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50字简介

如题所述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先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1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1939年因病去世。
第2个回答  2017-12-12
不是5O字
第3个回答  2021-01-25
A获得超过111个赞

关注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1939年因病去世
第4个回答  2018-11-29
、白求恩之死

那是发生在1939年10月到11月短短不过一个月的一段真实历史,10月28日,日本兵进行疯狂的"冬季扫荡"计划,开始对根据地的疯狂战斗。

当时中国的哨兵正在催促白求恩医生尽快完成手术尽快撤离,就在如此紧张的时刻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候不小心刺破了自己的手指,作为医生他迅速反应把手放入消毒液中消毒,虽然他知道自己不完全处理好伤口很可能面临被感染的危险,但是正在战时他没法先顾及自己还是坚持把伤员的伤口先处理完毕。

此时的白求恩已经被感染,后来他的手指先是发炎,且炎症越来越严重。转眼到了11月1日,白求恩又一次在手术台抢救一名伤员,而这位伤员患的是一种剧烈传染性炎症,虽然此时白求恩已经手指感染在接触病人自己就面临致命感染的风险,但是白求恩依然坚持先救人,不幸,此次治疗确实又让他自己已经发炎的手指二次感染,且更为加剧了。

后来,手指发炎已经疼痛万分,他还是坚持做了十三台手术,还一边写治疗疟疾这种顽疾的讲课提纲。 最终在7日,一生解救他人于水深火热的白求恩自己却倒在了病床上,不仅手指炎症恶化扩散,后来又连续高烧,那么白求恩是怎么死的呢,最终他自己说出自己被确诊为败血症,于12日,天还没亮,白求恩就在病痛中平静的逝去。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了遗书将遗产分给战友们,还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能够给予妻子一笔生活费,替他向妻子道歉,并告诉她自己曾经很幸福。

2、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

1939年8月,白求恩大夫从延安来到唐县晋察冀军区工作,不久,毛主席从延安打电报指示聂荣臻司令员要好好照顾白求恩大夫,每月发给100元(边区币)的津贴。当他得知聂荣臻司令员每月的津贴只有5元,一般干部也只有2元左右时,就激动地说:"我从延安来,毛主席的津贴就很少,八路军官兵每天只有几分钱的菜金,我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因该享受有特殊待遇!"

由于组织上考虑他年长体弱,是饮誉国际的医学专家,且过去的生活较优越,就没有同意他的意见。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找他谈话,希望他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接受100元津贴,他坚决不从。并给毛主席写了写了一封信,汇报自己到达晋察冀边区以后的工作情况,表示要永远和八路军战士和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到底。他说;"在前线,我是年纪最大的战士,可是我任然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啊!绝不能搞特殊!"

3、要时刻把自己当做伤员

1939年夏天,沙飞与白求恩一起从冀中回到唐县工作。一天中午,白求恩大夫请沙飞去唐河游泳,顺便拍几张照片。沙飞如约赶到白求恩大夫的住处,白求恩大夫已经查看伤员去了。沙飞便在屋里等待他。

沙飞坐在椅子上,发现有几张用铅笔勾画的草图,其中画得比较清晰的一张像一个当地架在牲口背上的驮货架。正在沙飞对草图疑惑不解地猜想时,白求恩大夫回来了。他对沙飞致歉说:”飞,对不起,让你久等了!“然后,指着桌子上的草图有感而发地说:"一个战地外科医生,要同时是木匠,铁匠,缝纫匠,理发匠。有了这四匠才是好的外科医生。"说完白求恩大夫兴奋地指着那张似驮货架的草图说:"飞,这是我设计的‘靠背架’让刚做完胸腹手术的伤员靠在上面呼吸会顺畅些。舒服些……"

沙飞从内心对白求恩大夫这种崇高的道德和全心全意为伤员着想的精神敬佩不已。

白求恩大夫接着对沙飞说:”我们有的大夫责任心不强,简直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接着他又向沙飞讲述了一位大夫由于条件所限和疏于手术后未能给伤员上夹板,致使伤员截肢的事。白求恩大夫说:"大夫使伤员的守护神,要处处为伤员考虑,要时刻把自己当作伤员!"沙飞动情地听着,被白求恩大夫时刻为伤员着想的崇高医德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白求恩大夫看了看那张草图接着又说:"医生心里要时刻装着伤员,外科医生会木匠,便可以做各种康复器械,伤员就会很快康复。会缝纫,可随时为伤员缝补衣服让伤员在医院有一种住在家里的感觉,有助于伤员恢复。会铁匠,可以打造医疗器械,弥补医疗器械的不足,提高我们的医疗技术。会理发,可以及时给伤员理发,伤员从前线下来因战斗紧张,没有时间理发,往往头发很长,到了医院我们就给伤员理发。"

4、白求恩的童年时代

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个牧师家庭。

白求恩从小勇敢,爱冒险。6岁那年,他独自到离镇很远的多伦多去游玩,走着走着迷路了,但他并不哭。当警察把他送回家,妈妈批评他时,他说:“我想尝尝探险的滋味。”有一次,他带弟弟去爬山,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他就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山顶才抓住,把等在山下的弟弟吓得直哭。8岁时,白求恩捉麻雀,捉苍蝇,捉到后就解剖,学祖父当外科医生。他还是一个游泳能手,10岁就想游过齐治亚海湾。

5、白求恩的故事

10岁的白求恩把爷爷行医用的铜牌挂到了自己的门上,那一刻起注定他要走进人类医学的历史。在一连串的冒险和尝试之中,白求恩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他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参加了一战,但战争却让他感到幻灭。一战结束后白求恩来到伦敦,在伦敦一位苏格兰姑娘以一种不平凡的天真让白求恩一见钟情,他们迅速结婚。

法西斯战火仍在蔓延,从西班牙回来后,白求恩发现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更需要他 的帮助。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生死与共,白求恩与中国人一起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建立起了深厚情意。当白求恩打算回美国要求药品支援,突然一场战役爆发,白求恩毅然决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国的战士、医护人员一起面对硝烟战火。

然而这一次,他在手术过程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终在中国人民的感激和怀念中死去。 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9年11月在中国河北抗日战场染病去世。

在加拿大和美国,他以高超的胸外科手术享有盛誉,是个生活优裕的富家子弟。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后,在硝烟炮火中忘我地救治 八路军伤员,曾连续为115名战士做手术,持续69个小时。他为中国献出了生命中最后的1年零8个月。临终弥留时,白求恩这样写道:“人生很好,很值得为它活上一回,但也的确值得为它去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