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打出唐朝官吏名称,要从大到小顺序。要注明品级啊!

如题所述

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中央官制   |中书令(正三品)   |中书省-|中书侍郎(正四品上)   | |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   | |侍中(正三品)   天子-|门下省-|黄门侍郎(正四品上)   | |给事中(正五品上)   |   | |左仆射(从二品)   | |左丞(正四品上)   |尚书省-|   |右仆射(从二品)   |右丞(正四品下)   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天子只和中书令共同商议政务,行使立案.立案所定的敕命原稿,在经过门下省同意后,方能交付尚书省实施.中书为天子的权力,而门下则代表贵族的势力,故中央政府可以说是由贵族出身的大臣所组成的合议政体.官吏的俸给通常分禄米和料钱,此外,并有职分田或防阁以维持侍从仆用人之费用.另外官僚还有一特权,即犯了流刑,徒刑时可以官当来换刑;杖刑,笞刑则可以支付铜钱来赎罪免刑.   令外之官   三省六部制为盛唐前的官僚制度,至安史乱起,社会内部起了大变化,官僚机构亦发生变动,遂产生由天子直属的令外之官.这种官深入官制中,于是节度使,盐铁使,度支使,观察使等各名目的官职开始出现,渐渐掌握了实权,使原有官职变为有名无实.   这种官职通常采用的属僚,多为新兴的地主阶层,与三省六部制中的贵族官僚对立.由中书之强化,门下之衰弱可看出贵族势力已逐渐减退,门下省已渐为天子代理机构——中书省所容纳,贵族官僚至此受到了决定性的打击.   附加:  唐朝官员每十天休假一天,称“荀假”。此外,还有各种节令假(如春节假七天)、定省节(三年探望父母一次,共三十五天)、婚假(九天)、丧假(视与死者关系而定时间长短)、病假(最长不超百日,过百日则解职)。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五品以上官员退休由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由尚书省批准。五品以上官员退休享受半俸,有功之臣因皇帝特恩者可获全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9
武将官衔
  0 正一品 天策上将   1 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2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   3 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4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5 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6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7 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8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   9 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10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   11 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12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   13 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14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   15 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16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   17 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18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   19 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20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   21 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22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   23 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24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   25 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26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   27 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28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   29 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30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   31 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6
中央官制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荣誉职务);  正一品;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荣誉职务);  正一品; 
三省:中书省(决策、秘书)、门下省(侍从、谏议)、尚书省(行政)、; 三省负责人为正二品;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人事)、户部(户口、财政)、礼部(礼宾)、兵部(国防)、刑部(法院)、工部(工程、水利);   
一台:御史台(监察);   
五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循旧制,与六部分工);   
九寺: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与六部分工合作)。   
地方官制   
虚设(道)置观察使   
州(郡):刺史(太守);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   
六曹: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史。   
乡:耆老;   
里:里正;   
村:村正;   
保:保长;   
邻:邻长。
第3个回答  2011-08-17
到百度里搜“唐朝官制” 百科里有http://baike.baidu.com/view/293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