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如题所述

一、校长要增强干事创业,为学校谋求发展的激情。
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志向越大越是有梦想,你就越有可能实现你的理想,有梦想,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会把学校建设得非常好。
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教育经费紧张等问题。只要我们增强信心,多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不断求取进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创新中带领全体师生共同提高,在创新中谋求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建示范校,创名校;发扬一种务实重干的精神,一定会取得巨大成绩。即使是处于困境,经过不懈地努力,也会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二、校长要做到依法治教与人本管理的有机结合。
1.要依法治教。运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学校管理是现代管理的要求,校长能否正确运用规章制度,决定其领导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首先,校长要致力于“立法”,即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抓好“执法”。有了一套好的制度,还需要狠抓制度的落实,一切制度和规章,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过硬的措施,相应的奖惩作保证,都将变成一纸空文。
2.注重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的激励。成功的管理一定是重视情感激励并注重沟通与被管理的情感交流,相互了解,充分发挥人的情感的巨大效能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尊重教师的情感需要,努力用真诚、尊重去激励教师,让教师形成自己的身份感、自尊心和工作热情。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要力求做到情与法的结合。学校虽然不能没有规章、没有考核,但在具体的执行时也要采取“制度无情,操作有情”的策略。在不影响整体管理的前提下适当变通处理,体现学校管理的人情味。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三、加强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重点是对人的管理,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筑一支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要加强学习。要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知识、学校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
要发扬团队精神。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单靠校长一个人工作,即便是忙得焦头烂额,也未必能把工作做好。校长要善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协调和统筹各方面的力量,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工作中校长要当“班长”,不当“家长”;善于“总揽”,不搞“独揽”。在研究重大问题时,尽可能让每一位同志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允许和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决不可自以为是,个人说了算,盲目拍板,切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大事集体议,小事通通气。”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对班子成员要做到坦诚相待,用其所长,不过多地干涉他们的工作,并能充分理解、信任、尊重他们,使每一位同志的聪明才智得到最为出色的发挥。另外,校长要教育班子成员团结协作,使班子的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育人环境。
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目标、质量、效益都是通过教职工实现的,校长要千方百计地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欲,要为每一位教职工知识与才能的发挥提供机会与条件。作为校长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即育人环境。首先是物质环境,即教学设备环境;二是精神环境,每一所学校都应具有个性,这种个性表现为校园精神,其形式是校训,要通过这种精神环境,使师生人人感到光荣;三是信息环境。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教师埋头于教学,对外界事物缺乏了解,校长就要想办法,“请进来,走出去”,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学校环境。 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奖励的办法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实际上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教育,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总之,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四、校长要提高内外协调的能力。
校长除了要协调学校内部之间的工作,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还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促使学校在社会环境中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只要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态度去工作,务实重干,与时俱进,科学管理,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4
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取决于学校,学校的好坏取决于校长。办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说,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具有核心地位,校长的言语行为影响学校的全局。当好校长更是不易。如何当好校长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一、校长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有事业心的校长,才会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才会把学校的健康和特色发展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有了事业心,就会有工作动力,就会以校为家、爱校如家,热爱校长岗位,勇于承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有了事业心,就会言传身教、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吃苦、乐于奉献。校长要明确肩负着民族兴旺的重任,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关键是校长能否管理好一所学校。特别是在那偏僻条件差的学校,教师思想意识较差,素质较低,当地的人们观点还未转变。于是,校长就要用到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努力把学校办成培养新型人才的基地。
二、校长要追求成功,饱满的工作激情
做一个好校长,不但要有超人的能力,而且具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思想水平。但是有些校长没有工作激情。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里比较普遍。因此他们缺乏自强意识和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也干不成,如果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自己的评价,这个人就会丧失信心,就会一事无成。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不因为一时挫折而丧失信心。
三、树立自我完善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当好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成功的先决条件,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一个好的校长,不能因为有点滴的工作成绩沾沾自喜,更不能不求进取,无所事事。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成为大家学习的表率,有个教育家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如果与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如果自己不善于自我完善,就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也具谈不上管理,所以新时期的校长要有很高的成就,高度水准,首先要有高度理想,必须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只有树立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定在这个目标上,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点完善自我。才能不断的自我挑战。
总之,一位称职的好校长应具有新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方法。教师便会尊重校长,努力工作,共同努力管好、办好学校,才会创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第2个回答  2011-08-02
要是你的位置是校长的话,解决的方法和老师肯定是不一样的不是...大局考虑,你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团队—老师。他们可能会和学生接触的更多,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调查一下对于老师的意见,然后对一些老师进行解决,再者您可以一段时间范围内,给学生进行关于爱国、爱家人、爱自己等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渲染讲座或者视频,但是一定要风趣幽默,学生能听的下去的...我觉得一个人的一生的观点和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小时候的影响。所以对于中小学的教育,意义我个人认为会比大学还要大的,中国自古以来很多的优良传统现在也已经再社会上不多见了,所以,这些重任都是小学开始的教育。
这只是我的意见哈,没讲出很多的具体做法,因为偶不是校长不是,完全是以一个学生的角度去谈的,难为校长您了...
第3个回答  2011-08-02
处理好四个关系:
1.与教师的关系。
2.与家长的关系。
3.与领导的关系。
4.与周边的关系。
第4个回答  2011-08-02
办孩子喜欢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