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来源及危害

如题所述

水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自然因素如雨水冲刷等。这些来源的水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一、工业废水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往往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等。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甚至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农业化肥农药使用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冲刷和灌溉水流入水体。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进而消耗水中的氧气,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三、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浴、洗涤、餐饮等废水,含有油脂、有机物、细菌等污染物。这些污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会导致水体污染,影响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四、自然因素
雨水冲刷地表时,会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带入水体。此外,地表径流也会携带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
水污染来源多样,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以及自然因素等。这些污染物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水污染治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十条规定:
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三十条规定: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八条规定:
农田灌溉用水应当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禁止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工业废水或者医疗污水。向农田灌溉渠道排放城镇污水以及未达标的再生水、雨水的,应当符合相应水质标准,并进行监测,防止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