这些表现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交往和学习造成一定的负担。
(三)人格障碍
这是指偏离正常人格并与社会法规相悖的一种情绪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缺乏道德责任感和同情心,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情绪反应具有突发性,行为呈冲动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过与自私。(2)性格怪癖,情感冷漠,固执死板,妒忌心重。(3)过与自我克制、追求完美、谨小慎微、优柔寡断。(4)过分自卑、过分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他人的反应敏感,在人际交往中被动、胆小、易害羞、不息在公共场合露面,严重的会躲避与他人交往,形成社交恐惧症。
(四)情感情绪障碍——性焦虑
大学生的性生理已完全成熟,性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对两性关系有探讨和尝试的愿望,但不能理性和科学地处理“性”的困惑时,就产生了烦恼失眠,焦虑压抑,情感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障碍,严重者导致精神异常,言行失控及犯罪现象的发生.大学生中“恋爱生”数量激增,滥交异性朋友,在性关系声放荡不羁,荒废了学业,也他的大学生走向另一极端,对性问题采取忽视,逃避的态度,对异性怀有偏见,视性为罪恶之源,这就阻碍了其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过分的压抑,使其对性问题表现出无知无能,甚至发展为性变态。这些都是部分大学生基本的性心理和性道观念的展现。
(五)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在复杂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部分学生尚未形成完整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理想目标不明确,表现出矛盾的心理或多变状态。在主导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导致矛盾取向中消极因素上升,消极心理加重,缺乏信仰,认识的偏差,盲目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盼望失落和冷漠困惑。
(六)不良生活方式
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只要有吸烟、酗酒。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吸烟率越来越高,他们把吸烟当作人际关系中表达友谊和寻求支持的手段,成熟的标志及经济条件优越的象征,用于炫耀自己。过分将注意力放在吃喝上,学业上难求上进,进入社会之前就染上吸烟喝酒的恶习,也容易引发许多问题行为。
三 、 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生理因素
生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自然基础。人的遗传素质及其相关的神经类型、肌体构造、形态、感官等,这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既能为人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前提,但又制约着人的心身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例如,高级神经活动弱型的学生,胆小、怯懦、多疑、孤僻,这些消极的行为特征,如果家长不及时的教育与引导,很可能出现伤感、沮丧、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
(二)心理因素
(1) 期望值过高,理想追求受阻。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不具有崇高的理想。但是,任何理想都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他的存在和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一些大学生往往不从实际出发,实现理想的期望值过高,只有成功的准备,而没有考虑到失败的可能。于是就出现了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激烈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迷惘、悲伤、怨天尤人等诸多心理问题。
(2) 心胸狭窄,人际关系不协调。
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交往,彼此相互理解、真诚、信任、宽容、关心、友爱、互助,是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心灵闭锁,不善交际,在别人眼里显得古怪孤僻,令人不敢接近;有的大学生自命不凡,不愿与周围的“凡夫俗人”为伍,到头来只能是孤芳自赏,形单影孤;有的大学生有自卑感,为了不在众人面前暴露弱点,不愿坦诚地与人交往,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一个人如果长期处在冷漠而无“知音”的人际关系中,便会产生莫名的压抑、孤寂和烦闷。
(3) 情感脆弱。意志不坚强。
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以前可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在家里是父母心中的“小太阳”,因此,许多在温室和赞扬声中长大的大学生,没有经受过逆境与困难的磨练,只要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陷入苦恼、愤怒、恐惧、失望、悲观与厌世之中,并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体验。这种脆弱的情感和缺乏耐挫力的意志,不但是大学生成才的销蚀剂,而且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方面的因素
学校教育某些方面的失误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健康处境和精神状况……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多年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以分数衡量学生,教育的功利性突出,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和强压的,学习无愉快感;因材施教没有重视和落实,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情趣、爱好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就在于素质教育叫得响,应试教育抓得实。因学生心理问题而使教育效率降低的现实提醒我们:在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规模的同时,不能不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问题。
(四)家庭方面的因素
与学校教育相对应,家庭教育大多也只关心学生的智力,而对其心理关注甚少,致使一些学生自理、自立和承受挫折能力差,不善与人相处共事,进入大学独立生活后,对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不知所措,无以应对,经受不了挫折和困难。
(五)个体方面的因素
大学生个体作为基本独立的社会人,从知识到身心都在经历向成熟个体发展的过程。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悲观,丧失自信心和意志力。他们求知欲望盛,易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渴望在社会活动中表现自己的才能,他们感情丰实,热情奔放,但又经验不足,易冲动,内心充满着复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六)文化方面的因素
随着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急剧变革,中国社会文化也进入了一个迅速变迁的阶段。港台文化和西方外来的异质文化不断地深入,严重地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震撼着大学生多年的构筑成的精神世界。这使得一些免疫力不强,又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大学生心旗摇动。感到压力重重。尤其是多种文化、多种价值体系抉择之间形成的多层面的矛盾;崇高的人格完善和追求金钱,名利之间的冲突,弄得他们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因而引起了心理机制的应激反应。久而久之,引起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
(七)社会方面的因素
社会快速发展给学生带来了种种心理冲突,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看到听到学到的和现实中发生的与在学校里学到的和老师所教导的距离较远,于是心里产生了很多疑问。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部分学生在强烈的竞争中心理脆弱,适应能力差丧失自信心,甚至诅咒生活,厌弃人生,由此造成了学生心理障碍抑制学校教育效率等问题。就业的压力,人才招聘和使用上的某些不公平竞争,使许多学生担心自身才能和前途会因此断送。经济脆弱贫困成为经济困难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不良风气和刺激的增多,部分学生贪图安逸,产生了追求高层次物质享受与低水平物质实力的心理冲突。接受不良影响的机会和渠道的增加,使部分学生追求感官快乐甚于理性满足,导致丧失奋斗的内在精神。
四、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初探
(一)、把心理健康纳入学校教育规划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性讲座。
在学校的教育计划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专题性讲座,向学生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卫能力,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如新生在面临高校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抉择、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消除人格中的你、不健康成分,把人生设计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其心理适应和调控的能力。
(2)、建立心理档案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为大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为每一位新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记录他们在大学生活各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状况。通过调查分析、心理测试、日常行为判断等方法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兴趣、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等。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矛盾的及时发现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心理障碍严重的学生要进行个案研究,认清其基本特征和失调程度,帮助其及时调整,以建立良好的心态。
(3)、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
积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及时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排除心理隐患,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1、 心理咨询分类
一是集体咨询。即将大学生中多数人面临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由知识和经验丰富、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的教师做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是个别心理咨询。即在特设的咨询场所,由心理咨询教师或医生进行一对一的解疑释惑活动。
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辟“心理聊天室”等版块,积极开展网上的正面宣传和正确信息的宣传,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使他们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健康成长。同时也避免了一些大学生不愿正面交流的顾虑。
心理咨询活动的开展将会使大学生获得及时而有效的心理方面的帮助。
2、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存在的弊端
(1)、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
心理咨询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的工作,更是极其细腻的情感工程,要求心理医生和心理工作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国外,一个心理医生必须具有三年以上的医生经历,还要经历心理学、精神学等方面的培训,具有人文,宗教、经济、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心理工作的特殊技术才能开诊。在美国要求专业人员既有临床心理学博士、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博士学位。而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大多没有接受过必要的专业训练。(2)、有的辅导员把咨询工作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
(3)、咨询形式单一,内容贫乏,缺少规范化要求。
(4)、对此项工作领导不够重视,人们理解不够。
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是物质条件欠缺,来访者及其亲友对此项工作的误解等。使心理工作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3、 解决意见
(1)、高校领导必须重视与支持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2)、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的独立组织机构,使该项工作纳入健康化正规化发展的渠道。
(3)、培养和引进心理咨询的专门人才,提高咨询水平。
(二)、顾设心理障碍,进行挫折教育
常言道:人生逆境十之一二,在人生的旅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这样的困难。大学固然如此,一些大学生过去在家庭是小皇帝.小公主,从未受过委屈和挫折,他们挫折承受力太差。大学校园里,各个都是平等的主体,过去优厚待遇刹时不见了,他们一旦遇到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就难以自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比赛排示上好名次,失恋等,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全面,不够深刻导致成沦,消极或走向极端。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才是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一个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做一些心理承受能力的教育。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生活学习的挫折,每次挫折把它当成一次经验积累,一个转机的开始,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做好“升华”的转机工作。同时,还极意识地设置一些能够锻炼和消除心理障碍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坚强的意志。但要注意障碍的限度,最好经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使他们具有成熟感,逐步增强大学生的一些心理承受能力。
(三)、充分运用心理平衡法,进行教育工作
所谓心理平衡法;是处理需要不遂而引起心理不安和烦恼,进行心理协调的方法。心理平衡法有以下几种:
1. 酸葡萄法。此法出自《伊索预言》。一只饥饿的狐狸到果园偷葡萄,他看到一串串紫葡萄,馋的3直流口水,但他蹦了儿蹦却摘不到,只好作罢,可他嘴里却喃喃自语道:“这些葡萄没有长熟,还是酸的,我可不喜欢酸葡萄,”酸葡萄法就是极力贬低没有得到的东西,以达到心理平衡。如,某个学生想当学生干部,找老师说,老师认为他不合适。如果直接了当地说恐怕学生难以接受,就说:其实当干部也有不利因素,影响学习等等。这样,虽然没让这名学生当干部,但却使学生的心理达到平衡,这就是所谓的酸葡萄法。
2. 甜苹果法。甜苹果法是与酸葡萄法相对的一种方法,就是极力称赞已得到的东西,以达到心理平衡。例如,某教室由于种种原因一连三年都住阴面寝室,学生不高兴找老师,要求换同班的一个阳面寝室,这时,老师就说:其实你们的阴面寝室并不比那间阳面的差,因为那间阳面寝室是一楼而且把山,而你们的阴面寝室是二楼又在中间,其实比那间暖和,而一楼那间阳面寝室被树遮着,见不到多少阳光。这位老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用的就是甜苹果法,极力称赞这些同学住的阴面寝室,使学生消除怨气,达到心理平衡。
3. 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当某人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给予一定的满足,从而使其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方法,例如,评三好学生,某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够,但却没评上,心里有疙瘩,找老师诉苦。老师说:按你各方面表现,是够三好的,但评三好一方面名额有限,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同学有偏见的因素,我不敢说这次评上的同学都不如你,但我敢说,你确实比评上的个别人强,你的表现,老师心里有数,继续努力,下次应该评上。这应用的就是精神胜利法。
4. 超脱法。这是一种把没有满足的需求与心理生活相分离的方法。例如,有位男生喜欢上一位女生,但女生并不为之所动,男生很苦恼,于是老师就劝他:其实这不算什么,如果恋爱成功,又耽误学习,又很费钱,而且将来还不知能不能分到一块,就当没这回事吧。这应用的就是超脱法。
5. 补偿法。这是一种对需求不遂所引起的不安和烦恼,采取需求调整的方法。例如,一个学生有文艺天赋,和其它同学不水平不差上下,但由于到市里比赛的名额有限,没有被推荐,这难免会引起他心理不平衡,这时就要应用补偿心理平衡法,虽然没有参加市里的比赛,但却让他在校内的演出中挑大梁。
(四)、建立科学的心理测评系统
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科学的测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发现与鉴别他们的心理问题;二是客观评价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就。心理测评在高校的具体运用便是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为此,各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由该机构对学生的心理活动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定期对学生各种量表通过电脑处理,将每个个案的心理活动历程,心理健康咨询调查等情况进行测试记录。同时,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跟踪测试,由专家组成分析小组进行研究,及时指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有效预防心理疾病。每次调查结果,分析研究的结论,以及通过跟踪咨询调查所形成的材料都应归入个人心理档案,由专人保管。要注意结果的解释的科学性和内容的保密性。
(五)、逐步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为了满足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以及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学校要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注意同家庭和社区建立联系,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互协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从学校内部来说,不仅要有清新,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而且还要创设尊重,理解,信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积极情感,增强适应能力和耐挫折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六)、注意提高老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心境表现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们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尤其是学生辅导员)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教师到其他开设有心理学系的高校进行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也为高校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做好充分的人才准备。
(七)、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心理得到多方面锻炼,以促其成熟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形成学生群体凝聚力,产生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理。学校应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大力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娱乐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思想启迪,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丰富大学生的人生知识和经验。知识面窄、社会阅历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是捆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积极开展各种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既引导大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又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送科技下乡、下厂,再辅之以生动的专题讲座,开阔学生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结合青年志愿者活动,进行社会现实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青年学生自强字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追求完美的创造意识。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民主和法制观念;通过奉献爱心,培养高尚品质,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关心公益事业,养成文明习惯;通过互助互帮,增强创造才能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塑造青年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八)、建设校园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的物质建设是整个校园文化的载体,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使大学生乐观进取,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报刊杂志,经常性的广播,电影电视导向能为校园文化高层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德育和育人环境,能使学生在理性上受到启发,在感性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调节学生行为,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健全制度,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校内各种行为规范,文明公约和校规校纪对建立一个文明有序的校园,起着保证作用,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起着规范作用。要重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改革学生宿舍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将宿舍建设成为具有生活,娱乐,教育等多功能的“文化小区”,使学生感到轻松,民主,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增强归属感,使他们热爱班级,热爱学校,心理上有所依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与生活情趣,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使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热爱集体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大学校园内形成一种鄙视丑陋行为,崇尚精神文明的良好环境和弘扬正气。
总结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严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体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合格的高级人才的培养。为此,本文在指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与社会学等方面。来探索与剖析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控制和调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壮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朱建峰.现代人呼唤心理咨询[J].心理与健康,1999,.
[4]朱洪发.心理咨询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枣庄师专学报,1998,
[5]张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中国高等教育,1995,
[6]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王惠平.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J].青年工作论坛,1996,
[8]张景莹.《大学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致谢语:
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接触论文,因此,在拟定课题、查寻资料、论文 定稿等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另外,在论文的正规格式方面也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但在指导老师—曹老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此,我衷心感谢曹老师的指导。写作这次毕业论文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相信这是我在学习上取得的一个满意的成果,并对我以后有很大的帮助。
谢谢曹老师!
第2个回答  2007-11-26
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1.将不快以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要敢于把自己不愉快的事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当极其忧伤时哭泣、读诗词、写日记、看电影、听音乐都是常见的宣泄方式。节奏欢快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

2.多与人交往,摆脱孤独。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会习惯的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并希望从团体中得到爱。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有助于身心健康。当你真诚的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时,你会欣喜地发现,你获得的比你给予的更多。千万不要因为怕别人不高兴而把自己同他人隔绝开来。孤独只会使抑郁状态更加严重。

3.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人在正常状态下是可以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并保持乐观心情的。一是有意识地获取成功的体验;二是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三是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知识是自信的源泉。要学会容忍,培养坚忍的毅力。用积极进取精神取代消极思想意识。把事情看透,心胸开阔,情绪就能保持稳定。

心理保健-面对挫折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在遭受挫折的时候,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第一,沉着冷静,不慌不怒。

第二,增强自信,提高勇气。

第三,审时度势,迂回取胜。所谓迂回取胜,即目标不变,方法变了。

第四,再接再厉,锲而不舍。当你遇到挫折时,要勇往直前。你的既定目标不变,努力的程度加倍。

第五,移花接木,灵活机动。倘若原来太高的目标一时无法实现,可用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来替代,这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

第六,寻找原因,理清思路。当你受挫时,先静下心来把可能产生的原因寻找出来,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七,情绪转移,寻求升华。可以通过自己喜爱的集邮、写作、书法、美术、音乐、舞蹈、体育锻炼等方式,使情绪得以调适,情感得以升华。

第八,学会宣泄,摆脱压力。不妨找一两个亲近的人、理解你的人,把心里的话全部倾吐出来。从心理健康角度而言,宣泄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带来的精神压力,可以减轻精神疲劳

第九,必要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当人们遭遇到挫折不知所措时,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医生会对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循循善诱,使你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第十,学会幽默,自我解嘲。“幽默”和“自嘲”是宣泄积郁、平衡心态、制造快乐的良方。当你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有失有得”等等来调节一下你失衡的心理。或者“难得糊涂”,冷静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
第3个回答  2007-11-14
问题太复杂,估计每人能回答。
原因:家庭、社会、环境、基因、先天自我素质、各种机缘等等。
对策:个性化、差异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20
大学生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是重要的社会主义建立执行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不但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得到发展,促进我国全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