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纹身最早是从什么时候,什么朝代开始的?

据所知,水浒里鲁智深纹朵花,史进纹了九条龙。

最早是从先秦时代开始的。

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文字,其他还有用刺青来作警示的例子如岳母刺字的故事。

但慢慢刺青已演变成个人装饰的一种,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至少就有三个身满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燕青)。


扩展资料:

文身的国内外文化差异:

1、国外文化

在西方社会中,那些喜欢文些新奇图案的往往就会文几个不一定连贯的中文字,例如NBA球员坎比(Marcus Camby)即在自己的右手上臂刺上“勉族”二字,以及NBA球员艾弗森(Allen Iverson)同样在自己脖子处刺有“忠”字。

在日本的爱好刺青者,有时是出自对刺青名师的崇拜,希望能在身上留下刺青师傅的作品,有些日本人喜好浮世绘等有民族代表性的刺青。

2、国内习俗

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

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文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据近代《车里岳母刺字》一书的归纳。

文身的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

第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

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

第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

第四是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文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7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即人们为什么要文身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很多说法。

1.保护说《汉书·地理志》记载吴越地区的人们“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为什么“文身断发”能避蛟龙之害呢?《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应劭的话解释,认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吴越之人,多生活在水网地带,“陆事寡而水事众”,短发既可减弱泅水阻力,又可避免水草纠缠。而文身一则可以向鱼龙示以同类或同代,求得鱼龙的谅解与宽恕,“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另外又可从鱼龙图腾中汲取力量,鼓起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2.图腾说学者们认为,越人在身体上黥龙或蛇等花纹,反映了他们的图腾崇拜。闽越人为“蛇种”,蛇是他们崇拜的祖先,是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云南哀牢夷为“龙种”,“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越人身上的蛟龙、蛇等“鳞虫”花纹,当与哀牢夷文身的意义相同,也表明了自身的图腾崇拜。

3.尊荣说《淮南子·泰族训》说,越人文身,“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如黎族爱在手臂上文钱纹,数量的多少表示年龄的大小,同时含有祈富和死后不愁生活的意思,是祈求荣华富贵思想意识的一种反映。

4.成人说即把文身、文面当作一种成人仪式,以能忍受文身所带来的痛楚作为成人的一种标志。如在傣族,男子文了身,女子见了便认为是英雄,且文身部位越广,图案越复杂,越是认为是勇敢的人。他们的文身多在12~20岁之间进行。海南黎族妇女在十三四岁时开始文面,这也是人人必须施行的成人标志和部落标记。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指出,黎人“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高山族“水纱莲花港女将嫁时,两颐针刺,如网中纹,名刺嘴箍,不刺则男不娶”。

5.妆饰说文身作为成人礼的一种,一来是为表明忍受痛楚的能力;二来也是作为本部族中一种美的标志。成人礼举行后,即表示青年可以自由寻找配偶,有了性生活的自由,青年男女自然是要以最美的形象展示自己。

不论文身习俗产生之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的习俗功能会逐渐淡化,从而演变为纯粹的审美意义上的产物。

“黥刑”或“墨刑”还是属于古代“五刑”之一。这种刑罚早在商代就已有了,而且还在统治阶级内部施行。《尚书·伊训》记载:“殷商太甲,元年二十月乙丑,伊尹作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其方法就是在额头或面部刺纹或刺字,作为一种永久不褪的人格侮辱符号。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3-29
最早我是不知道,但是一定比秦始皇早,有史书记载越王勾践就有断发刺青的先例!再早我也就不知道了!我估计在原始部落时期就应该会有的,那个时候人们在狩猎打仗的时候会在脸上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来威吓敌人和猎物,这个应该算是最早的纹身和化妆,后来各部落有了自己的图腾为了更好的让图腾保护自己他们可能会把图腾画或者刺到身上达到和图腾和自身的完全融合。在最早的时候刺青应该是一种装饰和标记或者图腾,比如打仗时候难免伤亡在身上纹身家属更容易辨别死者的遗体。到了秦朝才出现了在脸上刺字的刑法,五代十国的时候统治者怕士兵逃跑也会在士兵身上或者脸上刺字,最盛行的时候应该是在唐朝。
第3个回答  2011-08-28
商朝开始有
第4个回答  2011-08-25
很久以前就有了,最先是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