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简单实用的野外防蚊措施

如题所述

防蚊方法荟萃
蚊子之所以令人讨厌,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更重要的是会传播疾病,例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并登革热等,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近日非典刚退,又传广东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小规模疫情。怎样安全有效地防蚊驱蚊,安度盛夏,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

土法防蚊的招数

人们利用蚊子趋光、喜高温阴暗潮湿和昼伏夜出的习性,夏日傍晚采取关闭室内灯光,打开门窗,让蚊虫飞到室外,然后紧闭纱窗纱门,以避免蚊子的飞入;设法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梅雨时节,尽量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最为理想。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开灯后蚊子惧怕橘红色光线也会逃离。用空酒瓶装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阴暗处,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会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在玻璃器皿或陶瓷瓦罐等容器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驱蛔灵糖浆,口朝下放在暗处,蚊子吸食后也会中毒死亡。将晒干后的残茶叶和桔子皮等燃烧可以驱蚊。生吃大蒜、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 汗液排出体外,也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其实,每天在天黑之前以及早晨起床后在纱门与纱窗上去人工捕杀,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蚊措施。
化学驱蚊的武器

蚊香是最古老的天然药物驱蚊办法。早在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驱蚊香棒。现代蚊香中含有效成分是除虫菊酯,它有驱杀蚊虫的作用。蚊香点燃后,蚊香里的除虫菊酯随着烟雾挥发出来,播散于室内的空气中,使蚊子的神经麻痹,于是蚊子或坠地丧命,或四散逃跑,从而起到驱灭蚊虫的作用。除虫菊酯可以通过代谢排除体外,对人没有多大害处。但是某些低劣的蚊香,除了含有除虫菊酯之外,还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毒性甚至致癌作用。因此,蚊香最好还是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电蚊香片的驱蚊效果也不错,一般可维持6-8个小时。电蚊香的驱蚊原理是将除虫菊等吸入蚊香片中,加热后而蒸发,如果滴上数滴风油精效果更好。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物质,使用最为方便。按每天使用八小时计算,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但无论是电蚊香片或液体电蚊香,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如在密闭房间内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电蚊香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电蚊香的最佳使用时间是在睡前半小时。

防蚊液,又称驱蚊剂,主要用于人们外出或野外作业人员。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据说,涂抹合格的防蚊液可以在6-8小时内阻止99.9%的蚊咬。其原理是药物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从而驱赶蚊虫。孩子使用防蚊液应特别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浓度小于10%的防蚊液。婴儿涂抹容易误舔食中毒,最好不用。喷涂防蚊液时,避免直接洒在伤口或是起红疹的皮肤上。可先喷在手上,然后再在身体裸露部位一一涂抹,使用起来有点麻烦。

杀蚊气雾剂是一种杀虫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叫丙炔菊脂的物质。蚊子多半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针对楼梯间、水槽下、阴沟、浴厕、橱柜、桌脚下等喷洒。利用旧箱子或桶子,放些抹布在里面,布置成一个阴暗潮湿的“人工陷井”,白天蚊子飞进去歇息,往里头喷几下杀虫剂,就可以轻松灭蚊,这是防蚊专家的绝招。掌握灭蚊的时间、地点和用量是关键,杀虫剂不需要太多,即可达到效果,多了不仅浪费,还会增加污染。

灭蚊窗纱涂剂是利用蚊虫的向光性和药物的缓释原理,将灭蚊窗纱涂剂涂抹在纱窗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蚊蝇接触30秒后,会在两小时至数日内死亡。有效灭蚊成分一般为氯菊脂、氯氢菊脂等。使用时,勿用碱性溶剂清洗窗纱。其优点是耐日晒耐水洗,有效时间长达数月至半年。

专家提醒人们,由于蚊子也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应该轮流使用不同的驱蚊方法及产品,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蚊效果。
物理避蚊最安全

使用蚊帐的优点显而易见,既能避蚊又防风,还可吸附飘落的尘埃,过滤空气,尤其适合儿童。不过蚊帐使用起来较麻烦,且蚊帐内的空气不太新鲜。
专家推荐使用捕蚊灯,没有污染。捕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紫外光对蚊子有吸引力,以灯管诱捕蚊子接触网面,并用高压电击网丝,瞬间使蚊子烧焦。选择光度8瓦以上或双灯管的捕蚊灯。捕蚊灯最好摆放在高於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180公分。最好常常改变放置地点,隐蔽的角落、桌下是最好的地方。使用捕蚊灯时,其他室内光源要统统关掉,因为蚊子被干扰,就无法感受捕蚊灯的光源,捕蚊效果也将大减。在捕蚊灯的集虫盒里加点水、再加点醋,捕蚊效果更好,因为蚊子有喜欢酸性的习性。电蚊拍的原理和作用与捕蚊灯类似。

白天的蚊子难防,外出时最好还是著长袖、长裤。尽量少去或不去有青苔和草丛密集的潮湿地方,还可以擦一点防蚊液来预防,或是把艾草、尤加利树叶揉碎擦在身体上,也有点效果。总之,根据个人的条件和情况,采取综合防蚊驱蚊方法,你就能愉快地安度夏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14
防蚊方法荟萃
蚊子之所以令人讨厌,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睡眠,更重要的是会传播疾病,例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并登革热等,这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近日非典刚退,又传广东爆发“流行性乙型脑炎”小规模疫情。怎样安全有效地防蚊驱蚊,安度盛夏,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

土法防蚊的招数

人们利用蚊子趋光、喜高温阴暗潮湿和昼伏夜出的习性,夏日傍晚采取关闭室内灯光,打开门窗,让蚊虫飞到室外,然后紧闭纱窗纱门,以避免蚊子的飞入;设法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尤其梅雨时节,尽量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在50%左右最为理想。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室内安装橘红色灯泡,或用透光的橘红色玻璃纸套在灯泡上,开灯后蚊子惧怕橘红色光线也会逃离。用空酒瓶装上糖水或啤酒放在阴暗处,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钻,会被糖水或啤酒粘住致死;在玻璃器皿或陶瓷瓦罐等容器的表面均匀涂上一层驱蛔灵糖浆,口朝下放在暗处,蚊子吸食后也会中毒死亡。将晒干后的残茶叶和桔子皮等燃烧可以驱蚊。生吃大蒜、口服维生素B,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 汗液排出体外,也会产生一种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其实,每天在天黑之前以及早晨起床后在纱门与纱窗上去人工捕杀,也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防蚊措施。
化学驱蚊的武器

蚊香是最古老的天然药物驱蚊办法。早在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驱蚊香棒。现代蚊香中含有效成分是除虫菊酯,它有驱杀蚊虫的作用。蚊香点燃后,蚊香里的除虫菊酯随着烟雾挥发出来,播散于室内的空气中,使蚊子的神经麻痹,于是蚊子或坠地丧命,或四散逃跑,从而起到驱灭蚊虫的作用。除虫菊酯可以通过代谢排除体外,对人没有多大害处。但是某些低劣的蚊香,除了含有除虫菊酯之外,还含有六六六粉、雄黄粉等,这些物质对人体有毒性甚至致癌作用。因此,蚊香最好还是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电蚊香片的驱蚊效果也不错,一般可维持6-8个小时。电蚊香的驱蚊原理是将除虫菊等吸入蚊香片中,加热后而蒸发,如果滴上数滴风油精效果更好。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物质,使用最为方便。按每天使用八小时计算,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但无论是电蚊香片或液体电蚊香,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如在密闭房间内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使用电蚊香时应保持空气流通。电蚊香的最佳使用时间是在睡前半小时。

防蚊液,又称驱蚊剂,主要用于人们外出或野外作业人员。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据说,涂抹合格的防蚊液可以在6-8小时内阻止99.9%的蚊咬。其原理是药物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从而驱赶蚊虫。孩子使用防蚊液应特别留心,最好使用避蚊胺浓度小于10%的防蚊液。婴儿涂抹容易误舔食中毒,最好不用。喷涂防蚊液时,避免直接洒在伤口或是起红疹的皮肤上。可先喷在手上,然后再在身体裸露部位一一涂抹,使用起来有点麻烦。

杀蚊气雾剂是一种杀虫剂,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叫丙炔菊脂的物质。蚊子多半喜欢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针对楼梯间、水槽下、阴沟、浴厕、橱柜、桌脚下等喷洒。利用旧箱子或桶子,放些抹布在里面,布置成一个阴暗潮湿的“人工陷井”,白天蚊子飞进去歇息,往里头喷几下杀虫剂,就可以轻松灭蚊,这是防蚊专家的绝招。掌握灭蚊的时间、地点和用量是关键,杀虫剂不需要太多,即可达到效果,多了不仅浪费,还会增加污染。

灭蚊窗纱涂剂是利用蚊虫的向光性和药物的缓释原理,将灭蚊窗纱涂剂涂抹在纱窗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蚊蝇接触30秒后,会在两小时至数日内死亡。有效灭蚊成分一般为氯菊脂、氯氢菊脂等。使用时,勿用碱性溶剂清洗窗纱。其优点是耐日晒耐水洗,有效时间长达数月至半年。

专家提醒人们,由于蚊子也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应该轮流使用不同的驱蚊方法及产品,才能获得较好的驱蚊效果。
物理避蚊最安全

使用蚊帐的优点显而易见,既能避蚊又防风,还可吸附飘落的尘埃,过滤空气,尤其适合儿童。不过蚊帐使用起来较麻烦,且蚊帐内的空气不太新鲜。
专家推荐使用捕蚊灯,没有污染。捕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紫外光对蚊子有吸引力,以灯管诱捕蚊子接触网面,并用高压电击网丝,瞬间使蚊子烧焦。选择光度8瓦以上或双灯管的捕蚊灯。捕蚊灯最好摆放在高於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180公分。最好常常改变放置地点,隐蔽的角落、桌下是最好的地方。使用捕蚊灯时,其他室内光源要统统关掉,因为蚊子被干扰,就无法感受捕蚊灯的光源,捕蚊效果也将大减。在捕蚊灯的集虫盒里加点水、再加点醋,捕蚊效果更好,因为蚊子有喜欢酸性的习性。电蚊拍的原理和作用与捕蚊灯类似。

白天的蚊子难防,外出时最好还是著长袖、长裤。尽量少去或不去有青苔和草丛密集的潮湿地方,还可以擦一点防蚊液来预防,或是把艾草、尤加利树叶揉碎擦在身体上,也有点效果。总之,根据个人的条件和情况,采取综合防蚊驱蚊方法,你就能愉快地安度夏日

避蚊工具的选择:

首选是蚊帐:夏季为幼儿防蚊,应尽量使用蚊帐。但是空间狭小,宝宝不小心帖在蚊帐上被叮的事时有发生,这是蚊帐的不足。

再者捕蚊灯:捕蚊灯对于夜间活动的蚊虫效果不错。

台扇驱蚊法: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

熏烟驱蚊法:在房间内,用一些木屑,最好是有芳香味的木屑,放在铁罐里,在木屑上放几块烧红的炭,再放一些干的柑桔、橙或柚子皮在面上,燃烧后会散发出十分强烈的气味,蚊子闻到就会“退避三舍”。

桔红玻璃纸驱蚊法:用透光性强的桔红玻璃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蚊子会四处逃散。

干柑桔子皮驱蚊法:在室内点燃几块干柑皮或桔皮,蚊子就会仓皇逃窜。

涂抹草驱蚊法:用适量薄荷、紫苏或西红柿的叶,揉出汁涂抹于人体裸露的皮肤上,蚊虫闻到这些植物汁散发出来的特殊气味,唯恐避之不及。

将维生素B1 3至5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能驱除蚊虫叮咬。

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香各两枚,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花露水驱蚊法:除了驱蚊功效外,有些花露水中含有中草药成分的“六神原液”,在盛夏有清凉、去痱、避暑等功能,可谓“一物多用”。尤其适合儿童使用。

花草驱蚊:
七里香、食虫草、逐蝇梅、驱蚊草、夜来香、万寿菊:茉莉花、薄荷等。

这些花草不但驱蚊效果好,而且经济易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还可以为房间增加美感,净化空气,摆在窗边,赏心悦目,特别是炎热夏天会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这些个方法也简单易行,而且对孩子没有伤害。

还有一个最简单经济的措施,就是在早晨起床后以及天黑之前在纱门与纱窗上捕杀。这个方法不错,很轻松地就可以消灭不少蚊子。

还有宝宝妈应注意的问题,夏天带宝宝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活动时间安排:

夏季的夜晚人们大多喜欢带着孩子出来纳凉,但最好是在下午5点到晚上7点半,因为这段时间相对白天比较凉快,月亮也还没有升起来,蚊子较少;而天黑以后蚊子活动频繁,尤其在有亮光的地方,还特别喜欢追着小宝宝。

地点选择:

挑好地方带孩子出来乘凉,白天最好选择有树阴、通风好的地方;傍晚则找一块空旷之地,尽量避开树木、花坛和草地。这样能有效地使宝宝与蚊子“失之交臂”。

衣着打扮避蚊法:

首先是注意个人卫生,适时冲洗身体,保持肌肤的清洁,夏天洗澡最好少用香皂。一般来说,蚊子喜食花蜜露,因此,使用带花香味的物品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会上升。

穿浅色衣服。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停在黑色衣服上。

再者是晚间最好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浅色衣服,如在户外呆的时间较长,最好穿长衫长裤,穿上袜子,会减少叮咬。

饮食避蚊法:

就是进行饮食调理,适当改变体质,使身体所排出的汗液酸性浓度降低。平时可多吃一些大蒜和含维生素 B多的食物,如糙米、豆类、干果、硬果、花生仁、水果、绿色蔬菜、奶类、河鲜、海鲜以及动物的肝、肾、脑、瘦肉等。

叮了包后怎么办?

虽然大家做了很多努力,宝宝们还是有可能会让可恶的蚊子叮上。看着讨厌的蚊子送给宝宝的“红包”,宝宝妈们怎么办?

当然要使用药物。对蚊子过敏的宝宝,在被咬之后及时给他涂外用药如无极膏、尤卓尔,其有消炎、止痒、镇痛的作用,对治疗蚊虫叮咬效果很好,而它本身所含的成分,对小宝宝的副作用很小。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它副作用小,也毕竟是药,在被咬的第二天,最好不再使用,改用花露水或风油精。以防宝宝产生抗药性。

要注意的是,蚊虫叮咬后,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症状。诸如皮炎平、艾洛松一类的激素性药物都不适合使用,一旦使用将会给创面带来色素沉淀,并可能导致创面出现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症状。再次提醒,宝宝妈们一定要小心哟。
第2个回答  2007-07-14
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我们的活动内容、范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五一期间走长城的一组的部分成员就被跳蚤(?)叮咬,痛痒难忍且身上数处疤痕;联想到去年也是我们圈子中的俊哥靓妹,在山上受到野蜂袭击,也是疼痛难忍,很长时间才复原。因此如何有效对付蚊虫毒蛇叮咬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我曾经提出过营帐周围点燃几盘蚊香驱赶蚊虫并能有效阻止大型野兽接近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效的。但也有人提出了携带不方便的意见,我也有同感,况且在对付诸如跳蚤、臭虫、草爬子等爬行吸血虫是否有效我心里也没数,还有TX提出用雄黄、风油精等物……。另外我感觉:就是宿营地应尽量选择远离牛羊猪群、牲口圈以及牲口粪便集中地,因为这些地方往往都是吸血虫的寄生处。

提出此题目的目的无非是想提请TX们对吸血类昆虫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再就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管是自己的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或者是引经据典也行,共同讨论出好的对策,以使我们的每次活动都能够更安全、更顺利、更开心。

野外防蚊虫蜂

野外活动防治蚊叮、虫咬、蜂螫小窍门 野外活动,防治蚊叮、虫咬、蜂螫是很重要的。

为避免蚊子叮咬,可在皮肤上涂上驱蚊剂。驱蚊剂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也可以用戴防蚊帽在方法避免蚊子叮咬脸部,防蚊帽的形状与原理与养蜂人用的防蜂螫帽一样,可以自己动手制做。被蚊子叮咬后,尽量不要用手抓患处,在患处涂上清凉油或风油精,每天涂抹3—5次即可。

若被黄蜂螫了,可用醋涂抹患处,或找些鲜马齿苋捣汁涂抹。如果被蜜蜂螫了,应先剔除毒刺。因蜜蜂的毒针有倒刺,刺入入体皮肤后无法拔出,便将针留在人的皮肤里,毒针尾部的毒囊也从蜜蜂的尾部拉脱,留在被螫处。剔刺时不要用指甲掐着毒囊往外拔,以免残留在毒囊里的蜂毒顺着毒针进入皮肤,最好用小镊子夹住毒刺的根部往外拔。除掉毒刺后,在患处涂抹氨水或肥皂水,疗效很好。被蜂螫的部位,要避免烤火,否则会因烤火受热,毛细血管循环加快导致患处肿胀。

被毛虫螫伤,皮肤上经常粘有毒毛,清楚起来十分费事,用氧化锌胶布或透明胶带贴在患处拔除毒毛效果很好。毒毛清除后再涂上捣烂的鲜马齿苋。

如果被蜈蚣咬伤,在伤口处涂抹肥皂水、氨水或旱烟油。若带有蛇药,用蛇药涂抹患处也很有效。假如这些东西都没有。可以用新鲜的蒲公英捣碎敷在患处。

春、夏、初秋时节,在南方的森林里行走常遭到山蚂蟥的攻击,为防止山蚂蟥叮咬可穿一用布缝制的长袜,将裤脚塞入袜内,并扎紧袜口,并扎紧袜口,蚂蟥就钻不进去了。打上绑腿,也能有效地防止山蚂蟥侵袭。用灭害灵、风油精喷洒在裤管和鞋、袜上,对山蚂蟥有驱避作用。用浓盐水洒在这些部位,也能起到以驱避效果,在潮湿的地方行走,要经常喷洒,以免药性变弱或盐分变少起不到驱避作用。发现蚂蟥已叮在皮肤上后不要紧张,可采用猛击一掌的方法使蚂蟥脱落,也可用一滴风油精滴在蚂蟥身上或向蚂蟥身体上撒盐的办法迫使蚂蟥脱落。注意不要用手硬拉叮在皮肤上的蚂蟥,因蚂蟥的吸盘上有许多锐利的角质齿,硬拉易使伤口扩大。蚂蟥吸血时会分泌一种组织血液凝固的酶,所以使伤口流血不止,碰上这种情况,先用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手指将伤口紧压数分钟,通常就可以将血止住。

蜱是一种长相与蜘蛛相似的小虫子,专门附在动物皮肤上吸食血液,蜱经常爬在人的皮肤上吸食人血,有些蜱还带有病毒,能将疾病传播于人,在山林中活动要特别注意防蜱。西南一带的群众蜱有多种俗称,有的叫它为竹虱子,防蜱主要是靠扎紧衣袖、蜱裤管钻入衣裤内。在森林中休息时不要靠在树干上或坐在苦之落叶上,以免藏匿在这些地方蜱爬进衣、裤内,应先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再坐下休息。无论休息或活动时要随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的皮肤上有无异物蠕动或叮咬。一旦察觉蜱已叮当再生皮肤上,不要慌张,先观察蜱是刚叮上去还是已叮了很久,如果是刚刚叮上去的,应迅速抓住蜱的腹部快往外拉,通常可以将蜱拔掉。如果蜱已在皮肤上叮了较长时间,则不可快速猛拉,因蜱的头部进入皮肤后,其前部的鳌肢便紧紧地钩在皮肤里,用力猛拉的结果便是把鳌肢拉断留在里面。鳌肢细小,不易察觉,常在皮肤里引起发炎,山区有些群众被马鹿虱咬后,患处经常化脓红肿,就是把蜱的鳌肢拉断留在皮肤内了。由于不懂这道理,他们误认为被马鹿虱咬了要痛很长时间。对于在皮肤上叮咬了很长时间的蜱,要拉一下,放一下,反反复复轻轻地往外拉,直到把蜱完整地拉出来为止。如果不小心把蜱的鳌肢和头拉断留在皮肤里,应用消过毒的手术刀片把伤口略微扩大,用镊子或用针把伤口略微扩大,用镊子或用针把蜱的鳌肢和头弄出来,然后用碘酒或消毒酒精对创口进行消毒。

参考资料:http://1scar.com/dispbbs.asp?boardid=14&id=4163

第3个回答  2007-07-14
不是有那种蛟帐买吗.那个不错.