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的来历?

如题所述

  姓的起源

  姓在我国是一种古老的血缘标志形式。现代汉族所使用的姓,绝大多数是在秦汉之际由先秦的氏转化而来的;其余有一部分是汉唐时期“外裔之入中国,因藩落以起姓”④而产生。只有一小部分是沿用了先秦的姓。秦汉时期,先秦固有的姓、氏分别的制度消失,“姓氏合而为一”⑤。这从司马迁的作品中已经看得很明显。如《史记·秦本纪赞》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钟离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这里称徐氏、郯氏……等等为姓,就是以汉人的习惯称先秦的氏为姓。宋郑樵曾驳之曰:“嬴,姓也;秦,氏也。何谓以国为姓乎?徐、郯、莒、黄、江,国也;以国为氏者。钟离,楚邑;菟裘,鲁邑也;以邑为氏者。蜚廉,人名也;以名为氏者。何谓以国为姓乎?凡此十三氏,并赵为十四氏。其为氏不同而姓则同也。由司马氏作纪、世家,为谱系之世,而昧于此义,致后世之言姓氏者无别焉。”⑥其实,称氏为姓,在战国文献中已经开始了。如《战国策·赵策一》:“知过……出更其姓为输氏。”同一事,《国语·晋语九》记为:“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可见战国时期是旧的姓、氏制度开始变动的时期。有些学者认为秦汉以后的所谓姓,在性质上实与先秦的氏相当,而不同于先秦的姓。如元史伯璿云:“三代以后皆无所谓姓,只有氏而已。”⑦郑樵实际上也是这个看法,他说:“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这就是说,秦以后,氏还是氏,姓也变成了氏,所谓“姓、氏之失”指的就是姓亡氏存。不过郑樵知道“三代之后。……皆以氏传而谓之姓”⑧。所以秦以后名义上称为姓的,实质上乃是先秦的氏。这种看法是合乎实际的。因此可以说,原来意义上的姓,只存在于先秦。

  文献记载先秦华夏族居民的姓几乎全部起源于史前传说时代。从文献关于它们来源的记载来看,可以把它们分作三组:

  一、原生姓

  这一组的特征是在文献中没有关于它们由别的姓分化或衍变而来的记载。它们起源的时代也比较早。

  风姓:《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皞与有济之祀。”知风姓的起源可追溯到太皞。后之学者多以太皞即伏牺氏⑨,但因没有较早文献的佐证,近代学者对此表示怀疑⑩。在《易·系辞》、《庄子·缮性·田子方》、《史记·封禅书》、《尚书大传》以及汉代的一些纬书中,伏牺氏位均在神农、炎帝之前。因此,如果大皞与伏牺氏有关系的话,那么风姓应是文献所载起源最早的一个姓。另外,即使不与伏牺氏发生关系,《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等也直接将太皞放在“五帝”之首。至少可以说,大皞与黄帝是同时代的。《盐铁论·结和篇》云:“黄帝战涿鹿,杀两●、蚩尤而为帝。”据唐兰说,●通皞或昊,两●实即太皞与少皞?。因此黄帝接触过太皞。这条材料与前面所说太皞在黄帝之先也并不矛盾。我国传说时代的人名,兼有个人与集团的性质,不可拘泥。有些人名跨越很长的历史年代,只有把它们看作是共同体的标志才能理解。因此,说太皞活动于炎、黄之前与说它与黄帝同时,其实并不是不能相容的。太皞风姓的来源则不可考,故为原生姓。

  姜姓:《水经·渭水注》引《世本》说:“炎帝,姜姓。”《左传》哀公九年亦云:“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关于姜姓起源的更详细的记载要数《国语·晋语四》:“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但少典氏与有蟜氏何姓,无可考。故姜姓也是原生姓,以炎帝为源头。汉代以来每以炎帝即神农氏,徐旭生据《史记·封禅书》有:“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认为神农与炎帝非一人。说可从。《礼记·月令》以炎帝在黄帝之先,《史记·五帝本记》谓“轩辕之时,神农氏衰’(神农指炎帝),这恐伯是以炎帝附会神农氏的结果,因《系辞》中以神农氏在黄帝之先。《晋语四》以炎帝与黄帝都出自少典氏与有蟜氏,值得重视。

  姬姓:由《晋语四》已可知姬姓是以黄帝为源头,并且也是原生姓。关于黄帝时代的社会性质,一般认为是属于原始社会后期,或称军事民主制和部落联盟时期。但实际上,传说中黄帝以至尧舜时期的政治组织情况与部落联盟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的性质。这种形式的前国家政治组织在现代人类学中被称为酋邦(chiefdom)?。当然酋邦也是人类在进入有国家社会之前的一种共同体形式。因此,认为黄帝、太皞等等是活动在原始社会的后期,仍是有根据的。

  嬴姓:《说文·女部》:“嬴,少皞氏之姓。”此说又见《路史·后记七》注引谯周《史古考》。但也有人认为少皞氏是己姓,如《左传》昭公十七年杜预注即作如是说。但《说文》的说法要早一些。杜预的根据是《晋语四》中说的“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被认为就是少皞(亦见韦昭注)。按照《晋语》的说法,青阳是“黄帝之子”,但少皞与黄帝的关系却得不到较早文献的证明。梁玉绳《汉书古今人表考》认为少皞是“黄帝子,青阳之子孙”,又把少皞与青阳分开,但仍然是黄帝之后。其说引自《汉书·律历志》。这样说无疑更缺乏根据。《左传》隐公二年《正义》引《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但它又引《世本》说:“莒,嬴姓,自纪公以下为己姓。”这可能就是《左传》昭公十七年《正义》引《世本》所说“己姓,出自少皞”的由来吧。由此看来,说少皞已姓其实是一个误会。因为莒从少皞那里继承的姓应该是嬴姓,后改的己姓则与少皞无关。故少皞为嬴姓之说是比较可信的。嬴姓的起源还有一说。即《史记·秦本记》所谓舜赐秦先大费伯翳‘姓嬴氏”。这恐怕不是指整个嬴姓说的,因为大费的嬴姓解释不了与秦的血统无关的嬴姓的来源,如郯?。作为原生姓,嬴姓起源于少皞,亦当炎黄时期。

  偃姓:《世本》云:“偃姓,皋陶之后。”?雷学淇说:“皋陶自出少昊。”?根据是《路史》所引《年代历》所云的“皋陶,少昊四世孙”。但皋陶与少昊有无关系尚无确凿依据。另外,汉代以来一些学者都认为伯益(即伯翳)?是皋陶之子?,据此嬴姓反倒成了出于偃姓。此说同样也是没有更早文献的根据。所以偃姓仍可看作是原生姓。皋陶活动的年代亦当舜禹时期。如《论语·颜渊》云:“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禹陶。”《史记·夏本纪》云:“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正焉,而皋陶卒。”

  二、分化姓

  这一组的特征是它们都是由别的姓分化或衍变而来的。它们起源的时代一般较原生姓要晚一些。

  黄帝之子所分十二姓:《国语·晋语四》云:“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于,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这十二姓是:姬姓、酉姓、祁姓、己姓、滕姓、箴姓、任姓、荀姓、僖姓、姞姓、儇姓、依姓。这是文献记载第一次大规模的姓的分化。关于这十二姓中的己姓,有出自少皞一说,前已辨其误。另外,下面提到的祝融之后所分八姓中亦有己姓。黄帝与祝融都是姬姓。其所分化之姓仍互为血亲关系,故两个己姓实为一姓的可能是存在的。其具体背景已不可考。《世本》有真姓,雷学淇以为即箴姓?。

  祝融之后所分八姓:祝融是一种名号,关于拥有名号的人是谁,各书记载有些出入。综合起来看,可以认为,祝融最早是指黄帝之后颛顼或颛顼之子老童的一个或两个儿子,其名字据说是叫做犁或重犁(一子)、犁与重犁或重犁与吴回(二子)?。总之,祝融为颛顼后无疑。颛顼出自黄帝,见之于《史记·五帝本纪》和《大戴礼记·帝系篇》。由于《国语·鲁语上》有“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故《五帝本纪》和《帝系》的说法是可以相信的。《国语·郑语》记载:‘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所分出的八姓是:己姓、董姓、彭姓、秃姓、妘姓、曹姓、斟姓、芈姓。据《世本》说,祝融之后,陆终有六子,即昆吾、惠连、篯铿、求言、安和季连,分别是己、斯、彭、妘、曹、芈诸姓?。斯姓即斟姓(21);无董、秃二姓。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董、秃二姓是出自陆终兄弟,一是它们干脆出自另一个祝融,即陆终的从父。在这两种情况下,董、秃二姓都仍然是“祝融继后”。但现在对此已经不好分辨了(22)。祝融之后分为八姓,是继黄帝之后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姓的分化。

  姚姓:《世本》说:‘帝舜,姚姓。”(23)帝舜,据《世本》,则是颛顼后(24)。《国语·鲁语上》说:“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故舜为颛顼后是可信的。战国时《陈候因咨敦》提到“高祖黄啻(帝)”(25),便证明舜(陈侯之祖)确是黄帝之后。舜的姚姓可证之《左传》哀公元年:少康逃奔有虞氏,“虞思妻之以二姚”。而姚姓是从姬姓分化出的。

  姒姓:《国语·周语下》云:“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按这个说法,姒姓是从禹开始的。禹是黄帝后裔,这可以从《鲁语上》中的夏后氏祀典中看出。《周语下》并且说姒、姜二姓是“黄、炎之后也。”因此姒姓的祖先乃是姬姓。禹的时代稍后于舜,已濒临文明的门槛。这时姒姓从姬姓中分化而出。

  子姓:子姓始于契,见《史记·殷本纪》:“帝舜乃命契……封于商,赐姓子氏。”据《世本》,契是帝喾之子,其母曰简狄(26)。但《鲁语上》说“殷人禘舜”,与喾无干。《礼记·祭法》改为“殷人禘喾”和《世本》以契为喾之子,都是错误的(27)。当然舜并不能说就是契的父亲,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当理解为共同体的关系。也就是说,子姓氏族是从姚姓氏族中分化出的。这次分化的时间亦是在原始社会的末期。

  妫姓:《左传》昭公八年:“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赐之姓,使禘虞帝。”周代赐胡公姓,是在周武王时,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云:“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之时。大姬即武王长女。陈国公族的姓即由此而来。《史记·陈杞世家》说:“舜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后之学者多以为不确(28)。但司马迁的说法还是合乎情理的。至于周武王时的赐姓,很可能是一种正式承认的表示。这是仅知的一例产生于阶级社会的姓,其性质与以上各例是有区别的,详见下文(29)。

  三、其他

  这一组是指已不知起源的姓。

  曼姓:春秋时邓国公族为曼姓(30)。雷学淇云:“《广韵》、《路史》谓武丁封叔父于邓之曼城。则邓亦子姓别封矣。”(31)但,一则《广韵》、《路史》所说未审何据,二则封于曼城是否即别为曼姓亦很难说,故雷说只可备考而已。

  归姓:春秋时胡国公族为归姓(32)。雷学淇云:“胡国是夔之别封,以国为姓也。……盖夔、归古字通也。”(33)按夔是与舜同时人名,后为羿所灭,“夔是以不祀”(34)。春秋时有夔国,然为芈姓(35)。因此雷说不可信。况且,以人名或国名为姓的,在先秦还找不到这样的先例。

  熊姓:《世本》云:“罗,熊姓。”(36)《日知录》认为是芈姓,未知何据。《春秋大事表》和雷学淇都认为罗是楚之别封,似亦是推测之词。熊姓来历不明。

  隗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狄后隗氏。二十三年记载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此隗姓当为某些少数民族居民之姓,起源不明。

  怀姓:《左传》定公四年记:“分唐叔以……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认为怀姓即隗姓(37),按怀、隗古音近,同时所在地区与隗姓所在地区也很相近,故王国维以怀、隗二姓有关系,很有道理。但是进而认为“此隗国者,殆指晋之西北诸族,即唐叔所受之怀姓九宗”,又嫌武断了。因为姓是可能分化的。怀姓九宗很可能是与隗姓同血缘,但已与华夏族同化的一部分居民;或者反过来,隗姓是与怀姓同源而演化为少数民族的一部分居民;由于民族不同,故称姓时在用字上加以区别。怀、隗二姓起源皆不明。

  允姓:《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小戎子生夷吾。”杜注:“允姓之戎。”《日知录》认为小戎子是子姓,甚是(因大戎狐姬姓)。允姓见于《左传》昭公九年:“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亦为少数民族姓。《春秋大事表·姓氏表》云:“《历代纪事年表》:‘嬴、己、偃、允四姓俱少昊后。’”此说未知何据。就较早文献看,允姓起源不可考。

  漆姓:《鲁语下》云:“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此汪芒氏之君即为禹所杀的防风氏。其姓之来源不可考。

  除以上见于文献的三十四种姓外,在商周金文中尚有一些不见于文献记载、亦无法考知其来源的姓,如◆、嫼、[女只]、[娉兄]、[女田幺幺]、●、▲、■、[女寂]、[女白]等(38)。它们也应列入这一组,但因关于它们的资料太少,本文对它们暂不讨论。

  综上所述,先秦的姓,除因不知其来源而无法肯定其产生时代的而外,只有一例(妫姓)是确知产生于阶级社会中的,其余全都产生于史前原始社会时期。这应该说不是偶然的。它说明:姓的起源一定与原始社会血缘关系的特点有关;在它本来的性质上,它是适合于原始社会的。当然,姓既然经历了两个社会性质不同的时代——史前时代与文明时代,那么它在这两个时代中的意义也可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把它分作两个时代来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2
原来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