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的由来

如题所述

生活用自来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自来水的水源有很多种:地下水、水库水,河道水,如果深度处理,污水,海水均可,只是处理成本不同。

一般的工艺:反应、沉淀、过滤、消毒,就可送到管网。根据水源不同,控制的指标不同进行相关工艺的设计。比如:软化,除味(比如水源污染,气味较差),深度过滤等等。

水厂建筑按工艺流程一般也就是:配水井,反应沉淀池(混凝沉淀,降低浊度),无阀滤池(过滤及滤后消毒),清水池,管网。

扩展资料:

自来水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金属污染

中国约50%地表水源受到污染,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地下水源存在氟、砷、铁、锰等超标等问题。

二、水管网质量低劣

调查显示,中国城市供水管网质量普遍低劣,不符国标的灰口铸铁管占50.80%,普通水泥管占13%,镀锌管等占6%。老旧管网漏水严重,经常爆管,从水质角度讲,容易发生二次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来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工艺流程由自来水职工制造出来的。首先必须把源水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当然,不同的地区它的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现在国家规定要用PP管,而不是以前常用的铁管,因为时间一长铁管就会生锈,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分流到用户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备注:

现在自来水消毒大都采用氯化法,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具有消毒效果好,费用较低,几乎没有有害物质的优点。但我们经过对理论资料了解、研究,认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还是有在一定的弊端。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能产生致癌物质,且目前有关方面专家也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

并在大约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氯化消毒方法,并沿用至今,成为一种常规消毒方法。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发现氯化后自来水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经过氯化后的水会产生哪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吗?如何才能得到既清洁又安全的饮用水?

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

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不过这种方法的处理费用太昂贵,而且经过臭氧处理过的水,它的保留时间是有限的,至于能保留多长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所以目前只有少数的发达国家才使用这种处理方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26
自来水是经过多道工艺流程由自来水职工制造出来的。首先必须把源水从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厂,当然,不同的地区它的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饮水质量;然后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入库(清水库),再由送水泵高压输入自来水管道,现在国家规定要用PP管,而不是以前常用的铁管,因为时间一长铁管就会生锈,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最终分流到用户龙头。整个过程要经过多次水质化验,有的地方还要经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才能进入用户家庭。

参考资料:

第3个回答  2007-10-31
自来水是指通过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它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并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由机泵通过输配水管道供给用户的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人习惯将其煮沸后饮用。
第4个回答  2007-10-31
你可以听一下百家讲坛人民大学副教授康震讲的<苏东坡>,讲苏轼被流放到岭南,建了最早的自来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