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法有那些范围

这样可以巧妙的躲开城管做生育

  地摊是什么?
  在崇尚名牌的人眼里,它是不值一提的垃圾堆;在城市管理者眼里,它是人人喊打的老鼠;在商户眼里,如果它蹲在门前就是个赖皮的挡门狗;在消费者眼里,它似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直到有一天,当人们发现地摊变得越来越少,才开始怀念,怀念那些充满人情味的地摊和那些真实的平民化生活。其实,有它存在的城市是多么可爱。
  令人庆幸的是,在它灭绝之前,它已经巧妙地开始慢慢变异———年轻人们的不断加入,带来很多新鲜的创意和玩法,令地摊成为了年轻人展现自我创意的平民舞台。
  如果你也有一个这样的小舞台,会秀出些什么呢?
  小敏:摆地摊帮我赚足了旅费
  要说到小敏是怎么开始摆地摊,还得从5年前说起。
  那时小敏还在厦门读大学,一次暑假和几个好友去云南旅游,喜欢饰品的她带回了一大堆既有特色又好玩的小玩意。刚回到学校,正发愁着淘回来的宝贝多得没地方搁时,宝贝就被舍友们发现了,居然在几个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当然东西她们不好意思白拿,后来小敏一算,居然赚了八百多元。
  从那以后,凡是出去旅游,小敏都会刻意的多淘些东西回来卖。最疯狂的是有次去香港,居然一下批回了57公斤的衣服和配饰。“我摆摊从来没有定点,今天想到哪了就去哪儿,拿块布往地上一铺就成,有时在大学校园,有时在小区附近,有时干脆就在大街上。”
  小敏摆摊还有一个铁杆义工雪梨,雪梨也是一个超爱逛街的主儿。小敏说,雪梨有一项专长———跑城管。她对城管的敏感度极高,通常小敏还在收东西,她就已经抱起东西不见了。而且还很会找地方躲,有时连小敏都找不到她,直到雪梨在某个角落发出很卡通的声音,“喂,我在这里啦……”更令小敏佩服的,是她的卷摊天赋,经经她卷过的摊子再度打开时,衣服几乎都在原位。
  小敏喜欢旅游,也喜欢卖东西,她曾经的梦想就是能够开家小店,把喜欢的东西卖给喜欢的顾客。如今店没开成,一年摆上两三次地摊便成了小敏圆梦的一种方式。
  “其实我挺喜欢摆地摊的感觉,而且每次旅游回来只要摆上两三次地摊,就能把这次旅游的费用赚回来,何乐不为呢?”小敏接着说,“我摆摊有诀窍的,那就是进货时都要进自己喜欢而且能用的东西,比如衣服就全部进自己的size,卖到最后,肯定会剩一点底啦,那就是这次旅游留给自己的礼物啦。”
  从小敏这几年的摆摊经历来看,成交率还蛮高的,一般只要停下来看的,10个都有7个会买。是因为她的东西有特色而且价格还便宜吗?可是小敏却不这么认为,“是因为我的脸上没有明显写着我要赚你们的钱吧。我卖东西很诚恳,只卖给适合的客人,有时看到衣服顾客穿起来很漂亮,她喜欢我也高兴,宁愿便宜一点卖出去,本来嘛,摆摊就图个开心。”
  不过,小敏最怕的就是碰到妈妈级的买手,杀价的功力真是堪称精湛,“她们常常讲价讲到让你觉得你赚她们太多钱是很不道德的。每每看到妈妈级买手,我就晕,几乎每次交战都是以我的失败告终,然后就只能看着她们笑意满满地离去。”

  阿星:只想把创作推广到生活里
  初见阿星,是周末的晚上,在大众电影院前。只是一个简单的路过,她摆的东西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她的面前是一个打开的大箱子,箱子的两边整齐地挂着一件件DIY的手工小饰品,有串珠类、半宝石类、天然贝壳类,材质不定,大多都是天然的材质,造型多以不规则为主。细看起来,里面有耳环,有手链,有项链,一件件都显得个性、精致,让人爱不释手。
  阿星虽然看起来很年轻,可她却说自己已经在社会上摸打滚爬好多年,曾经做过的工作就有七八种。摆地摊之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是广告设计。一次,有个很满意的设计作品被客户否定了,还被老板大骂一通。阿星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早上,我回家后气得都不知道要做什么,忽然看到自己平时无聊时做的一些小饰品,然后抓起来拎了个箱子就往外走。午饭晚饭都没吃,一直摆地摊摆到夜里10点多。那时脑袋其实挺空白的,卖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就希望自己创造的东西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
  过后,阿星冷静地想了想,摆地摊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可以看到自己创作的东西有人欣赏,有人喜欢,她就满意了。现在的阿星全然是个幸福的自由职业者,除了接一些熟人拉来的平面设计外,剩下的时间她就做些喜欢的小饰品卖。
  阿星说她摆摊时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从来不乱开价,她不喜欢讲价还价,觉得破坏买卖时愉悦的气氛。
  阿星有过一次“恶梦”般无法忘记的经历:一个女顾客看中了一条最贵的项链,阿星开价300元。她倒好,一还价就是30元。阿星肯定不依,结果就被折磨了两个多小时———不但怎么请她都不走,还走哪跟哪,同时不停地在旁边碎碎念:“你这项链,哪值这个价,我是做什么的,你还想骗我,像这个东西拿到厂里开个模,一条10元都不要。”最后,阿星实在被折磨的不行了,以50元的价格卖给了她。直到现在,阿星每次想到那条项链还会感到心痛,感到不值。
  问起阿星在摆摊的这些日子里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她的答案让我意想不到的吃惊———跑城管。
  她很少被城管追,有一次在横锦巷摆摊时,突然不远处有个城管对她喊:“站住!”她马上合起箱子就跑,跑的时候还掉出来两条手链。那个城管居然又喊:“东西掉了,你不停下来捡?”阿星说那个时候她脑子里迅速闪过一行字:“捡了芝麻掉了西瓜,你脑袋有问题吧?”她当然没有停下来,后来还是在路边看车的依伯捡了还给了她。最搞笑的是,那个依伯还帮她总结:“那个城管不继续追你的原因是顾及到形象,因为他还坐在摩托车上,无论是要追你还是要捡你掉的东西,都得有一个下车动作,那就不帅气了嘛。”

  链接:中国城市地摊大搜查
  1.福州·安泰夜市
  安泰夜市里的地摊比较有趣。有趣,并不因为规模大,也不是摆了什么稀罕之物,而是因为混乱———混乱的环境,混乱的物品,再加上混乱的人,使这里充满魅力。地摊散布在街道两旁,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比比皆是。环顾四周,赤裸上身的年轻商贩,昏昏欲睡的老婆婆,站在路边闲话的街坊,穿着高跟鞋的OL,打扮中性化的学生,各色的人物都聚集和穿梭在窄窄的街道上。
  福州的藏天园是古玩、字画、古玉、寿山石摊的集聚地。卧湖路、宁化路、王庄、澳门街、东水路、西湖旁、福大对面均有摊主经常出没。
  2.北京·潘家园
  潘家园曾是旧京的鬼市。现在叫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据说全国24个省市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就像一个草根博物馆。于是,这里逐渐变成中外游客到北京的一个旅游去处。
  3.郑州·大学路古玩城
  黄帝故国,有熊之墟,河南郑州,这个中原中心之地,其民间地摊必定以古玩旧货闻名。所以,我们不能错过去大学路的郑州古玩城。
  4.上海·吴江路
  因为城管工作卓有成效,上海的地摊已近灭亡。现存的地摊比较分散,相对集中的是吴江路一带,很多摊主喜欢利用弄堂口的有利地形来做生意,渐渐地他们融入弄堂,成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地摊由外来人口经营,大概只有夏天街上志“栀子花白兰花”的老太太,才是如假包换的上海人。
  5.昆明·官渡古镇
  想体味儿时从这个小摊逛到那个小摊的兴致,现在只能到官渡古镇了。古镇位于昆明东南郊8公里处的螺峰村。这里处处透着旧时气息,摆满了各式从吃到玩的传统摊点。“眼镜官渡粑粑”在这里是出了名的,摊已经摆了十多年。“眼镜”是那摊儿的活招牌,只要往那儿一站生意红火得不得了。
  6.广州·陶街
  陶街,“淘”街,一个淘字,道尽广州购物文化的根儿。那里是广州男人的老鼠街,是电子男黑胶男相机男咸湿男怀旧男草根男的天堂。
  7.武汉·江滩
  武汉的长江江滩,不仅有像上海外滩一样辉煌的老建筑,更有直接就搭在滩上的花鸟市场,就像两个世界:外面是气派时尚的,里面却是市井自然的。何况,这里还有放风筝的地儿。
  8.天津·曙光里
  天津,北方工业重镇,曙光里是其中的重要据点。服装、小商品、文化用品混杂销售,因为便宜,所以昌盛,经常光顾曙光里的顾客有一个很时尚的群号———“薯条”。然而,2006年6月1日,曙光里市场消失,从此成为天津卫人的记忆。
  9.香港·庙街
  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从很久以前开始,油麻地天后庙和庙街一带就是个热闹之地,五湖四海的江湖医师、星相占卜以及各式商贩都聚集于此摆地摊。如今除了古玉、怀旧物品、日用品外,天后庙前更有不少商贩售卖着各式各样的性用品,一种很有庙街特色的商品。
  10.台北·创意市集
  在台湾,有很多属于年轻人的创意市集,其中台北的西门町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这里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和很多有趣的小摊子。与其他集市不同的是,这里充满了年轻的气息,而且鼓励原创,是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的平民艺术舞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5

城管执法范围包括哪些?以下这些全归城管管理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