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的经历..急..35分哦!

罗曼·罗兰的经历故事..
读了他的经历或者故事的感受..急啊..明天上课要课前3分钟演讲啊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出生在法国中部一个古朴的小镇克拉木西,小镇地处丘陵地带,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罗兰家境一般,属于小资产阶级中下层,但是一家在镇上颇有声望。父亲是个绅士,德高望重;从他往上连续五代都是公证人,据说祖先还参加过法国大革命。母亲玛丽是一个笃信宗教、喜爱音乐而感情细腻的女子。她在小女儿死后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她的儿子罗曼和另一个女儿身上。

罗曼·罗兰童年时候就很敏感、聪慧,窗外深绿的运河、天空自由的浮云以及清脆的鸟鸣、教堂的钟声都会牵动他的思绪恣意狂奔。在母亲的引导下,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喜欢上了音乐,喜欢上了莫扎特、贝多芬。而从家里阁楼上翻出来的莎士比亚译本,则引领他进入了文学的天堂。音乐和文学从此成为他永不分离的终身伴侣。

1880年全家为了罗兰的学业迁入巴黎,6年后罗兰考入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历史。在高师的三年学习生活中,罗兰读了大量的书籍,阅读了文学、史学和哲学方面名家的著作。罗兰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拟定了一个宏伟的十年写作计划,并以“不创作,毋宁死。”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1887年他第一次读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很受启发,这位不知名的年轻人于同年4月写信给列夫·托尔斯泰,向他请教一些艺术和人生的问题。他本来是不期望有答复的,但是,托尔斯泰回了一封长达38页的信,热情地回答了罗曼·罗兰提出的问题,并且称罗曼·罗兰为“亲爱的兄弟”。托尔斯泰告诉他,真正的艺术是与私利和特权格格不入的,它是和全人类结合在一起的。这封信对罗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89年大学毕业之后,学校推荐他去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他在高师和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他上课声音清脆爽朗,富有激情,引人入胜;而他写的一本本厚厚的关于音乐家的讲义使年纪轻轻的罗兰在师生中享有普遍的声誉。在这期间他开始写作,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罗兰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戏剧。罗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痛感当时社会风气腐化不堪,知识分子心灵的空虚无助,以及文学上的颓废成灾,决心通过严肃、健康的戏剧来鼓舞法兰西人民改造社会的信心。他的戏剧分为“信仰的戏剧”和“革命的戏剧”两大系列。代表作有《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12)、《罗伯斯庇尔》(1939)等。罗兰在戏剧上投入的精力很多,但是观众的反应一直比较平淡。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戏剧太严肃,坚持理想,不迎合当时资产阶级观众的趣味。

罗兰的妻子本来一直幻想丈夫能够成名获利,后来心灰意冷,两人于1901年正式离婚。35岁的罗兰,带着大量的书和不多的一点行李,搬到了远离巴黎上流社会的一座五层楼的两个小房间中独自居住。

罗兰转而投入到传记文学的写作中去。罗兰在艺术史的教学中,仔细研究了许多过去伟大的艺术家的生活。他发现这些伟大的艺术家都遭受过令人震惊的不幸和痛苦,并且抗争过来,取得成就。他深受感动,决心立一座无形的圣贤祠,供上这些有着伟大心灵和伟大精神的灵魂,激励和启迪人类。他在二十世纪初创作了一系列的《名人传》,其中最著名的有《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其罗传》(1905)、《托尔斯泰传》(1911)等。在《贝多芬传》序言中,他写到:“世界喘不过气来了。打开窗子吧!让自由流通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吧!”,“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给他们恢复勇气,摇醒他们的沉睡,鞭笞他们的卑怯。”

在写名人传记的同时,罗兰还创作了他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贝多芬传》出版以后,罗兰在法国就开始小有名气了。当《约翰·克利斯朵夫》前两卷发表之后,罗兰的声望已经传到了国外。还没等到《约翰·克利斯朵夫》出齐十卷,罗兰的理想主义之光已经烛亮了全欧洲青年们的心。这部作品的成功,使他在戏剧上的夙愿在此得到了实现,并使他获得了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和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罗曼·罗兰写成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这是一部轻松活泼、别具一格的作品。小说描述法国文艺复兴末期一个老木匠布勒尼翁的故事。布勒尼翁五十一岁了,长得肥头大耳,满面油光,酒不离手,笑不离口。他热爱劳动,不求名利,性格爽朗,为人诙谐,而且敢于反抗贵族。高尔基很喜欢这部小说,认为在当时的颓废低迷的文学中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担心这场战争会造成欧洲伟大文化的毁灭,写了大量反战的文章,对交战双方都进行了抨击,成了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对十月革命表示了敬意,但是又不赞成其中的暴力手段。在1919年他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呼吁全世界知识分子团结起来,破除种族、国家和党派的偏见,共谋人类幸福。在这宣言上签字声援的各国各界知识分子领袖超过千人。1930年后他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发表了《向过去告别》的著名文章,表示要“站在苏联这一边”,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肆行。之后,他积极投身于进步的政治活动中,担任过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并拒绝领取德国希特勒政府颁发给他的“歌德奖章”,与法西斯公然对立。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完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母与子》(又译作《欣悦的灵魂》)(1922-1933)。小说女主人公安乃德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青年知识分子。她从小学到大学,都我行我素,个性坚强,追求精神自由。少女时曾爱上一个男青年,把希望和理想寄托在恋爱和婚姻上,但是这个未婚夫庸俗不堪,她又主动解除婚约。她顶着生活的压力,不顾亲友的侧目,悉心抚养私生子玛克。在自食其力的生活中,她锻炼得坚强起来。儿子玛克也逐渐长大,他在彷徨和苦闷中试图寻找父亲,但是在认清父亲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客的面目之后,他回到了母亲身边。一战爆发后,母子两人投入到激烈的反战运动中去。在斗争中,他们受到教育,开始接近劳动群众。玛克后来与一个俄国女青年阿西娅结婚,由原先为坚持精神独立而不愿参加政治斗争,转为积极参与反法西斯和保卫苏联的斗争,但是不久在意大利为黑手党分子杀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安乃德化巨大悲痛为斗争热情,在儿子死后继续战斗,以玛克精神激励青年一代,直至病死。小说描写了两代知识分子在一战前后的奋斗历程,著重描写人物的精神探索和革命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反映了欧洲进步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探索。作品带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色罗曼·罗兰于1944年12月30日逝世,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1935年,他应高尔基的邀请,到苏联访问,旅行游历的见闻写在《莫斯科日记》一书中,他从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视角看到了苏联30年代存在的大量问题,按作者的遗嘱,50年后此书才予以发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沦陷。罗曼·罗兰被软禁在他故乡的住宅中,埋头写回忆录和传记。1944年12月30日,在法国已经解放的胜利呼声中,罗曼·罗兰与世长辞。
从1897年至1903年,他先后创作了《圣路易》、《群狼》、《理性的胜利》等。这些剧本都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来对抗陈腐的戏剧,这和作者当时积极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有关。但这些剧本只上演了一两部,而且反应颇为冷淡。为此,罗曼·罗兰转而创作名人传记,相继出版了《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自1904年起,罗曼·罗兰开始创作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1915年,瑞典文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阻挠,决定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在创作上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相继发表了著名中篇《哥拉·布勒尼翁》(1919)、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
罗曼·罗兰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以一颗“真诚”之心为人类寻求自由、光明、进步。人们盛誉称他为“欧洲的良心”。良心不泯,真理不灭。在思想上,他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提倡一种全人类的抽象的“爱”,提倡一种个人奋斗的“英雄”精神。后期在对社会矛盾认识加深,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他的思想发生较大转变,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人道主义呈现出新的特质。在艺术上,他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并且将现代艺术手段融入其中,重视心理过程的描绘和分析,开创了“长河小说”和“音乐小说”的样式,使现实主义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绽放光彩。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31
长河中不朽的旋律: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他一生追求真理、光明和自由,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被誉为“欧洲的良心”。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罗曼·罗兰1866年1月29日出生在法国中部一个古朴的小镇克拉木西,小镇地处丘陵地带,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罗兰家境一般,属于小资产阶级中下层,但是一家在镇上颇有声望。父亲是个绅士,德高望重;从他往上连续五代都是公证人,据说祖先还参加过法国大革命。母亲玛丽是一个笃信宗教、喜爱音乐而感情细腻的女子。她在小女儿死后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她的儿子罗曼和另一个女儿身上。

罗曼·罗兰童年时候就很敏感、聪慧,窗外深绿的运河、天空自由的浮云以及清脆的鸟鸣、教堂的钟声都会牵动他的思绪恣意狂奔。在母亲的引导下,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喜欢上了音乐,喜欢上了莫扎特、贝多芬。而从家里阁楼上翻出来的莎士比亚译本,则引领他进入了文学的天堂。音乐和文学从此成为他永不分离的终身伴侣。

1880年全家为了罗兰的学业迁入巴黎,6年后罗兰考入巴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习历史。在高师的三年学习生活中,罗兰读了大量的书籍,阅读了文学、史学和哲学方面名家的著作。罗兰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就拟定了一个宏伟的十年写作计划,并以“不创作,毋宁死。”的座右铭激励自己。

1887年他第一次读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很受启发,这位不知名的年轻人于同年4月写信给列夫·托尔斯泰,向他请教一些艺术和人生的问题。他本来是不期望有答复的,但是,托尔斯泰回了一封长达38页的信,热情地回答了罗曼·罗兰提出的问题,并且称罗曼·罗兰为“亲爱的兄弟”。托尔斯泰告诉他,真正的艺术是与私利和特权格格不入的,它是和全人类结合在一起的。这封信对罗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89年大学毕业之后,学校推荐他去罗马读研究生,从罗马回来后他在高师和巴黎大学教艺术史。他上课声音清脆爽朗,富有激情,引人入胜;而他写的一本本厚厚的关于音乐家的讲义使年纪轻轻的罗兰在师生中享有普遍的声誉。在这期间他开始写作,于1898年开始发表作品。

罗兰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戏剧。罗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痛感当时社会风气腐化不堪,知识分子心灵的空虚无助,以及文学上的颓废成灾,决心通过严肃、健康的戏剧来鼓舞法兰西人民改造社会的信心。他的戏剧分为“信仰的戏剧”和“革命的戏剧”两大系列。代表作有《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12)、《罗伯斯庇尔》(1939)等。罗兰在戏剧上投入的精力很多,但是观众的反应一直比较平淡。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戏剧太严肃,坚持理想,不迎合当时资产阶级观众的趣味。

罗兰的妻子本来一直幻想丈夫能够成名获利,后来心灰意冷,两人于1901年正式离婚。35岁的罗兰,带着大量的书和不多的一点行李,搬到了远离巴黎上流社会的一座五层楼的两个小房间中独自居住。

罗兰转而投入到传记文学的写作中去。罗兰在艺术史的教学中,仔细研究了许多过去伟大的艺术家的生活。他发现这些伟大的艺术家都遭受过令人震惊的不幸和痛苦,并且抗争过来,取得成就。他深受感动,决心立一座无形的圣贤祠,供上这些有着伟大心灵和伟大精神的灵魂,激励和启迪人类。他在二十世纪初创作了一系列的《名人传》,其中最著名的有《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其罗传》(1905)、《托尔斯泰传》(1911)等。在《贝多芬传》序言中,他写到:“世界喘不过气来了。打开窗子吧!让自由流通的空气吹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吧!”,“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给他们恢复勇气,摇醒他们的沉睡,鞭笞他们的卑怯。”

在写名人传记的同时,罗兰还创作了他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贝多芬传》出版以后,罗兰在法国就开始小有名气了。当《约翰·克利斯朵夫》前两卷发表之后,罗兰的声望已经传到了国外。还没等到《约翰·克利斯朵夫》出齐十卷,罗兰的理想主义之光已经烛亮了全欧洲青年们的心。这部作品的成功,使他在戏剧上的夙愿在此得到了实现,并使他获得了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和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罗曼·罗兰写成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这是一部轻松活泼、别具一格的作品。小说描述法国文艺复兴末期一个老木匠布勒尼翁的故事。布勒尼翁五十一岁了,长得肥头大耳,满面油光,酒不离手,笑不离口。他热爱劳动,不求名利,性格爽朗,为人诙谐,而且敢于反抗贵族。高尔基很喜欢这部小说,认为在当时的颓废低迷的文学中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担心这场战争会造成欧洲伟大文化的毁灭,写了大量反战的文章,对交战双方都进行了抨击,成了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对十月革命表示了敬意,但是又不赞成其中的暴力手段。在1919年他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呼吁全世界知识分子团结起来,破除种族、国家和党派的偏见,共谋人类幸福。在这宣言上签字声援的各国各界知识分子领袖超过千人。1930年后他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发表了《向过去告别》的著名文章,表示要“站在苏联这一边”,以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欧洲的肆行。之后,他积极投身于进步的政治活动中,担任过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并拒绝领取德国希特勒政府颁发给他的“歌德奖章”,与法西斯公然对立。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他完成了第二部长篇小说《母与子》(又译作《欣悦的灵魂》)(1922-1933)。小说女主人公安乃德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青年知识分子。她从小学到大学,都我行我素,个性坚强,追求精神自由。少女时曾爱上一个男青年,把希望和理想寄托在恋爱和婚姻上,但是这个未婚夫庸俗不堪,她又主动解除婚约。她顶着生活的压力,不顾亲友的侧目,悉心抚养私生子玛克。在自食其力的生活中,她锻炼得坚强起来。儿子玛克也逐渐长大,他在彷徨和苦闷中试图寻找父亲,但是在认清父亲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客的面目之后,他回到了母亲身边。一战爆发后,母子两人投入到激烈的反战运动中去。在斗争中,他们受到教育,开始接近劳动群众。玛克后来与一个俄国女青年阿西娅结婚,由原先为坚持精神独立而不愿参加政治斗争,转为积极参与反法西斯和保卫苏联的斗争,但是不久在意大利为黑手党分子杀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安乃德化巨大悲痛为斗争热情,在儿子死后继续战斗,以玛克精神激励青年一代,直至病死。小说描写了两代知识分子在一战前后的奋斗历程,著重描写人物的精神探索和革命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反映了欧洲进步知识分子的命运和探索。作品带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色。

1935年,他应高尔基的邀请,到苏联访问,旅行游历的见闻写在《莫斯科日记》一书中,他从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视角看到了苏联30年代存在的大量问题,按作者的遗嘱,50年后此书才予以发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沦陷。罗曼·罗兰被软禁在他故乡的住宅中,埋头写回忆录和传记。1944年12月30日,在法国已经解放的胜利呼声中,罗曼·罗兰与世长辞。

罗曼·罗兰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生贯穿人道主义思想,以一颗“真诚”之心为人类寻求自由、光明、进步。人们盛誉称他为“欧洲的良心”。良心不泯,真理不灭。在思想上,他前期受托尔斯泰影响较深,提倡一种全人类的抽象的“爱”,提倡一种个人奋斗的“英雄”精神。后期在对社会矛盾认识加深,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他的思想发生较大转变,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人道主义呈现出新的特质。在艺术上,他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并且将现代艺术手段融入其中,重视心理过程的描绘和分析,开创了“长河小说”和“音乐小说”的样式,使现实主义在20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绽放光彩。
第2个回答  2007-10-31
  名人姓名:罗曼·罗兰
  出生年代:1866-1944
  名人职称: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名人国家:法国

  相关介绍:

  罗曼·罗兰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出生于法国涅夫勒省的克拉姆西镇,他的父亲是银行小职员,母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罗曼·罗兰受母亲熏陶,从小爱好音乐。罗曼·罗兰的早期创作以剧本为主,从1897年至1903年,他先后创作了《圣路易》、《群狼》、《理性的胜利》等。这些剧本都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来对抗陈腐的戏剧,这和作者当时积极参加了“人民戏剧”运动有关。但这些剧本只上演了一两部,而且反应颇为冷淡。为此,罗曼·罗兰转而创作名人传记,相继出版了《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自1904年起,罗曼·罗兰开始创作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是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1915年,瑞典文学院不顾法国政府的阻挠,决定授予他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在创作上又一次达到高潮,他相继发表了著名中篇《哥拉·布勒尼翁》(1919)、后期代表作长篇小说《欣悦的灵魂》(又译《母与子》)。罗曼·罗兰于1944年12月30日逝世,1945年1月2日在他的故乡克拉姆西镇举行了宗教葬礼。

参考资料:http://www.mrzl.com/mingrendangan/mingrendangan_8597.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0-3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优点。
罗曼·罗兰的创作大致可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9),以及一系列反映其反对战争、反对一切暴力。害怕集体主义制度妨害个人“精神独立”等思想的论文。后期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与子》(旧译《欣悦的灵魂》)四部:《阿耐蒂和西勒维》(1922)《夏天》(1924)。《母与子》(1927)《女预言家》(1933)和一系列散文、回忆录、论文等。特别是1931年,他发表了《向过去告别》一文,批判了自己过去所走过的道路,从此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和平的活动,成为进步的反帝反法西斯的文艺战士。
其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第4个回答  2007-11-09
是这个么?

参考资料:http://www.xxsy.net/wgwx/7_1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