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来历和演变

我在写论文,和网上的不能一样,麻烦高手帮忙,谢谢。

  1911年辛亥革命风暴骤起,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西式服装在中国的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同时也把传统苛刻的礼教与风化观念丢在了一边,解除了服制上等级森严的种种桎桔。服装走向平民化、国际化的自由变革,已经水到渠成,旗袍由此卸去了传统沉重的负担。由于满族统治政权的消亡,旗袍此时穿着者甚少。西式中式装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旧式的旗女长袍既被摒弃,新式旗袍则在乱世妆扮中开始酿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据说得风气之先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当时的女学生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成为社会的理想形象,她们是文明的象征、时尚的先导,以至社会名流,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都纷纷作女学生装扮。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期,其基本廓形已臻于成熟。产生于辛亥革命后,北伐战争时期始渐流行的新式旗袍,有别于旗女的长袍。30年代后期出现的改良旗袍又在结构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为称身合体,这在以后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遇然不同于旧制,成?为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7
第2个回答  2021-01-06
旗袍虽有“旗”但与满清八旗无必然关联,是中国几千年的女性袍服文化在清代的续接而已。中华服饰长河流淌到了近代,历经两千多年流变的中华袍服,进入“旗袍”时代。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大变革时期,也是传统袍服向旗袍演变的关键时期。此时,无论是南方或是北方,各种改良旗袍纷纷在女装舞台上亮相。在这个大变革的年代中,有三个推动旗袍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一是“满汉交融”,存在着满汉文化融合的社会环境。第二是“提倡女学”,有女性解放、女性教育的时代背景。第三是“西风东渐”,原有的穿着习俗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民国初期由于满清政府的下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衣着观念发生明显变革,民间服装进入了新旧更替的时期。穿满清服装的人大大减少,汉族传统女装重新被大众青睐。正如张爱玲所言:“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原有的汉服经过改装和演变,流行起加长马甲和大袖衫的套装。这种汉服的结合套装进一步合成,演变成民国初期的旗袍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