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外的人与老板发生冲突,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体制外,与领导冲突后,尽快寻找下家,做好离职的准备;体制内,做好被边缘化的心理建设。
一、体制外
体制外企业,专注工作效率,重视团队和谐。
有些中小型企业,团队内部发生冲突时,甚至不问青红皂白,很粗暴的将当事人做辞退处理。
因为公司觉得“你不做,有的是人做”。你认为公司决策有问题,领导指挥有问题,那我换一个没有意见的就好了。现在的就业市场,就业人数远超岗位需求,所以我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与员工沟通上,你不理解,可以离开,我换人就好了。
所以,公司才更注重“执行力”与“产出”,而非员工的“成长价值”。
作为打工人,我们在职场上只需要专注两件事,那就是:升职与加薪。
而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强能力,获得成长才是我们晋升和跳槽的依据,所以工作的“成长价值”对于打工人非常重要。
但在与领导冲突后,我们“成长价值”的阶梯在无形之中就被阻断了。
比如:
工作推进中的细节产生分歧。那么领导大概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安排给你一些大量的、重复度较高的机械性的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根本不需要争论沟通,只需要执行。
工作结果分配中产生冲突。领导大概率将一些不容易产生成果,困难性较高或者流程繁杂的工作交给你,让你去碰壁,进而无法产生工作结果。
责任归属产生纠纷。领导也许会将风险性较高的工作给你,让你去背锅,并以此来辞退你,在清理队伍的同时还节省了赔偿。
以上几种手段都是在浪费员工的职业生涯,不仅挣不到钱还无法获得成长,将有限的精力全部消耗在“斗争”上。哪怕员工选择隐忍、坚持,最后的结果仍然是被以各种理由扫地出门,公司不会给予你任何保障。

二、体制内
体制本身会给予员工保障。
尤其是公务员、事业编这种纯体制内的工作,在当下的就业市场简直就是“归宿”般的存在。
因为某个人的原因而放弃体制的庇佑简直太不划算。
但体制内的晋升,决定权与推荐权在于领导,所以体制内才讲究绝对的服从。
当你与领导发生冲突后,只要不是太过分,他无权辞退你,但有权将你边缘化,所以自己要做好被边缘化、被抹黑的打算,长期斗争的打算。
但体制内的领导是会换届的,谁又能保证换领导或者换部门后无法“洗刷冤屈”迎来第二春呢?而且,在体制内与领导不和,换个领导重生的案例非常多。从另一角度想,没有工作,没有关注,也是难得的修整复盘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做许多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体制像一个制作得非常精美的金丝笼,它在保护你的同时还束缚着你。这份束缚包括年轻人不羁的思想、热血的梦想以及源源不断与时代相接轨的第一手信息。过几年等到想改变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即使自己仍旧是个年轻人。
所以,若真的想离开,一定要趁早。
只不过,这些道理年轻时不会懂,真正懂得时候已经失去了离开的底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